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方证相应,其内涵是证、治、方、药等辨证论治环节的有机统一,核心是病证。从药物剂量及配伍比例与病证相应、剂型与病证相应、煎服法与病证相应,阐述辨证诊治中多个层次与病证的相应关系,探讨方证相应相关理论,以期为推动方证相应理论深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目前方证相应临床研究作了简单概述,归纳总结了目前开展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存在的难点,同时以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例,分析了目前开展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临床研究的可行性。笔者认为目前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方证相应临床研究存在以下难点:对照组难于设计,缺乏客观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缺乏规范的针对证候的治疗方案,切实可行的随机盲法难于设计。此外,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的开展还需要多中心研究平台的建立及充足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今后开展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需亟待完善标准、规范的获取、采集临床信息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3.
乔之龙  郭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15-1916
中医学天人相应论中蕴涵着大量人与生物相应的内容.认为天地是一个大生态系统,人体是这一大系统中的小系统.人体和一切动植物一样,同处在自然中,具有同一性,生物学的研究成就揭示了人与生物相应的规律:生物圈是天人相应的桥梁,人与生物相应的规律表现为物质基础的同一性、结构单元的同一性、基本特征的一致性和生物节律的一致性.此外,人类生活于生物圈内,人体健康与疾病和周围环境(土壤层、生态系统、大气层、水层等)息息相关,也存在着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4.
回顾与探讨方证相应学说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方证相应学说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在方证相应学说研究中引入基于案例推理方法的可行性及方证相应证治体系的构建,并对该方法的优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方证相应是指方药与病证之间一一对应,方随证立,方和证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对应关系。象,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中医学中。象思维无论在方证相应的雏形阶段,还是方证相应的成熟阶段,乃至后世医家对方证相应的继承和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证相应是临床取效的关键,而在方证相应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不能脱离象思维。掌握方证相应中的象思维,对启迪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方证相应的研究是为了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方证相应的研究在临床存在很大的难度。笔者以中风病方证相应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提出建立中医的辨证和疗效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的观点,对中医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其他领域人员所探讨、修改、借鉴,共同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研究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天人相应”是以气的生、长、收、藏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动力,以五行生克制化为自稳调节器而形成的人与宇宙的协同共振关系.正确理解“天人相应”科学内涵,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临床辨证用药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乔之龙  郭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35-2337
中医学将天人相应思想贯穿于治疗原则、治疗手段等各个方面。"三因制宜"是天人相应主导思想的典型反映,揭示出天人相应论的另一深刻内涵在于:人与天相应,既包括群体共同的生理、病理与天相应也包括个体特殊的生理、病理与天相应。治疗手段上,针具共分为九种,之所以取"九",就是为了法天则地,实现天地人的和谐与共。中医学使用药物的基本观点:人似草木,草木象人,草木之特性和人之特性一样,均受天纪地理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从药物的功效上反映出来,在人体中起纠偏趋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温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相应取穴及其针刺先后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穴位相应,用主穴必用应穴;总结出了阴阳经穴相应、俞募相应、手足同名经相应等8种相应取穴法;临床应用时穴分主应,刺有先后,取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简介了天人相应思想理论的基本框架,并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对我国医学现状进行了简释,对未来医学发展做了几点预言。认为对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危机和挑战,只要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就如高屋建瓴,一通百通。  相似文献   

11.
方证对应是通过探讨方剂与病证之间内在规律而进行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亦是一种独特的辨证思维,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和精髓。经方中方药与其适应症之间的关系最为固定,由此经方可作为探讨方证相应的典型代表。临床中证可谓千变万化,单纯应用经方原方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掌握了方证对应原则不仅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还可以知常达变,随证治之,才能掌握辨证核心与精髓。本文将方证对应的应用原则概括为以经类证、以方类证、明辨主证、守证守方、药随证变、方随证合、量随证更、平脉辨证、依时辨证的九大原则,发掘其科学内涵,提高辨证的准确率,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辨治过程中,方证辨证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证辨证中的方和证之间的联系紧密,牢不可破,有是证便用是方;证是致病因素与体质相互作用而使机体产生的疾病状态;方剂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相应的证,还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调理,增强人体正气和抗病能力。因此,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进行方证辨证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论“合方”应用之理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方剂组合应用的方法,是方剂加减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合方的应用以病机病证的变化为依据,当病机病证表现单纯时,单一方剂即可满足临床病情的需要,当病机病证比较复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症存在时,合方之应用就突出了其功效上的优势,灵活地适应了临床病情的变化。因此合方运用在整理前人经验,提高临床疗效,乃至中医方药规范化等方面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法统方”方剂配伍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剂现代研究及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治法的角度,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构建基于精细辨证体系;以脏腑为纲、气血津液为目,提炼遣药处方规律为目标的方剂研究平台。可以准确把握疾病证候病机变化,有针对性的选药组方,更好地实现方证相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处方是理法方药的合理结合,创制新颖的中医处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来探讨对中药处方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俞募通经配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俞募通经配穴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通经配穴组与普通针刺组各30例,采用慢性疲劳综合征兼症评分标准判断预后。结果与结论 俞募通经配穴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P〈0.01)。  相似文献   

17.
介绍对经方方证的几点认识。认为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的基本构成,其形成起源于神农时代,方证应用经验的积累促使六经辨证的产生;方证相应的基础理论是八纲,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方证相应包括方与证对应、药量与病情对应、煎服法与病情对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四逆散合方辨治杂病的思路与方法。方法:解读方药如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合方思路如气郁证与心热证、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热证、肝寒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脾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阴两虚证、肺热证、肺寒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肾虚不固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等相兼,医案助读如四逆散与肾气丸合方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桂枝加附子汤合方辨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结果:四逆散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气郁证的重要基础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论:运用四逆散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气郁,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19.
论述经方方证、药证、方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并阐述经方用量、原方与加减、煎煮法与剂型、疗效的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组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病证结合诊疗方式是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组方思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病机结合病理的组方模式不仅弥补了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组方模式是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的体现;针对基本病机形成专方的组方模式是辨证论治的升华;古方加减化裁仍是临证组方的主要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使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配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