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雅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40-1841
三七,别名参三七、滇七、田七、金不换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其味甘,微苦,性温,肝、胃、心、小肠经。《本草纲目》载三七能"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打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  相似文献   

2.
徐曾涛 《北方药学》2015,(1):105-106
血竭(Dragon’s Blood, Resina Draconis)为广泛使用的一类植物药,作为传统中药使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味咸、甘,性平、温,归属肝经和心经,内服可活血、定痛、化瘀;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症瘕痞块、胸腹刺痛、外伤出血、溃疡不敛[1]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34中以“麒麟竭”为正名,称之为“和血之圣药”。  相似文献   

3.
正三七粉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连续5日为1疗程。本方具有活血化淤、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扭挫伤导致的局部钝痛、刺痛、青紫淤血、活动受限等。重庆铜梁李明杰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三七,又称田七、金不换等,其性温,味甘微苦,主要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三七为伤科、血证之要药,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  相似文献   

4.
1.34复元活血汤加减(源于《医学发明》,印氏加减) [方药组成] 柴胡10克,天花粉15克,当归1 5克。炮山甲10克(先煎),桃仁10克,红花10克,大黄10克,生甘草10克,王不留行10克,廑虫10克。 [功用]行瘀活血。 [主要症状]痛有定处,手不可按。大便常干,有外伤史。舌红苔少,脉沉实。 [辨证要点] 本证系瘀血停滞引起,而外伤常致血瘀。血瘀之痛定而不移,按之痛甚,故痛有定处,手不可按;血与热结乃至大便干燥。  相似文献   

5.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温。为贵重常用中药。生品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胸腹刺痛,崩漏,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熟品能补血和血。用于失血,贫血。  相似文献   

6.
血症病情复杂 ,除有寒热虚实之分外 ,还有轻重急缓之别。瘀血不去 ,则血不归经 ;而出血不止 ,便血尿血崩漏。崩漏之病乃冲任二脉受损 ,血液离经妄行 ,漏下不止。为阴虚阳搏所致 ,络伤必致血益。引起出血不止的原因主要为内热急崩暴下 ,多为实热或气机逆乱 ,使血不循经。长时间经血不止 ,阴血必亏损 ,实为虚热 ,而此时之病与肾、肝脾三脏均有关联。病因虽多 ,但主要表现在出血不止 ,既然血流不按规序而行 ,就要截流止血 ,扶正固阳使之归经。若不急止其血 ,势必越下愈多 ,阴亏更甚。临床上“黑色”炭类之药应为首选 ,尤以血余炭、地俞炭、杜仲…  相似文献   

7.
杨星辰  俞培忠 《上海医药》2009,30(7):326-328
中药炒炭用于临床止血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炒炭主要包括炒炭和煅炭两种。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发安其(创伤)”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到了金、元时期,炭药品种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介绍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疗效显著,对炭药应用于止血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的医药学家根据中医的五行生克规律,提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之说,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从而形成最初的炭药止血理论。  相似文献   

8.
山楂黄酮片治疗心律失常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山楂黄酮有活血化淤作用。《本草纲目》中说它有消“滞血痛胀”作用。《食鉴本草》认为有“化血块、气块、活血”之功。目前,临床上应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山楂中主要成分总黄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由于山楂果实中总黄酮含量较低,且药源供应较为紧张,为  相似文献   

9.
步长稳心颗粒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步长稳心颗粒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研制,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个由国家批准的抗心律失常的准字号中成药。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方中党参为君,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定惊悸;黄精补脾益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益气生血,为臣药;琥珀活血散瘀,定惊安神,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共为佐药;甘松行气开郁醒脾,使君臣药补而不滞,为健药。  相似文献   

10.
高宾  郭淑珍  唐锴 《首都医药》2012,(17):42-42
鸡冠花原产于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今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较长,可由夏、秋季直至霜降,又名"波罗奢花".鸡冠花在我国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嘉佑本草》.《本草纲目》载:"鸡冠处处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矮者才数寸.其叶青柔,颇似白苋菜而窄,稍有赤脉.其茎赤色,或圆或扁,有筋起."因其花序红色、扁平似鸡冠而得名鸡冠花. 根据《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记载可知,古今所用鸡冠花相一致.本品味甘、涩,性凉.归肝、大肠经.具有收敛止血,止带,止痢之功效,多用于治疗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等症.  相似文献   

11.
卷柏属植物约有70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60~70种。《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收载的2种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及垫状卷柏S.pulvinata(Hook.etGrey.)Maxim.。具有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炒炭后可化癖止血,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相似文献   

12.
三七血伤宁胶囊的药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血伤宁胶囊(三金药业集团桂林中药厂生产)是由三七、重楼、人叶紫珠提取物、制草乌、黑紫藜芦、山药、朱砂、冰片等8味药组成,具有化瘀止血、止痛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所致的多种出血症,如支气管扩张出血、肺结核咳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等;跌打损伤或急性扭挫伤造成的瘀血肿痛;肋间神经痛等各种痛症;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不固而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过多及崩漏等。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在“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中,三七血伤宁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痛阈;提高雌性小鼠子宫重量;促进…  相似文献   

13.
三七又名山漆,系属菊科植物,形似人参。药用为其叶及根,性甘苦,微温。能止血、散血、定痛;主治目赤痛肿,虎咬蛇伤,为金枪要药。并能化腐生新,为创伤药物主要成分之一。医药顾问大全载:“汤火爆伤眼,其人目中痛甚,闭不能张,时时流泪,宜以三七叶捣汁或以三七根磨水滴眼,数次即愈”。眼之外伤殊为常见,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以往虽给全身及局部治疗,伤口经久不愈。在学习祖国医学过程中,我们将三七液应用于眼外伤之治疗,经临床观察证明有效。本文仅系初步报告,目的在于肯定治疗效果,对该药之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月经紊乱临床上较多见,证候兼夹较多,原因各异。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王清任所创。方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甘草,共11味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胸中烦热及头痛等症,亦用于日久不愈,其痛如刺而有定处的头痛。近年将此方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炎、  相似文献   

15.
卷柏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卷柏为蕨类植物门卷柏科卷柏属植物,约有70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50种,产于全国各地。常作为药用的有6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收载的两种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垫状卷柏S.Pulvinata(Hook.etGrev.)Maxim.,具有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炒炭后可化瘀止血,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相似文献   

16.
安小锦 《临床医药实践》2009,(9Z):2063-2064
<正>中药牛膝有怀牛膝和川牛膝,分别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和川牛膝(甜牛膝)Cyathula of ficinalis Kuan的根。生用或酒炙用。主要功效是: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及跌扑伤痛;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  相似文献   

17.
三七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七为五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又名参三七,田七。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过去多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三七还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  相似文献   

18.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其病因错综复杂,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胶艾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生甘草等共7味药组成。全方寒温并用,具有养血活血、暖宫散寒、调经止血、缓痛安胎之功效。本方作用和缓,具有止血而不伤血的特点。笔者近年采用胶艾汤加减治疗崩漏4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丹皮为毛莨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的根皮,主产于安徽、山东等省,秋季采及根部,洗净,用刀纵剖,抽去木心切片晒干备用。丹皮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之效,善人血分既能清血之热,又有散血分之瘀,有凉血止血而不致血液瘀滞,散瘀活血而不致血液妄行的特点,凡血热而兼瘀滞之症,用之最为适宜。如用治热入营血的高热神昏、斑疹吐血,舌绛者的清营  相似文献   

20.
药材三七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32-2932
三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始载于《本草纲目》,又名山漆、田山七、金不换,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呕血、咳血、胸腹刺痛、崩漏、跌扑肿痛、外伤出血等症。因其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独特功效,被誉为"国药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