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鼻胃镜检查高龄患者458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鼻胃镜检查在老年患者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经鼻胃镜检查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病人耐受性和疾病诊断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患者耐受性好,疾病诊断满意.结论:经鼻胃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辅助经鼻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将行经鼻胃镜检查的患者5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8例)和对照组(290例)。观察组在检查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至OAA/S达Ⅲ级后检查;对照组直接按常规行经鼻胃镜检查。比较检查前、中、后两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及检查操作时间、患者感受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检查中的血压、心率及检查操作时间、患者感受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辅助经鼻胃镜检查,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有效抑制咽部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林华 《西南军医》2008,10(1):42-43
目的调查胃镜检查中的应激反应,探讨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1280例胃镜检查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检查前、中的血压、脉搏和生理反应,观察应激反应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插管反应和耐受性、内镜医师的操作经验的关系。结果检查过程中血压、脉搏上升,明显高于检查前,MAP升高20%以上者占45.3%,Hr升高20%以上53.6%,发生恶心、呕吐、呻吟、流泪为76.5%、46.7%、33.1%、25.4%。女性、中年、插管反应敏感、耐受性差、医生操作经验少易发生应激反应。结论胃镜检查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生理反应。针对易发因素,除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操作外,进行心理干预、异丙酚麻醉,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高原地区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及术后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min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对照组患者不行静脉注射地佐辛。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但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拔管即刻较对照组稳定(P〈0.01)、心率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较对照组稳定(P〈0.01),血压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15min及30min均较对照组稳定(P〈0.01);对照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地佐辛组(P〈0.01)。结论:地佐辛在高原地区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术后躁动发生率低,尤其是脉搏血氧饱和度值稳定,适用于高原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8例喉镜经口插管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对生命体征影响、插管成功率、插管结束后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插管所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结束后并发症(P〈0.01)。A组和B组插管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呼吸频率增加(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心率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组和B组插管前后血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SPO2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COPD呼吸衰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建喜  王光 《人民军医》2010,(7):495-495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0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取左侧屈膝卧位,鼻导管吸氧,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压(NBP)、心电图(ECG)。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00mg,待患者入睡后开始胃镜检查,由于检查时患者体动明显,追加丙泊酚20mg,体动消失后检查过程顺利,历时约5min,期间患者无呛咳等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7.
鲁晓军  ;王天银 《人民军医》2014,(11):1196-1197
目的:探讨下颌骨角托辅助内镜面罩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Ⅰ组为鼻导管吸氧组,对照Ⅱ组为内镜面罩组,观察组为下颌骨角托联合内镜面罩组。3组均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吸氧流量均设为5L/min。记录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血压,记录各组的检查时间、麻醉时间、托下颌时间、需人工辅助通气次数,调查术者满意度。结果:3组检查后血压、心率与术前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检查中出现SpO2〈0.9的,对照Ⅰ组22例、对照Ⅱ组18例、观察组5例,组间比较,观察组非常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1);3组术者满意度分别为20%、66%、83%,观察组非常显著高于对照Ⅰ组(P〈0.01),显著高于对照Ⅱ组(P〈0.05)。结论:内镜面罩和下颌骨角托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联合应用,使气道更加通畅,减少了单纯内镜面罩通气人工托下颌致检查中断的时间,降低了低氧血症的风险,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无痛胃镜和常规胃镜检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在我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S组)及常规胃镜(C组)检查的患者各120例,比较两组检查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医生操作的顺利程度及检查成功率.结果 和C组比较,S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检查时中止操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检查成功率明显增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具有患者耐受性好、医生操作顺利、检查成功率高等优点,不良反应少见,是一项有效及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观察组)、丙泊酚组(对照1组)和依托咪酯组(对照2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T1)、置入胃镜后(T2)、检查结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时间;注射痛、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组间SpO2比较:对照1组T1-T3时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T1-T2时SpO2明显降低(P<0.05),注射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2组肌肉痉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刘世平  李其东  王明生  徐彤彤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787-1788,1916
目的:评价小剂量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小剂量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疗程12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血压达标率89.2%,总有效率95.8%,不良反应发生率仅0.8%,全部患者均按治疗方案服药。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收缩压从(168.6±14.7)mmHg下降到(131.4±3.3)mmHg(P〈0.05),舒张压从(98.8±10.1)mmHg下降到(79.6±5.1)mmHg(P〈0.05),心率从(80.7±8.1)次/min下降到(74.3±7.2)次/min(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腹腔镜术麻醉前用药的优缺点。方法32例择期异位妊娠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入A组(长托宁组)和B组(阿托品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静脉注射,A组长托宁0.01mg/kg和B组阿托品0.01mg/kg。观察并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气管插管时T2和术毕BP、DBP、HR、SpO2以及麻醉诱导前、术中及拔管时口腔分泌物情况。结果B组在T1和T2时的SBP、DBP、HR与TO比较明显增高(P〈0.05)。在T1、12时点B组的SBP、DBP、HR明显高于A组(P〈0.05)。术毕拔管时,与A组比较B组患者腺体分泌物明显增多(P〈0.05)。结论长托宁用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术麻醉前用药抑制腺体分泌效果较好,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镜和肠镜联合检查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无痛胃镜和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组(E组,n=60)和丙泊酚复合组(P组,n=60)。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1.5mg,芬太尼0.05~0.07mg,丙泊酚1.0—1.5mg/kg或依托咪酯0.1~0.3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最后行结肠镜检查,检查中酌情追加小剂量依托咪酯或丙泊酚。记录两组患者镜检前、镜检即刻,置入镜后3、5、8、10和15min的SBP、DBP、HR、Sp02变化、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麻醉均满意,均顺利完成检查或治疗;苏醒时间E组(7.1±3.6)min,P组(6.8±3.2)min,E组苏醒时间比P组稍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麻醉后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或〈90mmHg,P组16例(26.7%),E组3例(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P组有11例(18.3%),E组有2例(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O2一过性低于90%,P组13例(21.7%),E组1例(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或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均满意,但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可维持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更适合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ET/CT对胃腺癌(G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GA资料,所有病例均行PET/CT检查,14例行胃镜检查并与胃镜结果比较.结果:PET/CT显示原发肿瘤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增高14例,敏感性为93%0,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5.92±3.11,SUV平均值3.17±0.89,同时在11例患者中发现FDG摄取增高转移灶41处,SUV最大值5.03±2.74,SUV平均值2.76±1.01.胃镜结合活体组织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对于有胃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以及需要进一步临床分期的GA患者,PET/CT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糜烂性食管炎(E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经内窥镜证实EE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2/d、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100 mg、3/d、口服;对照组24例,埃索美拉唑20 mg2、/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询问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查胃镜。胃镜诊断依据1994年洛杉矶糜烂性食管炎诊断和分级标准。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复查治疗组食管炎症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EE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合氯醛给药途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镇静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口服法和灌肠法应用水合氯醛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进行检查时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03例需应用水合氯醛镇静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随机分为2组:口服法给药102例,灌肠法给药101例,观察2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结果 口服组显效92例,有效8例,无效2例.灌肠组显效75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做辅助检查时,口服法使用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优于灌肠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复合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的基础上,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2例ASAI。Ⅱ级清官患者,随机分为DR组(观察组,42例)和PR组(对照组,40例)。DR组缓慢静脉注射(大于10min)右美托眯啶0.751.Lg/kg。PR组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lmg/kg。再分别对DR组及PR组输注血浆靶浓度(Cp)为2~2.5ng/ml的TCI瑞芬太尼输注,逐渐增加,直至满足手术要求,最大可至4ng/ml。记录术前(T。)、置入阴道窥器时(L)、扩官时(L)、吸官时(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SBP、DBP、MAP、HR和SpO:。记录患者镇静评分、唤醒时间和定向力的恢复时间,并观察围术期患者呼吸抑制、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DR组中T2、T3、T4时的HR较T。时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中T2、T3、T4时的MAP、Sp02相比T1时显著下降(P〈0.05)。DR组在T2、T3时的MAP、Sp02显著高于PR组,DR组在T2、T3、T4时的HR显著低于PR组(P〈0.05)。此外,DR组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对PR组显著缩短(P〈0.05)。同时,DR组的围术期呼吸抑制及术后宫缩痛(VAS)发生率明显低于PR组(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患者应用0.75tLv./kz右美托咪啶复合’rCI瑞芬太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型钙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伴蛋白尿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差别。方法将60例24h尿蛋白总量〈1g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A组)与培哚普利组(B组),分别给予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治疗12月,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Pro)、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差别。结果①治疗前A、B两组SBP、DBP、Pro、Scr、GFR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B两组治疗后SBP、DBP、Sc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GFR均明显升高(P〈0.05);③治疗后AB两组间SBP、DBP、Scr、GF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比较,对老年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患者,具有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锋  岳树源 《西南军医》2012,14(1):15-17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回顾高血压ICH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分三组,Ⅰ组:140mmHg≤SBP≤159mmHgⅡ组:160mmHg≤SBP≤179mmHg;Ⅲ组:SBP≥180mmHg。根据收缩压控制情况分两组:A组:SBP〈160mmHg;B组:SBP≥160mmHg。把血肿体积扩大140%或者12.5cm^3,判定为血肿扩大。结果28例发生血肿扩大。入院时收缩压≥180mmHg患者较易发生血肿扩大,血压控制下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也易发生血肿扩大,收缩压〈160mmHg患者血肿较少扩大;入院后SBP≥160mmHg的患者比SBP〈160mmHg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要高(P〈0.05)。结论高血压ICH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控制血肿扩大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帕瑞昔布钠对胆肠吻合术患者麻醉与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肠吻合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C组和P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生理盐水5 ml,P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5 ml稀释)。两组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患者清醒拔管后,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雷米芬太尼的用量、术毕拔管情况及术后VAS评分、PCIA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中麻醉维持P组的雷米芬太尼用量及平均泵注速度均小于C组(P〈0.01),且拔管时烦躁例数也少于C组(P〈0.01),P组在0、6、12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1或P〈0.05),PCIA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用量也均少于C组(P〈0.01或P〈0.05),两组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肠吻合术术前预注帕瑞昔布钠可减少术中雷米芬太尼的用量,防止拔管时烦躁,并增强PCIA中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20.
快速康复外科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分别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n=40)和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n=40),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进食时间、排便及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 FTS理念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安全、经济、有效,不仅使患者术后恢复加快,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