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鼓膜置管对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100例(162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的疗效。结果治愈103耳(63.5%),好转31耳(19.1%),无效28耳(17.2%),总有效率为82.6%。结论鼓膜置管术是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采用鼓室置管术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89耳)1年左右中耳功能恢复正常,听力保持在25 dB以内达95%。结论鼓室置管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平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40-1041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对其基本临床资料以及通过复诊、回访等确定的治疗效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结果:痊愈患者67例(74.44%),有效患者20例(22.22%),无效患者3例(3.34%).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可靠,这一术式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等优势,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2例(49耳)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手术切除部分腺样体后,全部在内镜下用Nd:YAG激光对残存腺样体进行照射;对9例17耳进行激光鼓膜切开术,其他23例32行耳鼓膜穿刺冲洗。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腺样体无明显残留;分泌性中耳炎49耳的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57.2%(28耳)、28.6%(14耳)和14.2%(7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鼓膜穿刺、鼓室正压注药、负压吸引的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5-01~2010-12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246例(292耳)采取鼓膜穿刺抽液、高负压吸引、鼓室正压注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病例。结果:246例分泌性中耳炎经1~3次治疗治愈率95.5%,46例胶耳经本法一次治愈39例(84.8%)。结论: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用鼓膜穿刺、鼓室正压注药、负压吸引的方法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增高,分泌性中耳炎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分泌性中耳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常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治疗。2011年10月-2013年1月,我们采用自制改良管置入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1例(23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以1%麻黄素和1%地卡因喷鼻腔及鼻咽部3次,充分麻醉和收敛鼻咽粘膜后,以30°鼻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口,吸除管口分泌物,将导管置入咽鼓管口,先向管内注入空气数次后注入地塞米松5mg,以空针推入少量空气后,再将全部药液注入鼓室。结果:275耳中治愈253耳,好转16例,无效6耳;治愈率9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疗效,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2例(49耳)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手术切除部分腺样体后,全部在内镜下用Nd∶YAG激光对残存腺样体进行照射;对9例17耳进行激光鼓膜切开术,其他23例32行耳鼓膜穿刺冲洗。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腺样体无明显残留;分泌性中耳炎49耳的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57.2%(28耳)、28.6%(14耳)和14.2%(7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0年4月以来,我院利用耳内镜直视下对36例(46耳)分泌性中耳炎行鼓室置管治疗,获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腺样体刮除术联合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析的方法对收治的108例(120只患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8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鼓室置管术,实验组采用腺样体刮除术联合鼓室置管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听阈较对照组的降低幅度更大( P<0.05),实验组发生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腺体刮除术联合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较利于儿童听力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致病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年龄、病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放疗病史、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腭裂、乳突气化不良等因素与病情发展为难治性的关系。结果 96例(10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发展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22例(24耳),发生率为22.4%。各项因素中乳突气化不良、变应性鼻炎、鼻咽癌放疗史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具有多重性,其中主要危险因素为乳突气化不良、变应性鼻炎、电离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较多 ,1997年 7月以来 ,我们对 37例 5 4只耳分泌性中耳炎施行中耳腔灌洗疗法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7例中男 2 1例 ,女 16例 ,单耳 2 0例 ,双耳 17例 ,共 5 4只耳。年龄 19~ 6 4岁 ,平均 38岁。病程 2天~ 6个月 ,平均 2 6天。以耳闷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治疗前常规行电测听和声导抗测试 ,言语频率气导听阈平均值 35~ 5 5dBHL ,鼓室曲线B型 35耳 ,C型 19耳 ,鼓室压 - 310~ - 16 9dapa ,平均 - 2 40dapa。鼓室穿刺抽液 ,浆液性 35耳 ,粘液性 16耳 ,粘胶性 3耳。内窥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声导抗测试结果,探讨声导抗测试在临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笔者就职医院门诊就诊诊断考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191人,行声导抗检查214耳数,分析其声导抗检查图像及鼓膜穿刺结果的相关性,研究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临床疑似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91人,共对214耳进行了声导抗检测,其中B型图像143例(130人),C型图像67例(57人),As图像4例(4人),对所有B型图像患者均进行了鼓膜穿刺,阳性数138耳(92.31%),C型图像患者中鼓膜穿刺阳性数为57耳(85.07%),As型患者阳性率为25%,各组得液率及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将进行鼓膜穿刺的患者分为得液组和未得液组,对比两组声导抗各项指标例如鼓室压、声顺值、耳道容积、及Gard、TW,两组各项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阳性率较高,且无创操作简便,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使用新型双腔鼓室和咽鼓管冲洗管,辅以曲安奈德冲洗鼓室、咽鼓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来我科就诊的4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知情同意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5例36耳,鼻内镜下将新型双腔鼓室、咽鼓管冲洗管置入咽鼓管,辅以曲安奈德冲洗鼓室和咽鼓管;对照组20例30耳,行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予以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5耳(69.4%),好转5耳(13.9%),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22耳(73.3%),好转2耳(6.7%),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有效26耳(72.2%),对照组首次治疗有效21耳(7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痛、眩晕、鼓膜瘢痕、中耳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治疗组复发5耳(13.9%),对照组复发11耳(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双腔鼓室和咽鼓管冲洗管可以取样、抽吸、冲洗,将其置入咽鼓管,辅以曲安奈德冲洗鼓室和咽鼓管,可以起到清除鼓室及咽鼓管积液、消除肿胀、改善黏膜功能的作用,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与传统鼓膜穿刺给药法疗效相仿,但术后耳痛少,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2~2010-10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残疾儿童46例78耳分泌性中耳炎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8例37耳有不同程度的乳突密度增高,气房减少,听小骨完整,周围骨质无破坏;21例41耳仅表现为乳突气房模糊。2例支气管扩张;6例唇腭裂;8例腺样体肥大;1例鼻中隔偏曲;38例伴不同程度的筛窦、上颌窦积液。结论螺旋CT可清晰显示中耳、乳突、鼻旁窦结构及腺样体肥大程度,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刚  郭梦和 《人民军医》2003,46(3):173-174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致聋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该病有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 ,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采用切开鼓膜放置T形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64例 ,疗效较好 ,现将其中资料完全的 4 8例 (83耳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 8例 83耳中 ,男 32例 5 4耳 ,女16例 2 9耳 ;年龄 3 5~ 13岁 ,平均 6岁。发现听力障碍到就诊时间为 30d~ 2 5年 ,平均 12个月。术前曾分别接受血管收缩剂滴鼻、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及咽鼓管吹张、抗生素、粘液稀释剂、激素、中成药 ,甚至鼓膜穿剌抽液等治疗…  相似文献   

17.
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 ,炎症免疫越来越受到重视 ,认为一氧化氮 (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和转归过程起重要作用[1,2 ] ,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倍他米松的鼓室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同时检测NO和TNF -α在治疗过程的浓度变化 ,进一步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上较为可行的治疗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6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排除了鼻腔或鼻咽部新生物 ,无明显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 ;年龄 5~ 5 6岁 ,平均 3 2岁 ;男 3 8例 ,女 2 5例 ;病程 3d~ …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耳鸣、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耳非化脓性耳病。积液黏稠呈胶冻者,又称为胶耳。目前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方法。我科自2006-04至2010-12采用东菱迪芙(DF-521)治疗57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膜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从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2年 4月用Nd∶YAG激光鼓膜造孔治疗 60例 ,现报道如下。资料1 病例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60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3 1例 ;年龄 13~ 75岁 ,平均 42岁。右耳鼓室积液 2 5例 ,左耳 15例 ,双耳 2 0例。病程 1d至 4年 ;60例中均经鼓膜穿刺抽出液体。全部病例术前均作电测听、声阻抗检查 ,患耳均有不同程度的耳咽管功能障碍和听力下降。 60例中 48例术前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患耳均有听阈提高 ,16例听觉传导通路异常。 60例中术…  相似文献   

20.
殷朝兴 《人民军医》2002,45(10):608-609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鼓室置管等。近 2年来 ,我们用美国施贵宝大药厂生产的康宁克通 A注射液作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 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0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7~ 6 2岁 ,平均 2 8岁。左耳 10例 ,右耳 9例 ,双耳 1例。病史 10d~ 2个月 ,伴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2例。纯音测听 :语言频率气导损失 2 5~ 4 0dB ,平均下降 30dB。骨导在 0~ 10dB ,属正常范围。声阻抗试测 :鼓室曲线B型 15耳 ,C型 6耳 ,均经 2或 3次鼓膜穿刺抽液未治愈。穿刺抽液 :浆液性 14耳 ,胶状液 7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