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康尔爱胶囊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 (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SCE)的抑制作用及对人胃腺癌SGC 790 1细胞突变型p5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ICR纯种小鼠的骨髓细胞为材料 ,以微核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为指标 ,研究康尔爱胶囊的致变、抗变作用 ;以人胃腺癌SGC 790 1细胞为材料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康尔爱胶囊对人胃腺癌SGC 790 1细胞突变型p5 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康尔爱胶囊 3个剂量组微核率及SCE数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康尔爱胶囊 3个剂量组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及引起的SCE升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康尔爱胶囊 3个剂量组突变型p5 3基因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显著。结论 :康尔爱胶囊无致变作用且有一定的抗变作用 ;康尔爱胶囊对突变型p5 3基因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磷酰胺诱发的染色体损伤与P53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对染色体损伤与P53基因表达间的关系。 方法: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环磷酰胺对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以微核(MN)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进行致突变研究。 结果:环磷酰胺用药组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率为30.81 %,微核率为8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为9.21±1.0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环磷酰胺的致突变作用可能与影响P53的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表达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携有PTE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PTEN)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用RT-PCR法检测Ad-PTEN在细胞中的表达,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PTEN感染细胞前后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Ad-PTEN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RT-PCR分析Bax、Bcl-2、p53、Survivin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Ad-PTEN基因组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后,RT-PCR结果显示PTEN目的基因能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录,其表达可明显抑制该胃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Bax/Bcl-2比值、p53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下调有关。结论:重组腺病毒Ad-PTEN具有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表达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携有PTEN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PTEN)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用RT-PCR法检测Ad-PTEN在细胞中的表达,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PTEN感染细胞前后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Ad-PTEN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RT-PCR分析Bax、Bcl-2、p53、Survivin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Ad-PTEN基因组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后,RT-PCR结果显示PTEN目的基因能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录,其表达可明显抑制该胃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Bax/Bcl-2比值、p53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下调有关。结论:重组腺病毒Ad-PTEN具有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联合用药对SGC-7901胃癌细胞及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5-FU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在小剂量DDP、5-Fu联合用药前后SGC-7901与SGC-7901/5-FU存活率的差异,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GC-7901与SGC-7901/5-FU中p53、Fas/Fas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DP与5-FU均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且有浓度相关性;尤以DDP联合5-FU后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明显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P〈0.01),小剂量DDP联合应用5-FU时效果最明显,但对SGC-7901/5-FU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小于SHC-7901;小剂量联合DDP+5-FU,p53、FasL基因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的5-FU组或DDP组(P〈0.01),而Fas基因表达则相反。结论:小剂量DDP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耐药株也有-定抑制作用,但效果弱于非耐药株。p53、Fas/FasL基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重要作用,在小剂量DDP联合5-FU比各单药应用组基因的改变更明显(P〈0.01)。  相似文献   

6.
苏木抑制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丝裂霉素(MMC)诱导下,生长中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显著增高,环磷酰胺(C.C.P)可诱发高微核率,已被普遍认同。本文以SCE及微核率为检测指标,观察活血化瘀药物:“苏木”抗MMC及C.C.P的诱导。发现苏木对MMC、C.C.P的诱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本身也能致使细胞SCE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联合用药对SGC-7901胃癌细胞及胃癌耐药细胞株 SGC-7901/5-FU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在小剂量DDP、5-FU联合用药前后SGC-7901与SGC-7901/5-FU存活率的差异,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GC-7901与SGC-7901/5-FU中p53、Fas/Fas 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DP与5-FU均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且有浓度相关性;尤以DDP联合5-FU后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明显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P<0.01),小剂量DDP联合应用5-FU时效果最明显,但对SGC-7901/5-FU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小于SHC-7901;小剂量联合DDP+5-FU,p53、Fas L 基因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的5-FU组或DDP组 (P<0.01),而Fas基因表达则相反.结论:小剂量DDP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耐药株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弱于非耐药株.p53、Fas/Fas L基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重要作用,在小剂量DDP联合5-FU比各单药应用组基因的改变更明显(P<0.01).  相似文献   

8.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出现可作为DNA受到损伤的一种指标。一些化学致癌物可以诱发SCE;容易患白血病和其它癌症的隐性遗传病Bloom综合征患者的SCE自发频率,比正常人高10~13倍。这意味着SCE频率的增加,可能同正常细胞的癌变有着某种关系。本实验就是以人体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培养细胞和HeLa细胞为材料,分析其SCE的自然本底,并以此同正常人体白细胞作比较,这对于了解癌细胞同SCE之间是否  相似文献   

9.
放射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放射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bcl-2基因及家族、bax基因、p53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9 MeV β线照射SGC-7901细胞,观察细胞在受照后的不同时间生长情况。电子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条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受照前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受照前后bcl-2、bax、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单次剂量照射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与时间、剂量有相关性。在放射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下降,bax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而p53基因表达水平无变化。结论放射能够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凋亡率在72h达高峰。bcl-2及bax基因参与了放射诱导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p53基因非依赖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源p53基因在胃癌细胞SGC-7901内的表达及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度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及奥沙利铂(OXA)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不同时间后,CCT-8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 结果rAd-p53及OXA单独作用SGC-7901细胞时,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两者联合作用48h,其在较低浓度时即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P<005);OXA(6.25 μg/ml)与rAd-p53(5×107、5×108、5×109vp/ml)联合作用48h后,胃癌细胞caspase-3蛋白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但p53蛋白无明显升高。结论OXA和 rAd-p53单药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两者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rAd-p53有增强OXA化疗敏感度的作用,其机制与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下游的 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不仅在环境诱变效应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而且亦可作为染色体不稳定性疾病和癌症易感性的细胞遗传学指标。本文对肝癌高发区无症状HBeAg持续阳性者自发以及使用安全剂量的黄曲霉素B_1 (AFB_1)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白英总苷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白英总苷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考察白英总苷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小鼠S180肉瘤及H22肝癌为模型,考察白英总苷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白英总苷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有显著地增殖抑制作用,且均呈现良好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作用48h的IC50值分别为(180.22±6.32)μg/ml和(114.89±4.89)μg/ml;白英总苷对小鼠S180肉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三次重复实验,高剂量组的抑瘤率达到33.76%±3.24%;白英总苷各剂量对小鼠H22肝癌抑制作用均不显著。结论白英总苷体内外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昆明山海棠胶囊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与方法 :本文采用Ames法、活体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 (PCEs-MN)和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试验 ,对昆明山海棠胶囊进行了诱变性研究。结果 :昆明山海棠胶囊无移码突变和碱基置换效应 ;剂量低于 2 0 0mg/kg .bw时SCE频率正常 ,高于此剂量 ,则可增加SCE频率 ,且使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昆明山海棠胶囊具有低中度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Tan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10.0 mg/L的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24、48和72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Tan ⅡA单独及联合10.0 mg/L的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48 h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所选各种浓度Tan ⅡA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值均<0.01),10.0 mg/L Tan ⅡA作用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达47.17%和45.63%.与单用5-FU相比,联合应用TanⅡ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增加(P均<0.01),10.0 mg/L TanⅡA联合5-FU作用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为65.51%和57.28%.不同浓度的Tan 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5-FU作用48 h后,突变型p53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1).结论:Tan ⅡA可显著增强5-FU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该效应可能与其抑制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癌裸鼠移植瘤中p53、H-ras和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p53、H-ras,C-myc基因蛋白产物在胃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MKN28和SGC7901胃癌裸鼠移植瘤经ATRA治疗后,突变型p53、C-myc基因表达水平降低,H-ras基因表达水平提高,但MKN45胃癌移植瘤细胞中p53、H-ras、C-myc基因表达与ATRA治疗无关。结论:ATR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诱导胃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P^53、H-ras、C-myc 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中Akt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Ser473)和p—Akt(Thr308)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ATRA对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混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ATRA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中Akt、p-Akt(Ser473)和p-Akt(Thr308)的表达情况。结果ATRA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TRA处理48h时,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TRA对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下调两种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ATRA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类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5-Fu组、NCTD 组和5-Fu+NCTD 组,分别应用MTT、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NCTD 对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抑制率、凋亡率和survivin、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NCTD对人类胃癌SGC-7901 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凋亡率由(8.30±1.49)%上升到(20.56±1.32)%;survivin基因表达由(86.57±4.39)%下降到(26.11±2.27)%;bcl-2基因表达由(85.35±3.25)%下降到(30.26±1.83)%;caspase-3基因表达由(54.49±3.07)%上升到(92.78±2.47)%;与5-Fu联合应用上述作用更明显。结论 NCTD能抑制人类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与5-Fu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顺铂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及非凋亡性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延璋  谢奇朋  叶艳  张旭东  张林杰 《肿瘤》2006,26(9):805-809
目的:阐明顺铂诱导胃腺癌细胞死亡的方式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吖啶橙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酸性自噬泡(AVO)的形成;半定量RTPCR法检测p53、Noxa、Beclin 1的mRNA水平。结果:顺铂诱导胃腺癌细胞死亡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8h时IC50为3μg/mL;顺铂诱导后SGC7901细胞主要以凋亡方式死亡,而BGC-823细胞主要以非凋亡方式死亡;顺铂作用早期BGC823细胞膜的完整性就被破坏;顺铂诱导前后两种细胞AVO没有明显变化,并且两种细胞中自噬基因Beclin 1的表达水平都无显著增高;在对顺铂诱导的凋亡相对敏感的SGC-7901细胞系中,顺铂诱导后p53、Nox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在不敏感的BGC823细胞系中p53、Nox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顺铂不但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而且诱导凋亡耐受的胃腺癌细胞非凋亡性死亡,后者可能是坏死;p53及其靶基因Noxa的活化可能是顺铂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棚.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孙新利  刘立涛  刘雅涵 《中国肿瘤》2019,28(11):869-875
摘 要:[目的] 研究(顺)-3(氯代亚甲基)-5,7-二氯-硫色满-4-酮[(Z)-3( chloromethyl- ene)-5,7(dichloro)- thiochroman-4- ketone,CMDCT]对体外低、中、高分化的人胃癌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与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方法] MTT法测试CMDCT对3种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以中分化胃癌细胞(SGC-7901)为例,流式细胞术(FCM)和缺口末端核苷酸标记法(TUNEL)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ELISA法测定胃癌SGC-7901细胞内被激活的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量;PCR检测Bcl-2、Bax、p53、Caspase-3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中Bcl-2、Bax、p5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MDCT对3种胃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CMDCT浓度升高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越高,当药物浓度为40μmol/L时,抑制率在(66.53%±2.47%)~(76.12%±1.35%)之间,和同浓度顺铂(DDP)组相比有较大差异;TUNEL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指数:对照组为1.61%±0.23%;低浓度组为12.55%±1.44%;高浓度组61.15%±1.77%,加药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对照组凋亡率为4.78%±0.41%;加药组加入浓度10μmol/L、20μmol/L、40μmol/L 药物后,凋亡率分别为(9.42%±1.27%),(21.07%±1.35%),(55.8%±10.03%),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与对照组对比,加药组的Bax、p53和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增高,均具有上调作用,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呈下调趋势。 [结论] CMDCT对体外人低、中、高分化的3种胃癌细胞株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通过使具有促凋亡作用的p53、Bax、Caspase-3高表达,及抗细胞凋亡作用的Bcl-2的低表达,有效地诱导了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刘兴  高青 《肿瘤防治杂志》2002,9(4):371-37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用的相关机理,为寻找其新的药物用途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3H-TdR同位素示踪测定细胞DNA合成。结果:ASA对SGC-7901细胞株的细胞作用具有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ASA对细胞DNA合成有抑制作用。并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G1期比例下降,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未见典型的阶梯状凋亡条带。结论: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株存在着细胞毒作用。其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抑制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周期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