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处女膜闭锁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方法对6例处女膜闭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超声诊断处女膜闭锁均为手术证实。结论超声诊断估测处女膜闭锁积血部位、范围、程度及愈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处女膜闭锁(imperforate hymen)是指阴道板腔化成一孔道,下端有一层薄膜称处女膜,胚胎7个月后贯穿成孔与阴道前庭相通.如未能贯穿则形成处女膜闭锁,又称无孔处女膜.目的 浅谈处女膜闭锁的诊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通过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等方法可以对患者做出诊断,一旦确诊为处女膜闭锁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诊断先天性处女膜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先天性处女膜闭锁患者的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15例见盆腔内巨大囊性肿块,未发现正常子宫,1例子宫中度扩大,15例阴道扩张.经妇科证实,15例为先天性处女膜闭锁;1例为先天性阴道闭锁.结论:CT可为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对17例经手术证实的处女膜闭锁、8例阴道闭锁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显像:23例清楚显示有阴道扩张积液,其中15例宫腔扩张,呈"哑铃"状.结论 超声显像在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处女膜闭锁、副中肾管发育畸形并阴道闭锁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处女膜闭锁和副中肾管发育畸形并阴道闭锁的临床和超声资料,其中副中肾管发育畸形并阴道闭锁病例伴有双子宫双阴道发育畸形和右肾缺如.结果 处女膜闭锁病例为单纯性,阴道闲锁病例为右侧副中肾管发育畸形.结论 处女膜闭锁和副中肾管发育畸形并阴道闭锁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超声对此病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黄月香 《华夏医学》2007,20(2):334-335
处女膜闭锁系泌尿生殖窦上皮未能向前庭贯穿所致。笔者就处女膜闭锁致子宫、阴道积血的超声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贾琳 《中原医刊》2004,31(12):47-47
处女膜闭锁是青春期后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的肛腹诊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积血的部位、程度和范围,而二维超声可以清晰显像。所以,本文就1998年以来,超声先后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6例处女膜闭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处女膜闭锁积血29例,声像图特征为子宫,阴道,输卵管或盆腔积血而显示液性暗区,其大小形态依其积血量的程度和部位表现形态不同,液区范围内可见细小光点或小斑块,触动探头可见内液微移动,边界清,边缘强回声,提示,B超显像对处女膜闭锁积血的诊断,虽然临床较易作出诊断,但对处女膜闭膜闭锁所致的积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处女膜闭锁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2例处女膜闭锁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阴道积血2例,阴道、宫腔积血17例,阴道、宫腔、输卵管积血2例,阴道、宫腔、输卵管、盆腔均积血1例。结论 超声检查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处女膜闭锁中起重要作用,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型超声波检查对处女膜闭锁的超声波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手术证实的处女膜闭锁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中,术前全部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阴道或和子宫内可见低或无回声暗区。结论:B型超声波可对处女膜闭锁进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处女膜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的处女膜闭锁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表现为7例宫腔及阴道均有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无回声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飘动。4例为单纯阴道内的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对处女膜闭锁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是诊断处女膜闭锁的无创、廉价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魏淑屏 《中外医疗》2010,29(32):11-12
目的探讨临床对处女膜闭锁误诊的原因,总结其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007年8月和2008年1月2例经临床证实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病人,对其就诊治疗经过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基层医院医生对该病的认知能力不足、临床经验欠缺,加上农村医疗条件的匮乏、检查手段及设备的落后,没有详细的询问病史等是直接导致诊断和治疗错误的原因。结论规范的诊疗程序、精湛的医疗技术是减少误诊的根本措施,同时在拓宽思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要加强与临床各科的密切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致子宫、阴道积血比较少见,影像学检查有关B超表现国内外有个案报道,但关于其CT表现的文献较少。笔者搜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处女膜闭锁,分析其CT表现和鉴别诊断,以加深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CT诊断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病历介绍患者12岁。因阵发性脐周及下腹疼痛3个月,加重4天伴腹胀、恶心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因腹痛、腹胀在外院就诊,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未消失,仍反复下腹部隐痛,4天来疼痛逐渐加重到我院就诊。门诊查体:T 37.5℃,P 9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Hg。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  相似文献   

14.
王琦 《中外医疗》2010,29(3):35-35
本文报道了一例因周期性下腹痛1年,加重3个月就诊于我院的12岁少女,通过对其子宫、附件的超声检查确诊为处女膜闭锁致阴道大量积血。主要探讨了处女膜闭锁的病因、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目的是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3岁.因尿失禁11年,至今月经未来潮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见宫颈下方阴道呈椭圆形囊肿样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内见细小点状回声(图1)。超声提示:无孔处女膜。剪开处女膜见阴道畅通,内有血性粘液流出。术后诊断:无孔处女膜,即处女膜完全闭锁。  相似文献   

16.
处女膜闭锁又称无孔处女膜,系尿生殖窦上皮未能贯穿前庭所致,临床上较常见于11~17岁的少女,由于处女膜闭锁,少女至青春期初潮时,经血无法排出,最初血积在阴道内,反复多次月经来潮后,经血越来越多,逐渐发展至子宫积血,输卵管积血,甚至腹腔内积血,造成剧烈的腹痛,而又不见经血流出,病人情绪很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王凤鸣 《浙江医学》1999,21(8):507-508
处女膜闭锁是女性生殖器管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因少女在青春期出现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疼痛而就诊。B型超声检查图像特征有助于诊断与处理,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我院自1988年9月~1998年9月10年间共收治先天性处女膜闭锁12例。年龄14~19岁,均未婚。所有患者均有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疼痛病史,其中2例伴有排尿困难症状,病程3~9个月。12例患者妇科检查均示处女膜无孔,8例向外鼓出,呈紫兰色,4例需压迫下腹部才见处女膜无孔处外鼓(随后也呈紫兰色)。肛查:在阴道部位触及包块为7.0cm×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4岁。无月经,因周期性下腹疼痛半年,近3日加重就诊。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失去正常形态,明显增大,宫腔、宫颈管内为液性无回声;阴道显著扩张,大小为14cm×5cm ,呈长圆形囊肿状,内含密集光点,可见薄而均匀的阴道壁(图1)。超声诊断:处女膜闭锁。当日行处女膜切开术,引流出咖啡色陈旧性血液5 0 0mL。术后再行超声检查子宫、阴道恢复正常形态(图2 )。2 讨 论  处女膜闭锁是一种阴道先天性畸形。此病系处女膜发育旺盛所致。如果子宫阴道发育正常,青春期后,经血不能外流积存于阴道内形成积血。如积血继续积存,血量越积越…  相似文献   

19.
病人,女,14岁.因周期性下腹痛半年门诊以处女膜闭锁收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闭锁呈紫蓝色,向外膨出.肛诊:子宫平位,约2+月妊娠大小,压痛(+),宫颈口容指尖.入院诊断: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经血潴留.入院后即在常规消毒下行处女膜斜十字切开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积血约80mL,剪去多余的处女膜,3-0肠线间断缝合.缝合完毕,用一手指伸入阴道检查,触及阴道上段横隔,未触及宫颈.再次三合诊检查,宫颈外口容指尖.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阴道横隔切开术.于相当于宫颈外口水平约横隔中央,放射状切开横隔,切开后引流出宫腔内陈旧性积血约150mL,找到宫颈前后唇.术后持续导尿,输液加抗生素治疗,5d出院.随诊30d后月经来潮,经血流出通畅,无下腹痛及其他特殊不适.  相似文献   

20.
Onan  M.  A.  Turp  A.  B.  Taskiran  C.  郭培奋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9-9
处女膜闭锁较罕见,通常于月经初潮时发现。现有文献中曾有2例继发性处女膜闭锁报道,均继发于处女膜相关手术后。本文报道1例病例,引人注目,患者此前无相关手术史,于妊娠期自发形成处女膜闭锁。电子显微镜检查表明其处女膜组织发生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