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通心络胶囊应用于社区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中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人。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的有42例(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的有39例(8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PWV值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WV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配对分为常规(卡托普利)降压治疗组及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每组30例;同时收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血浆中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通心络组与常规组血压下降明显(P均<0.05),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经通心络治疗后ET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 (P均<0.05),但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减少ET和增加NO的作用,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3.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法: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在服用基础药物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则只给予基础药物,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24%;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1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 (P <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通心络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后的再狭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冠心病病人均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常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00例加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100则未服通心络胶囊。结果:(1)两组病人病变支数及病变累及部位构成比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两组病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数目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病人再狭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后加服通心络胶囊可降低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发现率高,建议支架植入后在常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  相似文献   

6.
黄雷  全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985-985,98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40例,正常健康组1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0例。通心络治疗组除心绞痛常规治疗外,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超声检测。结果:治疗前通心络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通心络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通心络治疗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减退;通心络胶囊治疗后随着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显著减轻,说明内皮功能异常在心绞痛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永军 《当代医学》2009,15(2):122-12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2例,给予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4周。4周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及心电图,观察症状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9%,明显优于对照组65.7%(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5.0%,优于对照组50.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较对照组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亦可以改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8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且加用通心络胶囊服用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增加,两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会琴 《中外医疗》2010,29(2):93-9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5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2.4%(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7%,优于对照组75.9%(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及总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74.19%(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胡建华 《中外医疗》2011,30(20):109-1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冠心病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及血栓素B2(TXB2)的水平。结果治疗后通心络组NO和6-Keto-PGF1a分别为(86.20±15.20)μmol/L和(113.78±34.5)8μg/L,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ET-1和TXB2分别为(64.04±20.24)μg/L和(70.90±11.34)μg/L,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纠正ET/NO、TXA2/PGI2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低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均P〈0.01);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王会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25-1626,162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3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一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S)、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CSS、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CCSS、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血液粘度,疗效确切,是治疗安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i1例,总有效率为75.O%,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孙小军  潘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44-144
目的: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改善心功能的新途径。方法:将收治的11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拒绝行支架植入术,采用标准的冠心病ABCDE方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及血管狭窄(支数、病变范围)构成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组组内比较,各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胶囊能益气活血,通络止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并能扩张冠脉,改善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调整心肌对氧的供求平衡,从而使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介入求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通心络组(治疗组),另一组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诱因、持续时间,中医症状及心电图ST-T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碍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胶囊为主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糖药和扩张冠状动脉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比较,心慌、胸闷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绞痛、心电图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空腹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