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测试结果作为冠心病临床病理学"黄金标准",抽取63例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价。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并探讨临床意义。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63例冠心病患者中,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5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敏感度为84.1%。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对非ST段抬高型心梗诊断率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无创检查手段,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冠脉造影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一致性。结果: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76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阳性50例,阴性26例;冠脉造影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异常检出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异常检出率和右心室流出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100.00%(50/50),特异度为92.31%(24/26),准确度为97.37%(74/76),阳性预测值为96.15%(50/52),阴性预测值为100.00%(24/24);Kappa检验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40,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其部位;对上述病人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三支冠脉有无病变,狭窄及狭窄程度,狭窄大于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结果: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93.1%,定位准确率为82.9%,与冠脉造影相比没有娃著性差异,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超声表现特征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结论:对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病人,超声心动图是一项首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对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并对上述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冠脉有无病变及狭窄程度,至少一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大于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结果: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4.8%,定位准确率为85.2%,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6.4%,定位准确率为93.8%,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诊断率及定位准确性优于超声。但有部分患者超声显示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而冠脉造影检查为阴性,最终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川崎病等。结论:对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属超声心动图,而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两者相结合对冠心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与冠脉造影的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冠心病的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其部位;对上述病人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三支冠脉有无病变,狭窄及狭窄程度,狭窄大于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结果: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93%,定位准确率为83%,与冠脉造影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超声表现特征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结论:对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病人,超声心动图是一项首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CK-DES)对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K-DSE检测50例可疑CHD患者,分别于静息,多巴酚丁胺低剂量,峰剂量及停药后5min时获取CK图像,每个时间段4个标准切面16个节段的CK图像进行分析,室壁运动异常以静息和负荷试验期间出现的室壁运动减弱为标志,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对照。结果:显示CK-DES诊断CHD的敏感性为92.6%,特性为78.3%,准确性为86.0%,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K-DSE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红霞 《吉林医学》2014,(24):5406-5407
目的:分析心脏B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检查价值。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均采用心脏B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计算心脏B超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灵敏度。结果:80例患者中,心脏B超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69例,灵敏度为86.2%。结论:心脏B超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检查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患者共15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和心电图诊断,观察超声心动图诊断法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法灵敏度和特异均大于心电图检查法(100%和61.3%;75.0%和62.5%);诊断率为100%高于心电图诊断率60.0%。结论与心电图诊断法相比,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利于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的出现,提升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心病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以此研究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冠心病的要点和价值。方法选择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0例研究对象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增加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诊断出的狭窄和闭塞情况,分析冠心病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观察并记录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00疑似冠心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表现,相应节段室壁的厚度表现正常,有部分的室壁已经变薄,观察患者心肌三层的结构十分清晰,有部分心内膜回声有明显增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32.7%,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增加冠脉造影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34.7%,阳性检出率较高(c2=0.1343,P=0.7139)。结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冠脉造影患者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冠脉造影术前的常规无创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脉冲多普勒频谱 (MPD)速度指标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WMA) ,探讨 MPD在室壁运动功能异常检测中的准确性。 方法 冠心病患者 30例 ,正常对照组 2 7例。利用 Ving- Med System 超声心动图仪进行 MPD检查 ,检测左室壁运动功能。用于室壁运动分析的 MPD速度指标为 S波、E波、A波的峰速度 ,A/ E比值及跨壁速度梯度 (MVG)。按照冠状动脉分布将左室壁划分为 2 0个节段进行观察。 结果  S波、E波及 A波是左室壁运动脉冲多普勒频谱的三个主要特征性频移成分。正常冠脉供血节段与异常冠脉供血节段的MPD速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MPD是检测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准确的方法。 MPD的速度指标可以准确、定量地检测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99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室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并对上述病例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狭窄部位情况下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冠状动脉狭窄Ⅲ级情况下,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节段性运动幅度减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与冠脉造影相比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804,P<0.001),不同部位冠脉狭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有很高的一致性(K=0.761,P<0.001)。结论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和冠脉造影术前筛查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有心脏病的患者45例(其中无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患者20例,有节段性左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2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超声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及M型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节段性左室壁运动异常患者,M型超声检测左室EF值显著大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和无节段性左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比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的心功能更为精确、重复性更好,在精确描记心内膜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心功能参数,实现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冠脉血供分布的对应关系.方法 对15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示单支或多支病变.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①1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134例,阳性率89.3%,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对非ST段抬高型心梗诊断率低.②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病变血管支配的供血区域较一致,侧壁、后间隔中段一致性程度低.③超声心动图与冠脉造影检测冠脉单支及多支病变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G检测病变血管的准确性较高,检测出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73.9%、75.0%)较左回旋支(54.7%)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一种无创、安全、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的方法,通过其检测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心肌缺血的血管部位,可将其作为临床评价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有无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70例,其中男128例,女42例,分析比较2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1)170例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62例、三支病变76例,其中狭窄程度50%~74%组74例、≥75%组96例;(2)超声心动图共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6例,按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分为:单支病变组6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4例,检出率分别为18.7%(6/32)、42.0%(26/62)、44.7%(34/76);按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50%~74%组25例、≥75%组41例,检出率分别为33.7%(25/74)、42.7%(41/96).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客观评价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情况,室壁运动异常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和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叶勇  杨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799-380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联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研究。方法:用组织多普勒联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29例冠心病患者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29例冠心病患者,组织多普勒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83.33%;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76.96%;组织多普勒联合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91.67%。结论:组织多普勒联合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能够提高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可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筛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72例,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标准,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5.8%,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100.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不良反应发生,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3例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二者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受检者包括正常人、冠心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其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4例,非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9例。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时可以代替其他有创及昂贵的检查方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5种计算方法中,以二维改良Simpson法最为准确,适用于各种室壁运动患者,而简便的M型Teichholz法仅适用于非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脑外伤引起的心电图异常改变进行鉴别。方法:使用HP SANOS100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2例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进行测定室壁各节段运动功能,男20例、女12例,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20段划分法,观察测定2周。结果:32例急性脑外伤病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23例在1周内恢复正常,均未发现在有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另9例心电图异常改变在两周时恢复正常,均观察到有室壁节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B超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320例,将其心脏B超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心脏B超对于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准确率为87.8%,对于左房内径、左室舒末径、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内径及右房右室内径测量的准确率为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心脏B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中不仅准确性高,而且具有安全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以作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脏彩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中真阳性39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准确率为93.33%,特异性为60.00%、敏感性为97.50%。结论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