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指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及椎间孔以外 ,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其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独具特点 ,近年来我院治疗1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30~ 6 4岁 ,平均 47岁。病程 :2个月~ 11年 ,平均 1年 3个月。有外伤史 5例。 12例均经 2月以上保守治疗 ,症状无改善。临床表现 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 9例 ,椎旁压痛 6例 ,单侧下肢持续性疼痛或麻木 12例 ,间歇性跛行 8例 ,脊柱向健侧侧弯 6例。突出部位 :L3 / 4 2例 ,其中单独L3 神经根受…  相似文献   

2.
早期治疗颈椎病采用后路探查减压治疗颈椎病 ,效果不理想 ,直到五十年代末才出现前路手术。近年来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颈椎手术进展较快 ,疗效比过去有明显提高。我院自 1 999年以来 ,采用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颈椎病 1 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治疗颈椎病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年龄 4 2~ 65岁 ,平均 52岁。单个节段融合 1 2例 ,同时两个节段融合 4例。随访 6~ 1 8个月。临床表现 脊髓型 1 4例 ,其中双上肢麻木 ,肌力 3~ 4级者 9例 ,四肢麻木 ,肌力 3~ 4级者 5例 ;椎动脉型 2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8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0例,根据AO分型,A2型6例,A3型4例.按ASL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3例,B级3例,C级2例,D级1例,E级1例.采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椎管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果: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恢复,伤椎内植骨未引起神经,血管损伤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诊8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结论:采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重建稳定前中柱,防止术后伤椎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4.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顽固性颈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为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方法 应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60例颈型颈椎病病人,观察病人入院时和银质针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症状、体征变化,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银质针治疗后1周,疗效优30例,良25例;治疗后2周,疗效优49例,良9例;治疗后1个月,疗效优53例,良6例;治疗后3、6、12个月疗效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银质针导热疗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一种较为理想、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范永前  梁承伟  沈海敏 《上海医学》2004,27(8):578-580,F006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杏香兔耳风拭口治疗小儿鹅口疮6 0例 ,与用冰硼散治疗 30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 1 995~ 1 998年来门诊就医的鹅口疮患儿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组 ,男 1 8例 ;女 1 2例 ,新生儿 3例 ,~ 6个月 8例 ,~1 2个月 9例 ,~ 2岁 7例 ,~ 3岁 3例。对照组 30例 ,男 1 4例 ,女 1 6例。新生儿 4例 ,~6个月 9例 ,~ 1 2个月 8例 ,~ 2岁 6例 ,~ 3岁 3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 :先用 2 %~ 5 %碳酸氢钠液清洗口腔 ,后用杏香兔耳风全草 ,鲜品 30克捣碎取汁 ,或用杏香兔耳风干品 1 0 g开水浸泡取汁拭口 ,不拘次数 ,任其咽…  相似文献   

7.
针灸和推拿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 ,我们在用针灸和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中 ,用针灸和推拿的扳法 2种不同治疗因子结合对颈椎病的康复作用做了一些研究 ,现小结于下 ,以期对此问题有所裨益。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8例颈椎病病人中 ,男 5 8例 ,女 70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1 8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长 1 8d,最短 2月 ,平均 1 4个月 ;颈周型 38例 ,颈神经根型 41例 ,椎动脉型 9例 ,交感型 1 0例 ,混和型 30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 1 984年桂林颈椎病会议拟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 [1 ] 。1 .3 分组 :1 2 8例病人按就诊先…  相似文献   

8.
张莹  初同伟  张超  潘勇  张正丰  周跃 《重庆医学》2012,41(20):2038-2040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根、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科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应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重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55岁。T12骨折5例,L1骨折7例,L2骨折4例。Denis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其中:A型4例、B型8例、D型3例、E型1例;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结果术后评估神经恢复情况和伤椎Cobb角矫正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13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3例失访。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8°~16°,平均8.6°,4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其余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一期后路骨折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8例颈椎病患者手术应用带锁钢板固定 ,并对植骨愈合、颈椎生理弧度恢复、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 3~ 2 2个月 ,平均 11个月。椎间植骨全部融合 ,1例钢板螺丝钉松动者植骨在术后 6个月融合 ;术前JOA评分平均 10 .9分 ,术后平均 14 .8分。结论 在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中 ,颈椎带锁钢板具有即刻及良好的稳定作用 ,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 ,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 ,对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0.
颈椎侧隐窝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颈段椎管侧隐窝正常结构形态与CT、MR的异常征像 ,提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180例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症状者与 9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T或 /和MR椎弓根平行扫描法检查 ,部分病例作了MPR或SSD重建成像。结果  180例病人中 ,侧隐窝夹角小于 35°者 4 2例 (2 3% ) ,神经根受压、扭曲 76例 (31% ) ,脂肪套袖细小、移位 79例 (4 4 % ) ,椎间孔前后径小于 6.7mm 86例(4 8% ) ,椎小关节肥大 88例 (4 6% ) ,椎间盘突出 65例 (37% )。结论 利用CT与MR检查手段 ,观察颈椎侧隐窝及其内解剖结构的变异 ,对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半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8例,按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同全椎板切除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优6例(75%),良2例(25%),优良率100%;全椎板切除术后9例获随访,优3例(33.3%),良2例(22.2%),可2例(22.2%),差2例(22.2%),优良率55.6%;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半椎板切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治疗经验并观察其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3年3月~2008年2月间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为椎间孔型,3例为椎间孔外侧型,2例为混合性.L3/4 3例,L4/5 8例,L5/S1 2例,其中手术12例,采用的手术方式为:1)后正中入路椎板扩大开窗术,6例椎间孔型采用此术式;2)椎间孔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椎间孔型,2例混合型和1例椎间孔外侧型采用此术式;3)横突间入路单纯椎间盘切除术,1例椎间孔外侧型采用此术式.1例行卧床休息,骨盆牵引等保守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1~2年1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年8个月,各型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为7.2分,术后两周为3.1分,末次随访为2.9分.末次随访MacNab评定结果: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根据分型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颈前路间盘摘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钢板植入术。对临床结果进行 40分法评分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46例病人随访 3个月至 2年 6个月 ,平均随访 1 1 .4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 81 %。植骨融合率 97.8% (45 /46 )。其中单节段椎间融合率 1 0 0 % (1 4/1 4) ,多节段椎间融合率为 96 .7% (3 1 /3 2 )。结论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不仅降低了骨不连发生率 ,而且提高了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4.
单纯牵引与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 ,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见于壮年及老年人 ,一般不能彻底根治 ,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我科采用牵引与电疗综合治疗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2 0 0例颈椎病均由骨科确诊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 0 0例 ,采用单纯牵引治疗 ,男 60例 ,女 40例 ,年龄 2 5~ 70岁 ,平均 45岁 ,病程 5月~ 1 0年 ,平均 6年 ;神经根型 70例 ,颈型1 5例 ,椎动脉型 1 5例。B组 1 0 0例 ,采用综合治疗 ,男 50例 ,女 50例 ,年龄 2 4~ 65岁 ,病程 6月~ 8年 ,平均 5 .5年 ,神经根型 …  相似文献   

15.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永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976-97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常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该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愈来愈高,患者需要既有效而又见效快的治疗方法。我科将关节松动手法加入常规物理治疗中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缩短了疗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8例,其中,关节松动手法组(称治疗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0岁 ̄40岁6例,41岁 ̄60岁17例,61岁以上5例;病程1个月以内8例,1个月 ̄3个月12例,3个月 ̄6个月4例,6个月以上4例。对照组28例中,男16…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是一种较少见的变异 ,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患者表现出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似的临床症状 ,目前尚未引起人们的完全重视 ,国内报道较少。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对 6 8例疑诊为椎动脉型病患者进行了椎动脉彩色多普勒 (ColorDopplerFlowImageCDFI)检查着重观察椎动脉的内径 ,及其血流速度、血流量。本文就其诊断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组 6 8例 ,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 2 3~ 6 1岁 ,平均 4 2岁。主要表现为 :(1)明显的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2 )椎动脉转颈试验阳性或阴性…  相似文献   

17.
几丁糖预防椎管术后粘连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预防椎管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0例椎板切除术后硬膜或神经根周围涂布医用几丁糖 2 %凝胶液 ,观察术后症状改善程度以评定疗效。结果  4 0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个月~ 1年 ,平均 9个月。优 30例 ,良 8例 ,可 2例 ,优良率 95 %。结论 医用几丁糖对椎管术后硬膜外或神经根周围瘢痕形成、粘连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2005年2月至2009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24例,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7例,先天性游离齿突4例,新鲜齿突骨折9例(Anderson Ⅱ C型),寰椎横韧带损伤4例.术前CT及三维重建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等参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中点,探及椎弓根上内侧缘,钉道内侧倾约25°,头侧倾约25°.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外侧1mm纵垂线与其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处,钉道内侧倾约5°,头侧倾约5°.螺钉直径3.5mm/4.0mm,寰椎椎弓根螺钉长22-30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28mm.术后摄X线、CT及三维重建评估椎弓根螺钉的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95枚,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改用椎板钩.术后CT扫描发现1枚螺钉穿入寰椎椎管,1枚螺钉穿入枢椎横突孔,患者均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新鲜齿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植骨于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有效方法,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寰枢椎椎弓根的影像学特点及植入椎弓根螺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间在我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其病程平均31个月(8天~10年),随访时间18个月~4年(平均30个月)。本组6例后路减压(椎板成形)和17例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和钢板固定术,2例严重颈椎病采用联合前后路手术。结果按COA标准评定,优:20例(80%);良:3例(12%);一般:2例(8%),优良率23例(92%)。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根据受压部位,病变范围等选用前路或后路减压,均可达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 ,传统术式存在着减压范围小 ,髂骨植骨支撑力弱 ,术后骨块容易吸收、塌陷等缺点。自 1995年开始我们在原术式基础上对植骨材料和减压范围等方面作了部分改进 ,共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 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年龄 2 1~ 5 6岁 ,平均 41 6岁。病程最长者 98个月 ,最短 14d ,平均 32 6个月。术前通过X线、CT、MRI检查 ,病变累及 2个椎节者 12例 ,3个椎节者 8例 ,4个椎节者 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者 3例。减压范围在 2个节段者 11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