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评价腹水的 pH 和乳酸盐对早期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准确性,作者连续对109例病人的腹水作了研究。在42例有无菌的“正常”腹水的病例中,腹水的平均白细胞数、多形核粒细胞数、pH 和乳酸盐水平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IL-10,IL-18和内毒素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无菌性腹水(sterile ascites,SA)组(32例)和SBP组(45例)血清和腹水IL-10,IL-18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红外热像图协助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对43例乙型肝炎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胞性腹膜炎患者和35例单纯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部红外热像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腹部红外热像图相比有特征性改变,两组间腹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红外热像图协助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具有简单易行,无创、费用低廉等特点,自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147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行综合治疗:1积极支持治疗;2舒普深抗感染,每日4克,共3周;3每次放腹水后使用罗氏芬1克,腹腔注射。同期另118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接受积极支持治疗和舒普深抗感染,每日4克,共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抗感染3周疗程加放腹水组患者腹水消退快,总胆红素下降明显,腹腔感染控制较彻底,一年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感染治疗疗程要长,适时放腹水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细菌性腹膜炎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择期硬化治疗后发生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性 ,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 2 0 0 1- 0 1~ 2 0 0 3- 0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1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并发腹水的病人择期行内镜下硬化治疗 (EVS)。治疗前和治疗后 2~ 7d ,行腹腔穿刺并抽取腹水送检 :查腹水常规、生化和细菌培养 ,前后结果比较。结果 共有 3例发生细菌性腹膜炎 ,分别在EVS后 3d 2例、5d 1例诊断为细菌性腹膜炎。前 2例腹水培养为革兰阴性 (G-)细菌 ,另 1例培养阴性。EVS治疗后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 2 7%。结论 对Child -PughC级肝硬化、有近期出血史、既往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人在EVS治疗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承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但有关其危险因素尚无长期前瞻性研究报道,作者对此作了研究,以期确定哪些病人宜用抗生素预防。材料和方法:110例无SBP史、腹水细菌培养阴性、一周内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入院后抽取腹水测定pH、总蛋白、调理素活力、C_3、C_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ultistix 10SG白细胞酯酶试纸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来自74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223份腹水样本。采用Multistix 10SG白细胞酯酶试纸检测腹水中的白细胞酯酶水平,并与腹水细胞手动计数、腹水培养结果进行比较。试纸诊断结果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行诊断一致性检验,并结合其他感染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99份腹水符合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Multistix 10SG白细胞酯酶检测结果以痕迹为阳性标准时,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精确度、阳性结果似然比、阴性结果似然比、k值分别67.7%、71.1%、65.0%、73.3%、69.5%、2.3、0.5、0.451(P<0.01);以1+为阳性标准,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精确度、阳性结果似然比、阴性结果似然比、k值分别21.2%、98.4%、91.3%、61.0%、64.1%、13.3、0.8、0.213(P<0.01)。结论Multistix 10SG白细胞酯酶试纸有助于SBP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细菌从肠腔通过全身循环到达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复细菌易位过程是最后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 ,这是目前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机理。然而 ,细菌在体循环的大部分过程仍然是未知的。通过细菌DNA的检测和鉴定 ,我们推定在肝硬化合并无菌性腹水 (培养阴性 )的病人血中和 /或腹水中存在细菌。本研究包括了 2 8个连续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腹水病人。使用PCR方法检测细菌DNA ,通过已纯化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来鉴定相应的细菌。有 9例病人血中和腹水中同时检测到细菌DNA ,DNA测序证明有 7例是大肠细菌 ,2例是金…  相似文献   

9.
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提高腹水的总蛋白浓度、补体成分和调理素活性,而在应用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的病人中则无此现象。据此,治疗性腹腔穿刺放腹水可能会使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病率增高。为估测这种可能性,研究了80例肝硬化伴大量腹水患者。 病例与方法:80例肝硬化伴大量腹水病人随机归于两组(各40例):Ⅰ组,作腹腔穿刺放腹水和扩充血容量联合治疗;Ⅱ组,用利尿药治疗。腹水减少后,两组病人都继续应用利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液及腹水中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方法:选择52位非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或未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为实验组;14位健康人为对照组,研究外周血液及腹水中单核细胞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吞噬能力.结果: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患者腹水中,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及CD14 白细胞的数目比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有显著性的增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每毫升细胞数:1326±1692和310±282;非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每毫升细胞数:94±61和82±70,P<0.05),至于淋巴细胞,CD3 ,IL-2R ,HLA-DR 和CD19 白细胞在有无细菌性腹膜炎组则没有差异.CD14 白细胞的比例在腹水中[(29±7)%]比外周血液中高[(6±3)%,P<0.001],过氧化氢离子的浓度,包含CD14 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在肝硬化患者身上比正常对照组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血液(35±41)%,腹水(61±33)%;非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血液(21±31)%,腹水(42±31)%;对照组:血液(3±3)%,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外周血液及腹水中CD14 单核细胞的数目和吞噬能力在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不管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均有增加.至于单核细胞的功能,在非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并没有受到影响.某些中药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对于早期肝纤维化患者,某些中药甚至有逆转其病理变化的作用,这些中药是否可藉由调节患者单核细胞的数目和吞噬能力来减少腹水的产生,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sCD14与腹水乳铁蛋白(LF)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患者病情将患者分成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A组=30例)与单纯性腹水肝硬化组(B组=58例),同时另选取44例来我院做常规检查的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抽取患者的血液以及腹水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腹水乳铁蛋白,采用细胞分流术检测sCD14的表达水平,观察腹水乳铁蛋白与sCD14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治意义。[结果]A组患者sCD14、WBC、ALT、AST为[(47.59±11.34)mg/L、(16.75±3.25)×10~9/L、(156.85±32.61)U/ml、(132.65±23.51)U/ml],显著高于B组与对照组[(3.64±0.57)mg/L、(8.41±1.21)×10~9/L、(45.26±6.61)U/ml、(36.43±9.62)U/ml,(0.52±0.11)mg/L、(7.45±1.03)×10~9/L、(37.24±5.14)U/ml、(31.24±5.41)U/ml,(P0.05)];A组患者LF阳性表达率为(90.00%)、表达水平为(162.52±37.21)ng/ml,显著高于B组[(17.24%)、(76.49±11.24)ng/ml、(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CD14、腹水LF水平随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Child-Pugh分级升高而增加[r=0.814、r=0.734,P0.05]。组间比较,Child-PughC级患者血清sCD14与LF水平最高,Child-PughB级患者血清sCD14与LF水平次之,Child-PughA级患者血清sCD14与LF水平最低,经综合治疗后,A组患者sCD14与LF值为[(4.63±1.02)mg/L、(35.62±11.02)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47.59±11.34)mg/L、(162.52±37.21)ng/ml,(P0.05)],B组患者治疗后sCD14与LF值为[(0.51±0.12)mg/L、(33.02±10.34)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0.76±0.21)mg/L、(76.49±11.24)ng/ml,(P0.05)]。[结论]血清sCD14与腹水LF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无菌性腹膜炎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并且还能用于预测Child-Pugh的分级,为临床上疾病评估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性分析肝硬化病人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肾脏损害(SBP-RI)的发病率、临床病程、预示因素及预后等。 研究对象和方法:6年里(1986~1991),281例肝硬化病案共发生356次自发性腹膜炎,剔除资料不全者后,余197例共发生252次SBP。SBP诊断依据腹水多形核细胞计数>250/mm~3,并排除继发性腹膜炎。一旦SBP诊  相似文献   

13.
鉴于肝硬化腹水病人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生率达10~25%,而腹水总蛋白在新出现腹水的鉴别诊断方面的不足,对传统的诊断性腹穿须重新评价。腹膜炎腹水中与腹水蛋白成比例的调理素水平下降(调理吞噬活性在蛋白<1g/dl 时消失)及长期菌血症看来与 SBP 有关。早期诊断腹膜炎的传统方法是细胞计数加多形核细胞的绝对数(APMN=白细胞数×多形核细胞百分数÷100),而大于250个/μl,认为是感染的证据。但有作者发现一些无菌性腹水病人,其 APMN  相似文献   

14.
OMGE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内容1 初始评价 ;2 诊断性腹穿 ;3 腹水分析 ;4 利尿剂敏感性腹水的治疗 ;5 停用利尿剂的指征 ;6 难治性腹水的治疗 ;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8 与有用网站的联系 ;9 你的疑问和反馈。本指南涉及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以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腹水和SBP的发病机理、腹水的全面鉴别诊断。其它病因所致腹水的诊断和治疗及肝肾综合征不属此指南范围。二、初始评价全面的医学病史1 体格检查 ,包括病人在仰卧位时腹部侧面的浊音增加和移动性浊音 (>15 0 0mL游离腹水 )。2 腹部超声可用于探测肥胖者的腹水…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45例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34例白发性腹膜炎和11例肝硬化无菌性腹水)治疗前后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甘露醇后尿液排泄率比值(LAC/MAN)情况,评估病人肠黏膜通透性水平;采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检测病人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LPS)水平,另1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肝硬化SBP尿LAC/MAN、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菌性腹水(SA)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尿LAC/MAN改变与血浆LPS水平呈正相关(r=0.187,P〈0.001)治疗1周后肝硬化SBP患者尿LAC/MAN及血浆LPS水平平行下降。结论肝硬化SBP患者存在肠黏膜通透性异常,且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学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终末期肝病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门体侧枝循环的存在使大量细菌躲避了肝脏网状内皮系统,以及肝脏吞噬细胞功能的受损,再加上腹水是一个很好的细菌培养基,所以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其死亡率很高,在发生第1次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后1个月的死亡率为32%,1年死亡率约为78%。由于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学检测手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Peritonitis,SBP)又称原发性腹膜炎,是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的腹水感染。此种感染是在没有明确的腹腔内病变来源(如内脏穿孔或脓肿)下发生的,后者称为继发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严重肝病伴发腹水患者的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病,在这类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30%,是引起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积极治疗下病死率约20%[1]。它亦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类型之一。约一半以上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在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曾报道一组无症状的门诊肝硬化腹水患者经腹穿发现其腹膜炎约为3.…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防御机能低下,故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简称自发性腹膜炎)者较多见。腹膜炎发生后,腹水往往迅速增长,病情急剧恶化,预后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peritonitis,简称SBP)是肝硬化腹水病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占肝硬化腹水病例的8~18%。近几年来SBP 有上升趋势,与临床上警惕本病有关。SBP 由细菌引起,腹腔穿刺导致的细菌性腹膜炎,严格讲来不能算作SBP。SBP 也不同于原发性腹膜炎,后者多见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SBP 亦有别于腹内器官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癌性腹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分析腹水培养阳性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腹水培养阴性的中性白细胞性腹水(CNNA)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材料和方法:肝硬化并发SBP患者36例和并发CNNA患者28例。SBP的诊断标准:1.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250/mm~3;2.腹水培养阳性;3.无腹内感染源。CNNA的诊断标准有上述1.、2.,但腹水培养阴性且未用过抗生素治疗。病人入院后即进行腹腔穿刺取液培养,同时测定腹水PMN、总蛋白值及做肝肾功能检查。治疗48小时后,再作腹水P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