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烧伤脓毒症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的时机和价值.方法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3例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A组)17例和对照组(B组)16例,两组患者确诊烧伤脓毒症后均行CRRT治疗24 h,随后A组急诊行切痂植皮术,术后继续CRRT治疗.B组连续行CRRT治疗48 h.观察两组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2 h、48 h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清生化指标(钠、氯、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行CRRT治疗前生命体征和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CRRT治疗后24 h生命体征和血清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治疗后32 h、48 h(手术切痂植皮后8 h、24 h)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开始下降,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死率(56.25%)明显高于A组(23.5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及时、彻底的清创和有效的创面封闭,是救治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的关键措施,CRRT在围手术期应用可降低急诊切痂手术的风险性,但无法根本逆转烧伤脓毒症病情的继续发展,不可过分依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烧伤脓毒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将44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CRRT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如行气管切开、积极补液抗休克、抗感染等,CRRT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外,予以CRRT治疗,连续3 d,每天12 h.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生命体征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心率、精神等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尿素氮、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有明显差异,各项指标比较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能有效减慢脓毒症病程的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救治的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提高化学烧伤临床救治的成功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2007年7月救治的3例因交通事故导致蚀刻液烧伤,2010年5月救治的4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浓硫酸烧伤,以及2011年7月救治的3例因检修氢氟酸管道时发生泄露而烧伤的三批共计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时机、抢救措施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三批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患者中有2例因蚀刻液烧伤死亡,1例因氢氟酸烧伤死亡,1例浓硫酸烧伤而致双眼失明,面部严重毁损,1例因硫酸吸入致吸入性损伤,肺功能严重受损,其他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化学烧伤不同于单纯的烧烫伤,除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外,还可以因吸收化学毒素而危及生命.治疗时除常规的创面处理外,还要早期长时间大量清水冲洗,立即查明化学物质的成分及性质,作对症处理.对较复杂的化学烧伤及化学物质中毒,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癫痫发作致烧伤后的治疗对策,预防烧伤后癫痫再发作。方法50例患者中,烧伤面积为2%~40%全身体表总面积(TBSA),平均为(12%±5.6%)TBSA,平均入院时间为伤后(11±3.7)d;男4例,女46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0±4.32)岁;烧伤创面按时换药,及时手术,入院后抗癫痫治疗,辅助心理干预。结果该组5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方式治愈,效果满意,烧伤部位遗留明显瘢痕,影响美观及活动。结论癫痫烧伤患者烧伤创面深,治疗过程中需抗癫痫治疗预防癫痫再发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严重烧伤治疗技术的普及,许多早期处理不佳的严重烧伤患者得以各种途径转至我院。这些患者病情和治疗经过复杂,治疗也非常棘手,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强力的和更为积极的综合对策方能使患者转危为安,救治成功。笔者回顾了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救治的早期治疗延迟的严重烧伤患者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19例烧冲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在常规补液抗休克、预防性气管切开、抗感染等抢救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CRRT治疗8~28h,连续5~7d,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胸片及血清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 and Factorv,WF)、血乳酸(lac)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CRRT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次数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P〈0.05);而血ET、vWFl、ac浓度、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与ALI评分值则同步下降(,P〈0.05)。(2)治疗终点:12例(63.17%)患者在实施CRRT的同时成功完成切痂、取皮、植皮手术,最终于伤后39~65 d创面闭合,痊愈出院。5例并发AKI患者经120 h治疗后,脱离少尿期。死亡7例(36.84%),死亡原因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1)烧冲伤时,受损的内皮细胞(VEC)通过启动"免疫、凝血"双反应瀑布,释放大量ET、vWF入血,促使肺血管收缩,活化血小板,加重肺组织缺血缺氧,参与了ARDS、DIC、脓毒症、MODS的进展过程。(2)采用CRRT能有效清除ET v、WF等炎症介质,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组织摄氧能力,增加氧合指数,降低肺循环阻力指数及ALI评分值。(3)CRRT可为烧冲伤患者的植皮手术创造条件,并为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早期覆盖封闭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5年入院的大面积浅Ⅱ度、深Ⅱ度偏浅烧伤患者60例,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受伤后6h内在静脉全麻下行创面清创+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一次覆盖封闭创面,一次包扎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聚维酮碘软膏外敷包扎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不同烧伤深度的愈合时间比较以及创面愈合质量比较;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30例创面全部顺利愈合,浅Ⅱ度烧伤创面(6.0±1.2)d愈合,深Ⅱ度偏浅创面(12.0±2.7)d愈合,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瘢痕少,仅有1例有轻微瘢痕增生。患者病情平稳,疼痛少,生活质量提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对照组30例创面浅Ⅱ度(10.0±2.3)d愈合,深Ⅱ度偏浅创面(17.0±3.6)d愈合,其中深Ⅱ度偏浅创面愈合后有1例轻微瘢痕增生,4例严重瘢痕增生。结论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早期一次包扎治疗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方法可行,创面愈合快,最大限度保留创面再生能力,给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同时患者病情平稳,疼痛轻,瘢痕少,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严重烧伤患者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 2R)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高压氧治疗(HBOT)对其含量的影响,籍以探讨HBOT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和它在防治烧伤感染上的可能机理。1对象和方法选择首治严重烧伤患者42例,烧伤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重症恙虫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方法60例重症恙虫病合并MODS患者,随机分为MARS治疗组、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组和常规综合治疗组。观察并比较组间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呼吸功能、炎症介质以及Marshall评分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3组患者60d内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MARS治疗后平均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升高,总胆红素明显降低,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一氧化氮、TNF-α、IL-6、IL-8、IL-10、IL-13和LBP水平明显降低,PaO2和氧合指数水平均显著提高,气道峰压明显降低。Marshall值降低,均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和CRRT组(P〈0.05)。MARS治疗后呼吸频率和肌酐水平降低、SaO2和白蛋白水平升高,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P〈0.05)。60d的生存概率分析,MARS组存活率90%(18/20),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存活率45%(9/20)(P=0.001),优于CRRT组60%(12/20)(P=0.031)。结论MARS治疗重症恙虫病合并MODS疗效良好,优于常规综合治疗和CRRT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85年4月至2006年4月间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2例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者38例,发病率为8.6%;并发应激性溃疡者38例中死亡13例,病死率为34.2%。结论严重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休克、感染等应激因素有关,因此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加强制酸、早期进食、保护胃黏膜、应用生长抑素、必要时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创面处理和抗感染治疗是防治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肝肾联合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中应用CRRT的治疗过程和疗效。结果手术过程安全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紊乱能得以快速纠正,术后肝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V-VH)能精确调控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内环境,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术后肝肾功能的尽快恢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AKI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6岁。随机分为SLED组(30例)和CRRT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2016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疗指南》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SLED(每次治疗8~10 h,24 h后重复治疗,每例患者至少进行3次以上)和CRRT[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剂量35~40 mL/(kg·h),初始24 h持续治疗,然后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时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pH、钾离子、每天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90 d病死率。结果与CRRT组比较,SLED组治疗后12 h和治疗后5 d的血肌酐、钾离子水平均显著低于CRRT组(P<0.05)。与CRRT组APACHEⅡ评分[(14.78±3.79)分]比较,SLED组治疗后5 d的APACHEⅡ评分[(10.45±3.02)分]明显低于CRRT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SLED组具有与CRRT组相近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P>0.05)。其中,SLED组血管加压药指数(VI)为20.32±5.18,血管加压药依赖性(VD)为(22.08±4.41)%;CRRT组VI为21.05±5.63,VD为(22.67±4.95)%。SLED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5.32±3.65)d]显著短于CRRT组[(19.76±4.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vs 36.67%;P>0.05)。结论SLED治疗感染性休克AKI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在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并不亚于CRRT。  相似文献   

13.
Selection of a dialysis modality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continues to be a controversial topic. Available studies can be divided into: 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dose on patient outcome;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outcome comparisons of CRRT and IRRT; and 3) observational outcome comparisons of CRRT and IRRT. Clinical outcome comparisons of CRRT and HD continue to be very problematic.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recent CRRT dose/outcome data, the interpretation of CRRT vs HD trial data now becomes nearly impossible because of the low-dose "handicap" that has existed in all of the comparative trials in the CRRT arms. Randomized and observational outcome studies suffer from several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nd a final statement cannot be made. In the end, CRRT and HD are vastly different therapies that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but rather are complementary - they provide differ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at variable stages of their AKI course. Very preliminary data from SLED studies suggest this therapy also can be part of the continuum of AKI dialytic modalities. However, the lack of any meaningful outcome data for this therapy invalidates any claims of clinical "equivalence" to the other established modalities.  相似文献   

14.
傅君  吴伟芳 《医学信息》2019,(17):104-106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危重急性肾损伤对患者肾功能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02例危重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原发病对症治疗及CRRT治疗,对照组接受原发病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cr和BUN分别为(173.35±43.18)μmol/L和(13.12±4.06)mmol/L,低于对照组的(221.73±60.56)μmol/L和(16.71±4.1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 d住院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1.67% vs 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并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血小板变化与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7例危重烧伤患者进行分组,A组(特重烧伤组)选择烧伤总面积〉50%TBSA或(及)Ⅲ度烧伤面积〉20%TBSA的患者;B组(重度烧伤组)为烧伤总面积为30%~49%或(及)Ⅲ度烧伤面积10%~19%的患者,选择伤后3、5、7、14、28天测定两组的PLT、GPⅡb/Ⅲa、CD62p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PLT、GPⅡb/Ⅲa较B组患者的PLT、GPⅡb/Ⅲa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的CD62p较B组患者的CD62p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小板的变化是影响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水平和功能变化越明显,病情越重,预后越凶险。动态观测血小板(PLT、GPⅡb/Ⅲa、CD62p)的变化对病情的判定及预后的估计有很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6.
17.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predicts high mortality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Apoptosi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during AKI; however, the apopto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AKI induced by burn injury are not clear. Here, we report a critical role for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Death receptor 5 (DR5) signal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KI. C57BL/6 male mice were subjected to full thickness scald burn. Apoptosis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mouse kidney 24 h after the burn. Meanwhile, the TRAIL and DR5 expressio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kidney 24 h after the burn. Soluble DR5 treatment reduced apoptotic cell death and alleviated kidney injury induced by the burn through blocking the interaction of endogenous TRAIL with DR5.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RAIL plays a deleterious role in AKI pathogenesis induced by scald burns. Inhibition of TRAIL function in the kidney may represent a novel protective strategy to treat AKI in patients with bur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31名烧伤伤员的早期救护、休克期个体化补液复苏治疗、创面早期处理、脏器功能维护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了化学品爆炸成批烧创复合伤救治的经验。结果发现有效的早期急救、正确的个体化补液复苏治疗、有计划的早期创面切削痂植皮和脏器功能维护是救治成批烧创复合伤伤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诊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病因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2005年5月~2011年7月接受CRRT的217例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97例(男女比例1.24∶1);年龄50~77岁,中位年龄68岁。分析病因,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及生命体征、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17例急诊患者病因中内科疾病占首位,187例;其次是外科和神经系统疾病,均是15例。在住院治疗期间,63例死亡,病死率29.0%。其中急性肾损伤(AKI)患者100例,肾功能恢复38例(38.0%);死亡36例(36.0%)。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较前平稳,生物化学指标较前好转,APACHEⅡ评分下降(P0.001),SOF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患者APACHEⅡ评分下降,病死率较低,但CRRT是否降低死亡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