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牵引是利用持续牵引力整复固定骨折或逐步使脱位的关节恢复到正常解削位置上的一种方法。是骨折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常用方法包括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不能自理,容易发生多种生理或心理不适,也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做好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本科收治骨牵引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常用方法包括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不能自理,容易发生多种生理或心理不适,也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做好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本科收治骨牵引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牵引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下肢骨折的一种常用方法。常见的有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但由于一般牵引时间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容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焦虑和生理上的不适,也容易产生并发症。为此,我科对下肢骨牵引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跟骨牵引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用常用方法,但由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及心理不适应。我科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行跟骨牵引治疗胫腓骨骨折120例,通过及时、正确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运用较多,常见的有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长期不能自理,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及心理不适应,也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但只要适时做好各种相关护理,就可减少或避免许多生理、心理不适,及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现将80例骨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牵引是骨折病人常用的一种牵引术,也是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牵引可以使骨折脱位的复位,缓解疼痛,局部制动,矫正畸形及固定,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护理观察,现将骨折病人行骨牵引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护理  相似文献   

7.
骨折行皮牵引治疗的护理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腾腾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77-1877
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可行牵引治疗,临床上牵引分为骨牵引和皮牵引两种方法。现介绍皮牵引治疗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喻建华 《当代医学》2010,16(15):121-121
骨牵引是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由于骨牵引术存在针道感染的可能,骨牵引针道护理至关重要。为了预防皮肤感染,护理上常规每天使用75%的酒精来消毒骨牵引针眼。笔者在2006~2009年期间对268例骨牵引患者进行护理,根据针眼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力性骨牵引弓是骨科最常用的器械,对骨折的治疗、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存在着一个困扰医务人员的棘手问题:即张力性骨牵引弓在骨牵引过程中可能出现从克氏针上突然脱落的现象,给骨牵引治疗中的患者再次造成伤痛,甚至造成骨折的再次移位,以致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张力性骨牵引弓脱落的根本原因是卡针器针槽口受力不匀而变形造成卡针不牢所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卡针器,与原牵引弓兼容配套,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我科从1995年始完全使用改制后的张力性骨牵引弓,骨牵引患者达5000例,尚未出现牵引弓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骨牵引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27例转子间骨折患者,入院后进行全身情况评估,确认能耐受骨牵引后,给予股骨髁上骨牵引,术后精心治疗,加强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骨折愈合,占89%,21例随访3个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骨折不愈合,占11%。结论:对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患者和家属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单纯牵引治疗转子间骨折,只要耐心细致,精心治疗,加强护理.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243-244
目的:探讨骨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便提高骨牵引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3月~2008年2月68例实施骨牵引患者资料。结果:通过采用舒适的护理,本组68例骨牵引患者的不舒适度明显降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骨牵引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骨牵引患者卧床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操作简便、对肢体损伤小、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丽玉  宋艳 《吉林医学》2005,26(3):246-246
牵引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得以修复。而骨牵引则是牵引中较常用的一种。自2002年以来我院对股骨髁上牵引和胫骨结节牵引病人,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牵引针孔护理方法。2002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病人采取传统方法护理,自2003年6月~2004年5月采用改革后的新方法护理,得出不同结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莹 《中外医疗》2011,30(23):161-161
下肢骨牵引是骨科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仅用于骨折的复位、固定,也用于许多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骨牵引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受限,身体各部位活动功能和代谢情况均有减退,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骨牵引是骨科用于骨折的复位、固定及许多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患者,可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行骨牵引的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躯干肢体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并发症多,护理不方便,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心理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15.
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毛国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29)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牵引方法中图号R274.12我院自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采用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现将两种骨牵引治疗方法,作临床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16.
兰晓燕  彭雅男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76-177
目的探讨骨折后骨牵引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170例骨牵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骨牵引术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约是胫骨骨折约占54.32%,其次是股骨骨折约占32.21%,跟骨骨折约占13.47%。结论做好体拉的护理,保持有效牵引,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尽量将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限度,以达到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以便提高骨牵引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2002年1月~2010年3月68例实施骨牵引患者的资料。结果:通过采用舒适的护理,本组68例骨牵引患者的不舒服度明显降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骨牵引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骨牵引患者卧床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操作简便、对肢体损伤小、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李敏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12-1213
骨牵引术是骨科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利用持续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使骨折、脱位整复和维持复位。牵引护理是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牵引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中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长期不能自理,容  相似文献   

19.
李玲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0):942-942
我们是一所综合性的中医院,骨伤科是本院重点科室,每年都要收治大量的骨科病人,下肢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应用较多,常用的有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及心理不适应,也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我们对90例下肢骨牵引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持续骨牵引是骨科治疗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由于牵引使患者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易发生并发症。女性患者排尿问题更是牵引护理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排尿方法是将医用便盆放于臀下,这样虽然能解决排尿问题,但极易导致体位改变,因而发生骨折端移位或不愈合。近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自制了一种女性尿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制作方法:①取1.25L的饮料瓶,清洗干净后待干,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