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1]和2000年10月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第四条[2]中都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但相关法规颁布近10年来,据调研:二级以上医院几乎未设置独立的输血科,有的医院就算成立也苦于应付上级检查,挂牌成立逃避追究之举,都依托检验科负责管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输血工作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3].为了贯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我院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卫生部拟定的<2009年县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督导检查方案>内容,于2009年8月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由于近几年本院各科室的医疗业务发展迅速,临床用血量增长快速,为适应发展,本院正在准备创建三级医院,输血科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但经过几年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规范,贯彻落实了临床输血管理法规,保障了我院的医疗用血安全.总结本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现对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科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效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笔者将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健全输血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输血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进一步加强输血质量控制,确保输血安全,杜绝医疗安全事故.现对如何规范县级医院合理用血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二级以下医院是覆盖广大城乡不可缺少的基层医院,规模庞大,承担着最基层患者的医疗救助任务,多数医院开展了外科、妇产科、骨科等手术项目,手术用血和急救用血不可避免,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骤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各地对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和县级供血库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经验[1,2].卫生主管部门对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没有具体规定.为确保输血安全,针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状况加强管理,制定相适易的管理办法,我们调查了驻马店市128所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本院"二甲医院"复评,争创"三乙医院"达标评审关键年.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树立全院医护人员依法管血,依规用血的观念和职责,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用血,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杜绝输血医疗事故,作者结合<评审标准>根据近几年对临床输血工作中医、护及输血科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福州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1999年)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2000年)(以下简称<办法>和<规范>)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为了了解本地区临床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基本现状,我们于2007年7月-9月对输血科(血库)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1999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临床用血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为进一步规范输血技术操作,分析临床输血各主要环节存在的差错,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我们对2004年以来从供血到用血各个环节的差错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原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为输血科的主要职责之一~([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输血科参与临床输血治疗会诊日益频繁。然而,我国输血科建设起步较晚,在临床输血会诊和指导临床用血方面仍缺乏一定经验。本研究通过分析本科的会诊病例,探讨临床对输血服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临床输血管理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输血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临床输血工作存在诸多风险,由于输血引发的传染病和衍生的社会问题,使输血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为规范临床输血,保证输血安全,西安市临床检验中心在西安市卫生局的领导下,于2001年至2004年组织专家,依据国家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西安市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现将临床输血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山东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并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办法随着微柱凝胶技术[3]等输血相关革命性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输血科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库”概念,而逐步成为集血液供应、实验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输血科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范》三个文件的规定。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出现医疗纠纷时,法律重视的是证据。因此,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和输血相关检测避免法律纠纷尤为重要。输血科除了要制定各种协议书,如《输血协议书》等以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体系,如实做好各种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备查是十分关键的。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表明,只要科室管理做到了...  相似文献   

12.
2003~2010年都江堰市成分输血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成分用血现状分析,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对2003~2010年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成分输血应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我市及各医疗机构全血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成分输血比率高达98.4%,其中三级医院居首为99.3%,二级及其他医疗机构2006年起成分输血比例呈明显逐年上升态势,2009,2010年血浆用量与上年同比分别增加284.2%、117.1%,血小板和冷沉淀2种成分使用量相对较少。结论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3.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救治措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血型和输血免疫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推进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2000年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然而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无论从人员、设备的配置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还都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临床输血管理若干问题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国家对采供血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人员的培训、设备的更新,尤其是<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使我国采供血的安全性得以提高.近年来,临床输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关注的热点.为了节约血液资源和减少输血可能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临床更加重视限制性输血和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基于多年的临床输血实践,我对当前临床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查漳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及安全用血情况,提高全市用血安全水平。方法对全市35家用血医疗机构在制度保障、基本硬件设施建设、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质量控制、日常工作记录执行情况、输血病历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结果 35家医院在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及安全用血情况方面,三级医院较规范,二级医院次之,民营医院不容乐观。结论多数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的培养,保证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1999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临床用血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注重内涵,加快输血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持续深入,医疗机构输血学科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输血学科建设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对输血学科建设的认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输血科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临床不合理用血较为普遍,血液供求矛盾突出等现象.针对输血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学科建设应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以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为临床输血管理质量方针,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为学科发展的行为准则,紧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队伍的集体智慧与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差距中求发展,在缺陷管理与持续改进中求规范,不断提升输血学科在临床用血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2009年临床用血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卫生部颁布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来,我国输血事业得到不断规范和发展.广西临床输血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临床输血工作逐步向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对广西2003-2009年临床用血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输血作为一种现代医学治疗的有效措施,在抢救临床急危重症患者和治疗疾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随着血型遗传学和输血免疫学的发展,许多科研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动了现代输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规范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随着2000年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制定颁布,检验科兼职的输血工作已从单纯的采血、发血转变为独立的职能科室(输血科).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相似文献   

20.
1208例临床输血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用血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住院患者输血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成分血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比例分别为75.5%、33.8%、100%和100%;内科系统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合理性输注比例分别达到91.1%、49.9% 和100%;外科系统各成分输注合理性分别为49.4%、20.1%和100%;不合理的"少量血"和"搭配血"比例分别达到32.4%和33.2%.结论 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证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的掌握欠佳.对血浆输注的随意性和习惯输注"搭配血"的现象说明临床医生合理用血的观念不强以及输注全血的陈旧观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