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因多态性背景下糖尿病肾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连英  李海新 《河北医药》2011,33(5):650-65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40例健康人及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APOA5-1131T/C基因型,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用Olympus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APOA5-1131T/C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 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C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APOA5-1131T/C基因型;用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APOA5-1131T/C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一定影响,C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贵州省汉族人群ApoA5-1131T>C及56C>G两个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83例健康人群的血脂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ApoA5-1131T>C及56C>G基因型。结果ApoA5-1131T>C位点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T 63.4%、C 36.6%。其中C基因携带者(TC、CC)的TG明显高于非C携带者(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6C>G存在CC、CG基因型,各等位基因频率为C 96.5%、G 3.5%,其与血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群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血浆TG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MP-9基因(-1562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河南省汉族人群糖尿病性白内障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5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病例组)和56例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在河南省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MMP-9(1562C/T)位点变异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及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17.2%和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是69.0%、27.6%、3.4%和75.0%、23.2%、1.8%。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个体携带者并未增加患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风险。结论 MMP-9(1562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河南省汉族人群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AR基因5'-端(AC)n多态标记及启动子区C(-106)T多态标记与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21例中国北方汉族人,包括3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其中16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N),另101例为非糖尿病对照组(CON)。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的方法检测AR基因5'-端(AC)n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标记,同时设计引物,PCR扩增含AR基因调控区多态标记的C(-106)T的目的片断,以限制性内切酶XspI行酶切RFLP分析。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在2型糖尿病和对照组中共发现AR基因(AC)n序列的10种等位基因,28种基因型(Z-10~Z+8),C(-106)T多态标记的CC、CT和TT3种基因型及C、T两种等位基因;上述各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DM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者Z-2等位基因、含Z-2等位基因的基因型、T等位基因及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无肾病患者。结论:AR基因5’端(AC)n多态标记Z-2等位基因及C(-106)T多态标记T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与脑梗死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0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210例的IL-18基因型,同时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I:1.134—2.324);携带C等位基因的脑梗死个体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IL-18基因.137G/C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高血脂人群中载脂蛋白A5(ApoA5)-1131bpT>C基因多态性与抗高血脂药物非诺贝特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93例初诊或停药4周以上的高血脂病人,经口给予非诺贝特200 mg.d-1(12周)。按照相关血脂变化,观察ApoA5-1131bpT>C各基因型的降血脂效果。基因型测定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服药前和服药后血脂的各项指标,同时检测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χ2分析等位基因分布是否符合遗传或基因(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 ApoA5-1131bpT>C不同基因型携带者的TG水平有明显差异,T/C型组与C/C型组明显高于T/T型组,而以C/C型组的TG水平最高(P<0.05);经口给予非诺贝特12周后,对服药前后TG值的比较发现,T/T基因型患者下降的程度显著高于T/C组和C/C组(P<0.05),其余的血脂指标则没有此项发现。结论 ApoA5-1131bpT>C基因启动区的基因多态性与TG存在一定关联,该位点T/C转换与高血脂有关,非诺贝特的疗效按T/T组>T/C组>C/C组顺序递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回族及汉族人群醛糖还原酶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关系以及该多态性在两民族间的差异。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81例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和83例健康汉族对照者ALR的基因型,分别以氧化酶法、放免法、比色法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①ALR基因C(-106)T多态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组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组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组T等位基因及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127倍;携带T等位基因患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962倍。②在回、汉两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比较,回族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均高于汉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甘肃地区回、汉两民族人群中都存在AL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且该位点多态性在两民族间无显著性差异。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与回、汉两民族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氧磷脂酶2(PON2)基因S311C及载脂蛋白(ApoE)基因变异单独及联合作用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福建地区21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和105例健康对照者的PON2基因S311C及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①糖尿病肾病组PON2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和ApoEε3/4+ε4/4基因型及8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②SC+CC与ε3/4+ε4/4基因型并存时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协同效应(x^2=20.89,P=0.00);③T2DM患者中CC及ε3/4+ε4/4基因型有较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④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CC及ε3/4+ε4/4基因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变异危险因素(P〈0.05)。结论PON2、ApoE基因多态性可通过血脂代谢紊乱而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C/T(MMP-9 -1562C/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以及与DN不同病期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按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肾病(NDN)组,DN组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各组基因型。结果:DN组的HbA1c、SBP、Cr、BUN、UAER值高于NDN、NC组(P<0.01)。DN组分别和NDN组、NC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中CC、CT、TT各基因型DN发病率递减,分别为59.7%、56.7%、34.9%。C和T等位基因DN发病率分别为59.2%、40.5%,携T等位基因者发生DN的风险是携C等位基因者的0.47倍(P<0.01,95%CI 0.29~0.75);DN组内3期TT基因型与T等位基因频率随肾功能降低而递减;结论:MMP-9 -1562C/T基因多态性与DN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是DN患者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57例,健康对照84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根据凝胶电泳所见的条带区分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并统计各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MMP-9 C-1562TT/T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C-1562TT/T基因型与脑梗死明显相关,该多态性可能是导致脑梗死后MMP-9表达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于美芹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60-356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B)基因突变对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152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高脂血症患者ApoB基因多态性.所有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测定血脂水平.分析不同基因型(非X+携带者和X+携带者)患者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非X+携带者治疗前后TC、LDL-C下降百分比分别为(28.98±5.21)%,LDL-C下降百分比为(32.67±7.19)%,均大于X+携带者的(18.97±4.01)%、(26.07±3.45)%(均P<0.05).非X+携带者治疗前后TG下降百分比和HDL-C升高百分比与X+携带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oB基因变异影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C和LDL-C水平,X+携带者的血脂水平较非X+携带者高;且阿托伐他汀对X+携带者的调脂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脂联素受体1(AdipoR1)基因-102T/G多态位点与山西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测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AdipoR1-102T/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测定所选人群的临床指标。结果①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健康对照组人群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血糖较TT基因型者低(P<0.01)。③2型糖尿病患者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胰岛素(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及空腹血糖(P<0.05)较TT基因型者低。结论AdipoR1基因与山西汉族人群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与2型糖尿病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检测5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观察插入型(ID型)、缺失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并计算I/D等位基因的比例,以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特点:ID型、DD型和Ⅱ型基因比例分别为16%,64%,20%,而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20%和80%,对照组ID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0%、30%、30%,其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0%和70%,两组间DD型基因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基因分布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DD基因型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S2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以及患者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COPD患者(COPD组)和96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测序的方法,以对ADAM33基因S2位点多态性与患者病程及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ADAM33基因S2位点C/C和C/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C、C/G、G/G基因型频率与COPD病程长短、年龄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33基因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COPD相关;ADAM33SNPsS2突变可能为先天性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细胞色素P450(CYP)2C9、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健康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及与其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为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实施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aiO华法林敏感性基因检测试剂盒的芯片检测技术对506位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健康者的CYP2C9*2和CYP2C9*3位点以及VKORCI(-1639A/G和1173T/C)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统计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并与国外多个民族的这两个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506份样本中共检测到CYP2C9的3种等位基因CYP2C9*1、CYP2C9*2和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6%、2.8%和7.6%;5种等位基因型分别为CYP2C9*1/*1,CYP2C9*1/*2,CYP2C9*1/*3,CYP2C9*2/*3和CYP2C9*3/*3。VKORC1-1639A/G检测出两种等位基因A和G,其频率分别为63.8%和36.2%;三种等位基因型AA(41.7%)、AG(44.3%)和GG(14%)的频率分别与1173T/C的TT、TC和CC型完全相同。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CYP2C9和VKORC1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其分布与中国汉族等亚洲人群以及欧美人群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