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康大伟  万丽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B):2425-2426
目的:调查动脉硬化与迷路损害的关系,探讨迷路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听力障碍。方法: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电测听检查,记录患者自觉听力减退时间和首次发病时间。结果:60例的调查表明,心血管患者中有内耳症状占很高比例,在42例电测听者中有听力损害者占70.0%,自觉听力减退者占35.0%,有头昏和眩晕者占61.6%,有任何一种内耳症状者占70.0%,因此反映心血管与迷路损害密切相关。结论:内耳症状的出现,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是有重要价值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缓解或改善内耳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经鼓室内注入含庆大霉素明胶海绵泥浆进行化学性迷路切除治疗单侧顽固性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单侧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患者通过鼓室内注入含庆大霉素明胶海绵泥浆进行化学性迷路切除(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单侧顽固性梅尼埃病药物保守治疗患者作为临床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发作、耳鸣情况、听力变化、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经过化学性迷路切除后,20例中有14例眩晕情况得到完全控制,控制率为75.0%。对照组中仅有3例眩晕情况得到完全控制,控制率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耳鸣情况、听力变化、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学性迷路切除治疗单侧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稳定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康大伟  万丽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25-2426
目的:调查动脉硬化与迷路损害的关系,探讨迷路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听力障碍.方法: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电测听检查,记录患者自觉听力减退时间和首次发病时间.结果:60例的调查表明,心血管患者中有内耳症状占很高比例,在42例电测听者中有听力损害者占70.0 %,自觉听力减退者占35.0 %,有头昏和眩晕者占61.6 %,有任何一种内耳症状者占70.0 %,因此反映心血管与迷路损害密切相关.结论:内耳症状的出现,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是有重要价值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缓解或改善内耳症状.  相似文献   

4.
耳源性眩晕在耳鼻咽喉科门诊是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自1970年以来,在门诊对耳源性眩晕中的三种病(迷路积水症,良性位置性眩晕及内耳链霉素中毒),进行针刺治疗,效果尚称满意。因资料不全,无法分析比较,本文仅作穴位和针法及典型病例的初步介绍。一、迷路积水症(美尼尔氏病) 占耳源性眩晕中发病第一位,系发作性旋转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伴恶心、呕吐,检查有水平型眼球震颤。采用体针,针第一次基本可控制症状,再针二  相似文献   

5.
动脉硬化与迷路损害所致听力障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动脉硬化与迷路损害的关系 ,探讨迷路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听力障碍。方法 :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电测听检查 ,记录患者自觉听力减退时间和首次发病时间。结果 :6 0例的调查表明 ,心血管患者中有内耳症状占很高比例 ,在 4 2例电测听者中有听力损害者占 70 .0 % ,自觉听力减退者占 35 .0 % ,有头昏和眩晕者占 6 1.6% ,有任何一种内耳症状者占 70 .0 % ,因此反映心血管与迷路损害密切相关。结论 :内耳症状的出现 ,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是有重要价值的 ,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缓解或改善内耳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利多卡因1mg/kg+50%GS 1ml/kg静且枣推注和利多卡因100mg+5%GS250ml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加强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72h内总有效率为94.54%,在静脉使用利多卡因的过程中,有2例出现心悸、眩晕加重,经减慢速度后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满意,护理方法切实可行,可有效地保证用药安全,促进眩晕症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仙鹤草治疗美尼尔病3例哈尔滨汽车电器厂医院张秋芳黑龙江铝箔厂卫生所陶士英内耳性眩晕症是一种内耳非炎性疾病,也叫膜迷路积水症(美尼尔病)。大多发生于成人,儿童也不少见。80~90%的患者仅一侧患病。目前,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自张氏报告用仙鹤草治疗本...  相似文献   

8.
张锦帆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31-203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3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数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眩晕症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以来对门诊和病房眩晕病人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疗效较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20岁~68岁。病种主要为内耳眩晕症,共29例,其余为中毒性迷路炎2例,神经官能症所致眩晕2例,冠心病伴心律不齐所致眩晕3例。本组病例多为急性起病,均为视物旋转感,常伴有恶心、呕吐、多汗,部分病人有耳鸣,听力减退,眼球震颤等,25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病程多数为数小时至1周。治疗方法:用2%利多卡因Zml~3ml(40mg~60mg),稀释手50%葡萄糖20ml~40ml内缓慢静脉注射。一般女性用2ml,男性用3ml,大致相当于1mg/kg体重…  相似文献   

10.
良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耳源性眩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眩晕,发病率约占周围性眩晕患者的17%~20%,近年来逐渐为人们认识,并根据解剖学理论引入耳石症手法复位技术。我们选择视频眼震图检查确诊病例72例,应用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尼埃综合征又名内耳眩晕征或膜迷路积水综合征,中医属“眩晕”范畴。各种原因引起内耳血管痉挛、局部缺氧,膜迷路微循环障碍,或因导管阻塞,中间代谢产物瘀积,外淋巴和血管内液体渗入膜迷路,导致膜迷路积水、前庭膜破裂、前庭纤维化、耳蜗退行性变等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本病以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以中年人多见,首次发病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笔者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142例梅尼埃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患者11例,实行手术治疗,一期修补瘘管,其中采用"筋膜-骨粉-筋膜"修复9例,半规管阻塞2例.结果:治疗后均干耳,眩晕消失,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清除病灶后,可以一期手术修补.应根据迷路损伤程度选用不同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迷路瘘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分析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并发迷路瘘管患者的资料,均为水平半规管瘘管,瘘管直径大于2mm,骨性半规管破坏,其中Ⅱ型10例,Ⅲ型2例。术中清理胆脂瘤基质和瘘管周围的炎性病变组织后,用颞肌填塞瘘管两端骨性管腔,表面再以骨粉生物胶混合物覆盖。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消除了眩晕,术后气骨导听力无明显变化。结论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迷路瘘管能有效消除眩晕而保存听力。  相似文献   

14.
朱耀文  唐耀平 《广西医学》1998,20(4):731-732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162例临床观察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急诊科朱耀文唐耀平眩晕症发作而到急诊科治疗的患者约占本院急诊患者的6.5%,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已有报告(1),安定具有抗焦虑作用及肌肉松弛等作用,但其抗眩晕等作用却少有人发现与报告。四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迷路瘘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分析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并发迷路瘘管患者的资料,均为水平半规管瘘管,瘘管直径大于2 mm,骨性半规管破坏,其中Ⅱ型10例,Ⅲ型2例.术中清理胆脂瘤基质和瘘管周围的炎性病变组织后,用颞肌填塞瘘管两端骨性管腔,表面再以骨粉生物胶混合物覆盖.结果 术后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消除了眩晕,术后气骨导听力无明显变化.结论 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迷路瘘管能有效消除眩晕而保存听力.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占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腰腿痛住院病员的25%~40%。我院自1987年始收治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并配合药物封闭治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整理10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7.
1984~1987年我们运用中医逍遥散加减,配合谷维素对105例女性结扎术后引起的“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984~1987年从女性结扎术后中抽样调查816人,并发“眩晕”症者124人,占抽样调查总数的15.19%。其中,18~25岁结扎者218人,并发“眩晕”症24人,并发率为11%,占抽样调查总数的  相似文献   

18.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状.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时,产生的一系列运动幻觉.常以头重脚轻、自体或周围物象的旋转、漂忽、晃动及迷离为特征.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内科门诊约占2%~4%,神经内科门诊约占3%~10%,耳鼻喉科门诊约占5%~7%;住院患者中约占6.7%.[1,2]表现形式不一,合并症状多,体征交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上仍常为其准确界定所困扰.为此,我们收集了1996年4月~2006年4月门诊青少年眩晕症124例,旨在探讨眩晕症的年龄及病因特征.  相似文献   

19.
眩晕是一个极其常见的主观症状,主要由于前庭系统病变所引发,但其他许多非前庭系统疾病也可以表现明显的眩晕症状,如颈椎病、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及某些系统性疾病,包括神经精神疾患、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眼科疾患、运动系统病变等,甚至心理问题也可以诱发眩晕。因此,眩晕一症不仅涉及临床多科,也为患者本人所重视。眩晕在内科门诊病例中约占5%,在耳鼻咽喉科门诊病例中约占15%,在神经外科住院病例中约占6.7%;而在老年病门诊,  相似文献   

20.
脉络宁佐以西比灵治疗眩晕症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欣桔 《中原医刊》1999,26(10):13-14
眩晕是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损坏了内耳迷路、前庭神经、脑干中的前庭神经核而引起的患者躯体对于空间位置的感觉障碍及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的一组症状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本人运用脉络宁佐以西比灵治疗眩晕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1994年1月~1996年12月的部分门诊眩晕症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作颈椎摄片、头颅摄片、脑电图、脑地型图、头颅CT等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