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流行特征。方法资料来自我市近5年新发现4例麻风病病历。从年龄、型比、延迟期、治疗效果、畸残情况等方面整理分析。结果4例均为家庭内感染,生活较贫困;患者以多菌型为主,型比为75%,提示仍有潜在传染源;畸残程度与年龄、型别、延迟期、生活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对麻风患者的家属及周围人群的监测是低流行状态下尽早发现患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郯城县麻风病疫情登记表,对1995~2009年新确诊的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总的疫情趋势下降,近10年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90%由专业皮肤科门诊发现。郯城县麻风流行虽已得到控制,仍需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制定麻风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卢房生  邹永红 《江西医药》2008,43(9):947-948
目的 探讨我县麻风流行特征.方法 按<麻风病防治手册>中的要求,统计各项指标.结果 (1)麻风5年平均发病率、发现率从1958~1962年的16.06/10万和27.70/10万分别下降到2003~2006年的0.17/10万和0.27/10万.(2)麻风患病率由1958年的1.04‰下降到2006年的0.016‰,流行范围缩小.(3)随着年代的推移,发病年龄右移,少儿发病率显著下降.(4)型比在年代分布中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男性型比一直高于女性.(5)新发病例病期缩短和畸残率降低.结论 我县麻风流行趋势持续下降,控制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金元  周宗正  朱开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42-142,144
目的:社会上人们对麻风的恐惧和歧视是造成麻风畸残的主要原因,调查掌握昭通市麻风病患者畸残现状,为开展麻风病畸残防治和康复提供支持。方法:使用统一的《麻风病畸残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逐一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昭通市存活患者2402例,调查2354例,调查率为98%,有畸残者1171例,畸残率为49.8%。结论:昭通市麻风病畸残发生率高,积极开展麻风病畸残防治和康复,才能帮助患者健康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论麻风病早期发现的最佳方法,控制麻风病传染、预防畸残的发生。方法利用该县2001-2011年麻风病新发病例资料,对发现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例新发病例,其中早期病例(病期≤2年)41例(70.69%),>2年17例(29.31%)。发现方式主要为皮肤科门诊19例(32.76%)和接触者16例(27.59%),其次为报病14例(24.14%)和线索调查9例(15.52%)。结论加大麻风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乡村医师的培训工作和加强皮肤科门诊工作是早期发现麻风病是治疗和预防畸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贵州省麻风存活病例的畸残程度,为制定贵州省麻风畸残预防措施及康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03-2009-05在贵州省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开展了麻风病患病情况现况调查.现将5655例麻风病畸残者畸残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剑荣  黎琼  徐赛珍 《江西医药》2008,43(11):1217-1218
目的探付麻风病基本消灭前后两阶段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查阅我院麻防科统计资料和麻风病患者病历。结果麻风病基本消灭后发病年龄升高,多菌型病例比例升高,新病例呈散在分布,确诊时病期缩短,畸残率未下降。结论在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不能放松警惕,要加强麻防人员的培训,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王正华  吴继陶  周丽 《贵州医药》2010,34(8):752-753
随着麻风病流行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皮肤科门诊将成为发现新麻风病人的主要途径。文献报告由皮肤病门诊发现的麻风病例数占89.8%~94.7%。兴义市是全国麻风病的高流行地区,其病例发现工作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主要渠道也是皮肤病门诊。因此,加强对皮肤病门诊患者的麻风知识宣教活动,力争多发现隐藏的麻风病人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开展了皮肤病门诊就诊者的麻风病认知状况专题调查,为开展皮肤病门诊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阳地区麻风畸残情况 ,并为今后开展康复工作提供依据 ,从 1998年起 ,我们按照全国统一修订的《麻风患者畸残基础记表》和《麻风患者畸残调查表》的要求对全市所有现存治愈的 116 1例麻风病人作了畸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1 对象和方法本次共调查了贵阳地区 116 1例麻风患者。按照上述两表的要求 ,对贵阳市 (五区一镇、一市三县 )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统一印发表格 ,对麻风畸残情况进行登记。本地区累计麻风患者共 2 16 2例 ,因死亡 5 6 5例 (多菌型42 2例 ,少菌型 143例 ) ,累计减少 386例 (多菌型 2 2 5例 ,少菌型 16 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畸残麻风治愈存活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对淮安市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7年12月31日登记管理的全部麻风治愈存活者进行调查,描述病人康复需求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康复需求影响因素.结果 淮安市现有麻风治愈存活者877例,肉眼可见2级畸残率为52.68%(462/877).畸残麻风治愈存活者康复需求率为34.85%,其中男女比为2.5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与未患慢性病和无残疾证病人相比,患慢性病(OR=1.745,95%CI:1.099~2.769)、有残疾证(OR=2.447,95%CI:1.497~4.000)病人的康复需求风险更高.生活完全自理(OR=0.314,95%CI:0.136~0.724)、劳动能力未丧失(OR=0.565,95%CI:0.319~0.999)和上肢畸残(OR=0.287,95%CI:0.145~0.567)病人康复需求风险分别低于生活部分自理、劳动能力完全丧失和下肢畸残病人.结论 淮安市伴有畸残的麻风治愈存活者康复需求率高,生活能力、劳动能力、慢性病、畸残部位、是否持有残疾证是畸残麻风治愈存活者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我市麻风治愈存活及现症病人的畸残情况,我们专门开展了麻风病畸残情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病人基本资料来自本院麻风病病人档案.调查内容按全国麻风畸残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手册进行。调查对象为本市1区11县1118例存活病人,其中现症病人46例,已治愈1072例。1.2方法:由市(县)专业人员经过业务培训后,按调查表采用上门询问方式,逐一检查登记。对病人的可见性畸残情况.由调查的麻防医生按照畸残诊断标准进行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近年来江西省新发麻风病例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麻风病水平。方法根据2000~2012年江西省新发麻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发麻风病患者712例,男女比2.72∶1,农民占87.36%,有家族史者占32.44%。发现方式以皮肤科门诊为主,占71.63%;平均病程(延迟期)(31.12±8.14)个月。误诊情况:首诊确诊者318例(44.66%),误诊次数平均达(5.34±3.19)次。临床表现上仅有皮损者15.87%,仅有神经损害者13.62%,两者兼有者64.47%。临床分型TT10.39%,BT17.98%,BB8.57%,BL30.17%,LL31.46,I1.4%;不同类型查菌阳性率有较大差别;大都具有麻风病的特征病理表现。患者均给予联合化疗,出现麻风反应162例次,神经炎186例次;临床判愈698例,非治疗死亡11例,治疗死亡3例,残疾比为25.98%。结论江西省麻风病处低流行状态。确诊麻风需要以皮肤科临床为主,结合查菌和病理结果。治疗中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麻风反应和神经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西昭平县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麻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进一步防治麻风病。方法对1996年至2012年昭平县麻风患者情况进行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全县17年间共发现8例患者,1996年1例,2002年1例,2008年5例,2010年1例,其中男5例,女3例,8名患者地域分布相对广泛,发病者均为农民,发病年龄为29~60岁。结论昭平县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加强防治是今后工作的重心,主要是宣传健康知识和预防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本市麻风病流行情况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分析麻风病防治资料和年报等资料。结果发现1954~2013年间,全市共发现麻风患者50例,治愈36例,死亡14例,自2011年后无麻风患者登记。其中:瘤型37例,界线类3例,结核样型10例。患者主要集中在主要集中在升平、致和、利安3个镇占56%,呈现相对聚集现象。结论本市属于麻风病低流行区域,但患者早期发现率较低,今后将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两方面继续夯实麻风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普宁市近52年的麻风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普宁市1956~2008年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历年发现病人2593例,其中少菌型(PB)1991例,占76.78%,多菌型(MB6)602例,占23.22%,少菌型与多菌型相比为3:1,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前以普查发现病人为主,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MBT)比DDS单疗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结论普宁市经过麻防工作人员52年的不懈努力,达到广东省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已20年,麻风病流行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各种疫情指标无出现反跳现象,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现症麻风病患者神经炎监测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六安市、巢湖市2008~2010年43例现症麻风病患者开展麻风畸残基础记录,用泼尼松6个月方案治疗神经炎并定期随访评价。结果发现神经炎19例(44.19),其中1例无痛性神经炎,18例急性神经炎;共累及周围神经46条,腓总神经受累比例较高(50)。泼尼松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早期发现麻风神经炎并及时规范用泼尼松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包夏  王颖  李进岚  柯伟 《贵州医药》2008,32(8):743-744
麻风是严重威胁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贵州省是全国麻风病高流行区,截止2006年底全省累计发现麻风患者28 721例,尚有现症病人758例,按中国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尚有36个县未达标,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40.91%.为了掌握贵州省近10年麻风病的流行趋势,找出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防治工作重点,现对贵州省1997-2006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麻栗坡县麻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1960年2013年麻风病患者资料,根据患病率、新发现率、疫村个数、畸残率等指标评价防治效果和现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我县麻风病累计患者198例,除外迁及死亡38例,治愈150例,现症患者10例;2013年患病数为10例,较1971年73例下降86.3%;2013年患病率为0.36/万,较1967年4.31/万下降91.6%;2013年疫村共计7个,较1971年56个疫村下降87.5%;2013年新发现病例1例,新发现率为0.36/10万,比1966年下降98.7%;新发现患者平均延迟期在2年左右,且新发现患者均未发生Ⅱ级畸残;治愈患者中有40例患者残留不同程度的眼、手、足畸残,2006年2013年麻风病患者资料,根据患病率、新发现率、疫村个数、畸残率等指标评价防治效果和现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我县麻风病累计患者198例,除外迁及死亡38例,治愈150例,现症患者10例;2013年患病数为10例,较1971年73例下降86.3%;2013年患病率为0.36/万,较1967年4.31/万下降91.6%;2013年疫村共计7个,较1971年56个疫村下降87.5%;2013年新发现病例1例,新发现率为0.36/10万,比1966年下降98.7%;新发现患者平均延迟期在2年左右,且新发现患者均未发生Ⅱ级畸残;治愈患者中有40例患者残留不同程度的眼、手、足畸残,2006年2013年期间,为10例畸残患者进行了免费康复手术。结论我县麻风病防治效果显著,患病率、新发现率、疫村个数及畸残率等均得到控制,但仍未彻底消灭该疾病,应根据现状提出有效地整改措施进一步防控麻风病。  相似文献   

19.
云阳县基层医务人员麻风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麻风病健康教育,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从而做到麻风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畸残的发生。方法抽取1995~2015年有麻风病乡镇的部分医务人员,在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健康教育前调查60人,知晓9人,知晓率为15.00%;健康教育后调查62人,知晓37人,知晓率为59.68%,调查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4,P<0.01);健康教育后,除第1、8、9题外,其他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对早期发现麻风病、控制其传染源、减少畸残发生及消除、消灭麻风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谢美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26-2127
目的:探讨适当放宽川畸病诊断标准对实现川畸病早期治疗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入选的36例川畸病疑似病例早期应用阿斯匹林(ASP)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MG)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中最后有32例确诊为川畸病,初诊时确诊5例,约占13.9%,其余为疑似病例,在平均病程6.93天开始上述治疗,比平均确诊日期(10.32天)明显提前,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治疗。最后诊断非川畸病的4例未因上述治疗加重或延误病情。结论:适当放宽川畸病诊断标准,能有效实现川畸病早期治疗,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且安全、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