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TLR4/NF-κB信号通路角度观察参苓白术散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自由饮用3%DSS溶液一周以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0.5 ml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TNF-α、MIF、IL-10、EG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内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升高,结肠单位重量增加、长度变短,结肠黏膜病理受损严重,血清TNF-α、MIF含量显著升高,IL-10、EGF含量明显下降;结肠组织中NF-κB与TLR4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血清TNF-α、MIF含量显著降低,IL-10、EGF含量明显上升;结肠组织中NF-κB、TLR4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DSS诱导的小鼠UC有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LR4/NF-κB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肠黏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刺激人肠道细胞Caco-2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在体外和体内建立IBD模型。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牛蒡子苷元低剂量组(10 mg/kg牛蒡子苷元)和高剂量治疗组(40 mg/kg牛蒡子苷元)。采用ELISA检测Caco-2细胞、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氧化和抗氧化应激标志物MDA、SOD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co-2细胞和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和ZO-1表达。给药第9天处死小鼠,通过HE染色研究结肠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体外实验显示牛蒡子苷元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牛蒡子苷元降低了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ZO-1蛋白表达。体内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牛蒡子苷元降低了DSS诱导的结肠组织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此外,牛蒡子苷元通过降低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阻断N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白及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及对肠道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及多糖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组(0.67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UC模型。白及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白及多糖和柳氮磺胺吡啶,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各组大鼠连续给药2周,1次/d。末次给药12 h后,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并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大鼠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炎症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通路蛋白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形体消瘦、大便稀溏、结肠组织可见黏膜溃疡、充血、扩张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DAI评分、结肠组织MPO、IL-1β及TNF-α含量、p-NF-κB p65/NF-κB p65、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DAO和i-FABP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及多糖各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组大鼠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MPO、IL-1β及TNF-α含量、p-NF-κB p65/NF-κB p65、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DAO和i-FABP含量均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白及多糖改善效果与柳氮磺胺吡啶相近(P>0.05)。结论:白及多糖可抑制NF-κB/NLRP3/caspase-1通路激活,降低炎症反应和肠屏障损伤,改善UC症状和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对辐射诱导肾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溶剂组、辐射组(IR)、IR + AS-Ⅳ 20 mg/kg 组和IR + AS-Ⅳ 40 mg/kg 组。小鼠给予AS-Ⅳ腹腔注射1个月后,以8Gy的60Coγ进行全身辐射。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酸(BUA)的含量,进行肾组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检测肾脏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小鼠血清中Cr和BUA含量明显升高(P<0.001),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扩张,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01),且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MyD88、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AS-Ⅳ预处理能降低血清中Cr和BUA的含量(P<0.05, P<0.01或 P<0.001),明显改善辐射所致的病理反应,降低TLR4/NF-κB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或 P<0.01)。 结论 AS-Ⅳ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辐射诱导的小鼠肾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作用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发C57BL/6小鼠AR,并采用低(12.5 mg/kg)、中(25.0 mg/kg)、高(50.0 mg/kg)剂量的黄芪甲苷进行治疗。研究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4、IL-6、IL-10、IL-1β、IgE、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鼻黏膜组织HMGB1、TLR4、NF-κB及p-NF-κB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R模型小鼠出现剧烈抓鼻、打喷嚏等症状,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严重浸润。黄芪甲苷治疗后,小鼠症状缓解,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HMGB1、TLR4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4、IL-6、IL-1β、IgE、TNF-α、ICAM-1和VCAM-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黄芪甲苷对AR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可能是黄芪甲苷治疗AR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肠道功能紊乱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C57BL/6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SalB对照组(SalB组)、模型组(MPTP组)、SalB治疗组(MPTP+SalB组)。腹腔注射MPTP构建P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SalB治疗;采用爬杆实验检测小鼠行为;通过测定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小鼠粪便含水量评估小鼠肠道功能;免疫组化分析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结肠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HE染色组织切片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黑质TH及结肠TLR4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小鼠结肠组织中钙卫蛋白(CP)、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中脑及结肠TH、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爬杆及转弯时间均明显增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延长,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中脑TH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肠TLR4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抑制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和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急性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模型大鼠):模型组、牛蒡子苷元低、高剂量组、脂多糖(LPS,TLR4激活剂)组、牛蒡子苷元+LPS组,以12只Wistar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观察各组大鼠哮喘症状并做评分、分类计数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血清IgE水平、BAL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IFN-γ/IL-4及肺组织TLR4/TRAF6/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产生严重病理损伤,哮喘症状评分、WAt/Pbm、WAm/Pbm、BALF中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血清IgE水平、BALF与血清中IL-4水平、肺组织TLR4、TRAF6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BALF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IFN-γ/IL-4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牛蒡子苷元处理组中模型鼠的上述改变均被扭转,且高剂量牛蒡子苷元作用更强;LPS组大鼠各指标变化与牛蒡子苷元处理组相反,另外LPS可逆转高剂量牛蒡子苷元对大鼠各指标的作用。结论牛蒡子苷元可通过抑制TLR4/TRAF6/NF-κB信号激活而阻止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促使Th1/Th2免疫平衡向Th1转移,改善大鼠气道重塑和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4、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病例及非UC对照结肠镜活检标本或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非UC对照及UC患者肠黏膜TLR4、NF-κBp65的表达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结果显示,TLR4、NF-κBp65在U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显著高于在非UC对照组织的表达(TLR4:143.658±33.870,30.531±8.442,t=24.253,P0.01;NF-κBp65:185.773±37.625,23.810±7.038,t=31.664,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LR4、NF-κB在UC组结肠黏膜表达增强。结论:TLR4、NF-κBp65在UC中表达高度上调,推测它们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观察维生素D3(VD3 )对大鼠炎症性肠病(IBD)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低浓度VD3 组(VD3 low组)、高浓度VD3 组(VD3 high组)。采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大鼠IBD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VD3 干预。造模结束后计算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得分并测量结肠长度;行HE染色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TLR4、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DAI评分、TLR4、MyD88、NF-κB p65 mR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葫芦素E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葫芦素E低剂量组、葫芦素E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制备哮喘模型,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以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测定肺组织中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和磷酸化NF-κB p65(p-p65)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且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活性显著增强。我们发现高剂量葫芦素E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并明显抑制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活性。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有杯状细胞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管腔狭窄;各剂量葫芦素E处理组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葫芦素E可以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富氢液(HRS)对脓毒血症大鼠肠黏膜损伤及其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和富氢液处理组(C组),每组10只;Sham组仅开腹,暴露盲肠,C组和SE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再分别静脉给予富氢水和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模型建立后4h处死大鼠,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结果;ELISA检测血浆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和炎症因子TNF-α、IL-6、IL-10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TLR4、Myd88和NF-κB表达。结果富氢液可以减轻脓毒血症大鼠肠黏膜损伤,降低血浆中I-FABP、D-乳酸含量,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促进IL-10升高(P0.05),抑制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P0.05)。结论富氢液对脓毒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可能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两方面研究白芨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0.8 mL,2.5 mg/mL含50%乙醇的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构建UC模型)、美沙拉嗪组(10 mL/kg)及白芨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 mg/kg)。造模2 d后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0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10和TNF-α水平;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IL-10和TNF-αmRNA表达;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SOD、MDA和GSH-Px指标;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DAI评分升高,IL-1β和TNF-α浓度及mRNA表达升高,IL-10降低,结肠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及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芨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DAI评分降低,IL-1β和TNF-α浓度及mRNA表达降低,而IL-10升高,结肠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及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白芨多糖对UC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甘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甘草素3.75 mg/kg组、LPS+甘草素7.5 mg/kg组、LPS+甘草素15 mg/kg组和LPS+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肾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IκBα和NF-κB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肾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IL-6、IL-1β、TNF-α水平及p-IκBα/IκBα、p-NF-κBp65/NF-κBp65、TLR4、NLRP3、Caspase-1、IL-1β均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LPS+甘草素7.5 mg/kg组、LPS+甘草素15 mg/kg组和LP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通痹胶囊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的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组(0. 01 g/kg)和通痹胶囊低(0. 075 g/kg)、中(0. 150 g/kg)、高(0. 300 g/kg)剂量组,每组8只;使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大鼠CIA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均显著升高,通痹胶囊治疗后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模型组滑膜组织增生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关节软骨破坏,通痹胶囊治疗明显改善滑膜组织的增生,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处理后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与通痹胶囊高剂量组相比,TLR4激动剂处理显著提高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论:通痹胶囊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性反应,显著改善CIA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乙酸经灌肠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模拟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探究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低剂量给药组。小鼠禁食不禁水24 h,造模前使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各给药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按0.2ml/20g体质量经肛门使用塑料导管灌肠5%乙酸生理盐水溶液,倒置30 s后,使用1 ml生理盐水冲洗肠道,对照组灌入正常生理盐水后冲洗肠道,造模后第1天高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100、200 mg/kg的柳氮磺胺吡啶,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应的溶剂灌胃。结果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较模型组能够有效地抑制结肠萎缩变短,显著提高肠质量分数(P<0.05)。给药组结肠切片在病理组织学评价能够有效地缓解结肠组织病变水平。治疗组MPO和NO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小鼠机体炎症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p-p65、TLR4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P65蛋白的表达降低,表明在模型中NF-κB通路处于激活状态,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p-p65、TLR4蛋白显著下调,P65蛋白增加,说明柳氮磺胺吡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结论本研究中使用5%乙酸生理盐水溶液经灌肠后成功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小鼠炎症因子表达上升,同时NF-κB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柳氮磺胺吡啶灌胃治疗之后能够降低小鼠机体炎症水平,同时能够显著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有助于治疗小鼠急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炎症反应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ch B组,10只/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Sch B组小鼠给予Sch B灌胃14 d。步态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荧光强度;ELISA法测定黑质区IL-1β、IL-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黑质区TH、Bcl-2、Bax、TLR4和p-NF-κB p65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左前爪步幅显著减小,后爪步宽明显增大,中脑黑质中TH荧光强度显著减弱、表达量减少,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Bcl-2与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减少,TLR4和p-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Sch B组小鼠的步幅明显增大、步宽显著减小,中脑黑质TH荧光强度增强、表达量增加,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同时Bcl-2与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增加,TLR4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补脾汤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荷瘤小鼠瘤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昆明小鼠建立胃癌荷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0 mg/kg)、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21.58、10.79、5.40 g/kg)联合奥沙利铂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次日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摘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瘤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免疫组化法(IHC)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采用RT-qPCR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结果:奥沙利铂组、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瘤质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抑瘤率分别为37.12%、49.48%、42.10%、40.65%,大补脾汤高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与奥沙利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能明显降低肿瘤细胞密度,引起肿瘤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肿瘤组织中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奥沙利铂组相比,大补脾汤高、中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肿瘤组织中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肿瘤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奥沙利铂组相比,大补脾汤高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肿瘤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补脾汤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下调下游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调节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抑制胃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贞芪扶正胶囊对慢性湿疹小鼠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CAD组)与贞芪扶正胶囊组(ZQFZ组).观察各组小鼠双耳肿胀程度、双耳变应评分;HE染色观察病灶处皮肤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RT-PCR检测皮肤中TNF-α、IL-6及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RT-PCR检测皮肤中TLR4、MyD88及NF-κB mRNA表达.结果 ZQFZ可以显著改善小鼠双耳肿胀程度,降低小鼠双耳变应评分(P<0.05);减轻小鼠皮肤炎症浸润并降低血浆及皮肤中TNF-α、IL-6及IL-1β蛋白与mRNA表达(P<0.05);同时ZQFZ还可显著下调小鼠皮肤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与mRNA表达(P<0.05).结论 贞芪扶正胶囊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达到治疗慢性湿疹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条件下BMP2/4参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制作肠上皮细胞缺氧模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空肠切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肠上皮细胞内BMP的变化;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RT-PCR检测外源性BMP蛋白对肠上皮细胞内NF-κB信号及TNF-a、IL-6的表达变化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BMP蛋白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肠上皮细胞内的BMP2/4表达明显增加,BMP2/4通过激活肠上皮细胞内的NF-κB信号导致炎症介质TNF-a、IL-6表达增加,增加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及减少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损害肠黏膜物理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造成肠黏膜屏障的损伤。结论缺血再灌注条件下,BMP信号通过激活NF-κB参与肠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异荭草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荭草苷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脂多糖(LPS)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药物干预14 d后,称重计算肺指数,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损伤,Smith评分法进行肺损伤评分,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ELISA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IL-8水平,试剂盒检测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和SOD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p-NF-κB p65蛋白水平,并计算p-NF-κB p65/NF-κB p6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出现炎症浸润,肺泡严重塌陷,肺泡壁增厚,肺间质水肿;与模型组比较,异荭草苷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肺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