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药物基因组学是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高血压病药物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医生选择更适合个体的抗高血压治疗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狄国梅 《内科》2011,6(5):455-45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药物干预和统一的健康宣教后。有297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病情稳定,31例患者血压由2级降为1级,2例患者血压由3级降为2级。结论应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有效控制血压可减少老年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衰、肾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对老年患者尤显重要。近年来尽管新药不断问世 ,但仍有一些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 ,高血压最佳治疗 (HOT)研究证实高血压病人群中服用 3种或 3种以上降压药物 ,有 93%的患者能将舒张压控制在 90mmHg以下 ,但仍有 7%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法将血压控制在此标准 ,这些患者的高血压病属于顽固性高血压[1] 。1 顽固性高血压的概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 (ISH)公布的高血压治…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并伴有心脏、脑、。肾和周围血管等器管病理改变及损害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所以对高血压病的检测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一般均采用药物治疗,不同药物针对不同的患者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药物对人体总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期我们对3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治疗的目标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以及氯沙坦与硝苯地平单独和联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58例高血压病患者,21例接受氯沙坦(Los)治疗,19例接受砂苯地平(Ni)治疗,18例接受氯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Com)治疗,均为口服片剂,对照观察6周。另选取与高血压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5例。高血压病组治疗前后检测oxLDL、丙二醛(MDA)。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oxLDL、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Los组、Ni组较用药前oxLDL、MDA均有显著降低(P<0.05),Com组也显示出类似的趋势(P<0.01)。结论 1、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着脂质过氧化修饰。2、氯沙坦和砂苯地平具有抗氧化作用,单独和联合治疗后oxLDL的降低,是它们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之一。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也可作为抗AS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和HAMD)评估7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用赛乐特(SSRI)及苯二氮卓类治疗,在治疗后2w,4w,6w再进行评分。74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1.0%,25.6%,治疗好转率分别为86.9%,89.4%。治疗后2w时HAMA和HAMD积分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以4w,6w为显著。结论 焦虑抑郁性障碍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显著,并与用药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抵抗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西拉普利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3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西拉普利降压治疗20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西拉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西拉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逐年上升趋势。国际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病有客观统一的诊断指标,规范标准。中医在治疗高血压病领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科学的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不仅能使血压正常,平稳,还能改善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健康。在这方面,任何西药都是难以替代的。本文旨在从中医清除“内毒”的防治高血压病理论方面提出点滴看法,探讨具体引起高血压病的各种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具体分型和具体的中药应用。  相似文献   

10.
岑桂珍 《内科》2009,4(3):426-429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分布广泛,目前全世界患高血压病人数达6亿,主要依靠口服药物治疗。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影响因素涉及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和治疗状况、患者和医生方面及医患关系等,涉及医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花费高,且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了解少,对其危害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在门诊诊治,治疗依从性差,难以保持治疗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不断更新,逐步完善了高血压治疗模式,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具有科学依据的指南转化为疾病管理的实际行动。高血压是适合开展疾病管理的病种。笔者在遵循指南、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现已初步建立较完善的高血压病治疗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民  张允霞 《山东医药》2004,44(25):26-26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应用缬沙坦对38例Ⅰ、Ⅲ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与同期32例用卡托普利治疗Ⅰ、Ⅲ级高血压病患者作对照,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心因治疗、自我监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来选择药物。不同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方法,要按医嘱来服用。采用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个体化治疗效果,以提高对直肠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报告我院1例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结果患者男,69岁,直肠癌肝转移,经过严格的个体化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对于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积极开展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指南提出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防治原则,是建立在循证医学证据之上的,体现共性问题。反映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尽管五类药物的降压效用相当,均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但不同患者对各类降压药物可有不同的疗效反应。降压虽然是硬道理,但用同一类药物或一种降压方案治疗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显然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和稳定治疗,可使并发症得到较好的控制,其中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患者由于知识相对缺乏,对长期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不重视,因此我们对96例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旨在实施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苯那普利和尼群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血清动力学和微量蛋白的作用,本文观察了58例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和尼群地平前后肾血浆流量及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后苯那普利组患者有效肾血浆流量上升,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尿微量蛋白减少(P均〈0.01),尼群地平患者的此三项检查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提示,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倨于尼群地平。  相似文献   

18.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科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6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病例进行护理分析、评分。结果86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病例,抢救成功78例,死亡8例,其中3例死于心室纤颤,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主动脉夹层瘤破裂。结论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技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适应证、操作规程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及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63例(66个)。结果完全或近全栓塞率为69.7%,部分栓塞率21.2%,致残率6.1%,病死率3.0%,27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均无颅内出血或再出血。结论对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运动疗法作为治疗高血压病非药物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日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运动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及机理、运动处方、适应症及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