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恶性肿瘤病人(其中肺癌35例,乳腺癌20例、消化道癌10例、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17例)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液流变性可出现异常.我们对4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血生化指标明显相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32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多项异常,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可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及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预防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27例肾恶性肿瘤患者与41名正常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多项异常(P<0.01),而肾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半年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1或0.05)。结论肾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33例和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者100名,分别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血流变学指标与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有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易造成微循环障碍引起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与300例健康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肿瘤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均较健康者明显增高(P<0.05),血细胞比容则较健康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肿瘤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揭示糖尿病人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对92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粘、高聚、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或P<0.01).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55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要表现为全血粘度增高,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是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另外,影响红细胞流变特征的多项指标亦明显异常,是血液粘度增高的又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5例恶性肿瘤患者与35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和血沉K值结果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压积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明显异常,呈高黏滞血症改变,通过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动态观察,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突聋患者病因及发病机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血液流变学方法检测35例突聋患者组同时与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突聋患者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性改变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与突聋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建议突聋患者有必要全面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可为临床有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根据肺心病的诊断标准选择138例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对肺心病的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风湿类疾病患者血液粘度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89例风湿类疾病(风湿性关节炎4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104例、强直性脊柱炎36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风湿类病患者全 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液还原粘度均有增高,红细胞压积和丘液相对粘度无明显增 高.以上三种凤湿类疾病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发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高于正常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正常标准;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血液流变学变化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存在显著相关(R=0.8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湛江市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异常特点。方法:测量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其血液流变特性。结果:男性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HCT、ηb、ηp、ηr、FAD、RIB、L、MW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异常,差异非常显著(P〈0.01)。女性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ESR、K、FIB、HCT、ηb、ηp、MW、DW明显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湛江市男女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多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对90例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9-9、癌抗原125、癌抗原724五种肿瘤标志物含量的测定;同时设定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肿瘤标志物的阳性项数不同,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并且与血浆肿瘤标志物含量相关。联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肿瘤标志物含量对恶性肿瘤患者判断病情及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载脂蛋白进行了检测及研究,发现不少患者在发病前就已经观察到血液粘度及载脂蛋白指标的明显增高或降低,以及血液流变学与载脂蛋白的相关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诊疗中血液流变学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该院肿瘤外科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有无远处转移分为有远处转移亚组和无远处转移亚组,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结果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其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其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其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其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3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的诊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检验指标在随着病情的进展和改善不断发生变化,其参数的检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及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正常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单纯糖尿病组与大血管病变组也有明显差异。而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血管病变的形成有关,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选择肿瘤病人11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检测,分析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1)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2)15例恶性肿瘤转移的病人血浆粘度明显升高。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病人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检测程序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式粘度计和微型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测与数据处理。本文 介绍一个血液流变学应用程序,它可对各种切变率下测得的血液粘度值的可靠性提供判据,给 用户提供一些与直接所测指标密切相关的血液流变学重要参数,并可打印 14至 19项指标的 “血液流变学检测报告单”。程序采用菜单技术,汉字提示,键盘输入,操作简便。应用此程序, 可以保证血液粘度检测质量,从而将进一步促进血液流变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