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了20例病毒性心肌炎(MC)、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及1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NC)比较,结果发现MC、DCM及AMI病人IL-6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P<0.01,P<0.001).表明IL-6与MC、DCM及AMI的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IL—6及IL—1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波  景世宁 《免疫学杂志》1996,12(2):117-118
应用MTT比色法及ConA活化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了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血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结果发现DCM患者IL-6及IL-1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提示:IL-6及IL-1功能紊乱参与了DCM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应用MTT比色法及ConA活化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了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结果发现DCM患者IL-6及IL-1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P<0.01)。提示:IL-6及IL-1功能紊乱参与了DCM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欣  李杰 《免疫学杂志》1997,13(4):254-257
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免疫对AA发病的影响,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法对38例AA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G-CSF,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改良APAAP法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表达,结果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细胞ELISA法,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的影响。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高(P<0.01),以后逐渐降低,d5降至对照水平;IFNγ(500U/ml).TNF(250U/ml)、IL-6(500/ml)、IL-1(500/ml)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HCMV感染后,细胞因子刺激HLA-DR表达的水平在感染后d5,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IL-1+IFN-γ及TNF+IFN-γ在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时有协同作用;HCMV感染后,IFN-γ+IL-1及TNF+IFN协同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在HCM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其引起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是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细胞ELISA法,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的影响。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高(P<0.01),以后逐渐降低,d5降至对照水平;IFNγ(500U/ml).TNF(250U/ml)、IL-6(500/ml)、IL-1(500/ml)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HCMV感染后,细胞因子刺激HLA-DR表达的水平在感染后d5,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IL-1+IFN-γ及TNF+IFN-γ在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时有协同作用;HCMV感染后,IFN-γ+IL-1及TNF+IFN协同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在HCM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其引起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是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应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同时测定了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发现DCM患者sIL-2R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NK活性明显低于NC组(P<0.001),DCM患者T细胞亚群与NC组比较,CD8降低(P<0.01),而CD4/CD8比值升高(P<0.05)。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DCM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病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细胞因子诱生及ELISA等技术,研究了38例不同分期的鼻咽癌(NPC)患者、2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模式,较系统地研究了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所分泌的代表性的细胞因子类型IL-2、IFN-γ,IL-4,IL-6,IL-10等的变化,同时检测了NPC患者血清中IL-2和IL-4水平。发现NPC患者PBMC体外分泌IL-2的水平下降,IL-4的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IL-6活性的检测徐兴芳,段义臣,赵连明,董波,范祖森山东省齐河县医院内科齐河251100国外学者发现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IL-6明显升高,其水平与AM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1]。本文动态观察了20例AMI病人的IL-6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对外源性哮喘IgE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E、IL-4;FI2细胞株,生物学方法测定IL-2;IL-6依赖细胞株7TD1,掺入法测定IL-6;用抗人CD23的McAb测定CD23。为研究T细胞、细胞因子对哮喘IgE生成调节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发作期IgE、IL-2、IL-4、CD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抑制体外脐血B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机制。方法运用RT-PCR法观察IVIG对体外新生儿单个核细胞(CBMC)分泌的IL-2mRNA及IL-4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佛波醇乙酯结合钙离子导入剂(PMA+IONO)激活CBMC,很容易检测到IL-2mR-NA的表达,但不能检测出IL-4mRNA的表达。将PHA刺激后的CBMC与rIL-2一起孵育,再用PMA+IONO刺激,CBMC始表达IL-4mRNA。在活化后的CBMC接受PMA+IONO再刺激的同时加入IVIG(5mg/ml)。发现IVIG抑制了上述两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论IVIG对IL-2,IL-4两种细胞因子产生的抑制可能源于转录到分泌至胞外整个阶段任一时相上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扩张型心肌病可溶性IL—2R,NK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同时测定了外周血自然余伤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发现,DCM患者sIL-2R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NK活性明显低于NC组(P<0.001),DCM患者T细胞亚群与NC组比较,CD8降低(P<0.01),而CD4/CD8比值升高(P<0.05)。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DCM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IFN-γ是由被有丝分裂原或抗原所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所产生,它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活性,现认为IL-12(外源性)是诱导 IFN-γ产生的强诱导剂,并可促进静息 CD4+T细胞朝向 Th1表型分化,即诱导细胞免疫。目的是为了解由PBMC产生的内源性IL-12是否在体外可诱导IFN-γ的产生及通过何机制诱导细胞免疫。方法:用抗CD3抗体、PHA、抗CD3抗体加抗CD28抗体和抗原(MLC)来检测被刺激的PBM细胞的IFN-γ的产生,同时也用IL-12和IL-12Rβ1的中和抗体来抑制IFN-γ的产生。结果:激活的人PBM中IFN-γ分泌依赖于内源性IL-12的产生,而且激活的T细胞可诱导APC细胞产生IL-12,此过程是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0L和APC的CD40相互作用而实现。结论:这些结果提示,内源性IL-12在正常宿主抗细胞内抗原的感染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某些形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发生中也起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IL—2对神经元NMDAR1m RNA表达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变化与神经元的兴奋性关系密切。本文报道以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并以Fura-2作为Ca2+荧光指示剂,观察了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对NMDA受体1型亚单位(NMDAR1)mRNA表达量及[Ca2+]i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IL-2(1~200U/ml)作用于原代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6小时后其NMDAR1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与IL-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当其浓度为25~200U/ml时,NMDAR1mRNA表达量增加44.3%~219.7%(P<0.05)。IL-2(1~200U/ml)与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共同孵育5~10分钟后,[Ca2+]i增加27.1%~94.2%(P<0.05)。钙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可完全阻断IL-2引起的[Ca2+]i升高,而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无此作用。本文结果提示:外源性IL-2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样作用,可能参与或介导了神经兴奋毒性作用和惊厥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CD20+)以及B、T和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结果发现,MM患者CD20+以及B、T及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加入重组IL-4,可使8名MM患者CD20+、HLA-DR+CD20+、HLA-DR+单核细胞比率提高非常显著(P<0.01)。而在T细胞,P值则>0.05。我们认为由于IL-4分泌减少,一方面使多克隆B细胞激活及增殖受抑,另一方面使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可能是MM发生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30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E、IL-4;FI2细胞株,生物学方法测定IL-2;IL-6依赖细胞株7TD1,掺入法测定IL-6;用抗人CD23的McAb测定CD23。为研究T细胞、细胞因子对哮喘IgE生成调节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发作期IgE、IL-2、IL-4、CD23、CD8~+、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及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期IgE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CD4/CD8比值,CD23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CD23、CD4、IL-6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IgE合成增加是哮喘发作的关键,T细胞对日细胞合成IgE的调节是通过细胞因子实现的,细胞因子又参与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探索了不同组合的造血生长因子SCF、IL3及IL6对逆转录病毒(RV)介导的LacZ-Neo^R双标志基因转染人骨髓造血细胞转染效率、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方法:采用RV转染人骨髓非粘附造血细胞(NABMC)及经SCF、IL3及IL6不同组合预激48h后的NABMC。经荧光素二-β-D-半乳糖呋喃苷脂(FDG)标记的半乳糖苷酶、G418^RCFU-GM及PCR/Sourthern-  相似文献   

19.
CMP促诱生IL—2,TNF—α,IL—6,IFNγ/α效应和产品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吉成 《免疫学杂志》1998,14(3):194-197
用羧甲基茯苓多糖(CMP)预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在以PHA和ConA为主的复合诱生剂诱导培养24、36、48、72h采样检测的促诱生组TNF-α、IL-2、IL-6、IFNγ效价(x±s)分别为456.1±24.2,475.6±185.7,7433±1189.9,5583.0±535.5IU/ml,分别比无CMP的常规诱生组效价高1.5,3.8,1.8,1.4倍;在以NDV-F病毒为诱生剂诱导培养22h采样,并经酸化和中性化后检测的IFN-α效价可达21274.2±5523.0IU/ml,比无CMP的常规诱生组高1.2倍,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CMP对上述五种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促诱生效应。此外,还采用CMP促诱生技术,对TNF-α、IL-2、IL-6、IFNγ和IFN-α细胞因子进行了中试,提出了低成本、高效益的中试工艺路线,有待于在制备天然细胞因子的细胞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M M)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CD^+20)以及B、T和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结果发现,MM患者CD^+20以及B、T及单核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加入重组IL-4,可使8名MM患者CD^+20、HLA-DR^+CD^+20、HLA-DR^+单核细胞比率提高非常显著(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