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所有因“起搏系统相关感染”入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58例起搏器相关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单纯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52例,合并全身感染6例.与同期住院的所有起搏器患者相比较,起搏器感染的发生率为0.93%,其中起搏器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9%,更换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96%( P<0.01).治疗上,6例仅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其余52例患者,38例行局部清创(清创组);14例行整个起搏系统移除与清创(导线拔除组).结果发现清创组21例(55.2%)感染复发,导线拔除组仅1例(7.7%)复发,(P<0.001).40例患者在起搏器移除后再次评价,其中16例(40%)未再植入新的起搏器.结论 起搏系统相关感染是起搏器植入的严重并发症,起搏器更换为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单纯局部清创感染复发风险很高,导线拔除并移除整个起搏系统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术后须进一步评价患者的起搏器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也反映在导线上 ,不同造型、不同功能的导线问世 ,扩大了起搏器的应用范围 ,导线顶端的电极与心肌组织接触更紧密 ,固定更牢 ,大大降低导线移位的发生率。然而 ,随着起搏器应用的普及 ,由起搏系统引起的并发症也不断出现 ,其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 ,轻则伤口流液、流脓 ,重者败血症 ,甚至死亡 ,拔除起搏导线是解决严重感染的唯一有效措施。每年全世界植入的 4 0~ 5 0万根起搏系统的导线中 ,约 10 %的导线因感染或其他原因需要自体内移出。随着起搏器和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这项治疗方法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心内膜电极导线拔除术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脏起搏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表现在起搏器方面 ,而且也反映在导线上。不同造型和功能的电极导线的问世 ,扩大了起搏器的应用范围 ,电极头与心肌组织接触更紧密 ,固定更牢固 ,大大降低了起搏导线移位发生率。  然而 ,随着起搏器应用的普及 ,由起搏器系统引起的并发症也不断出现。比较常见而麻烦的并发症是感染 ,如不将起搏器和导线全部拿走 ,局部伤口流液、流脓将经久不愈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由于电极导线在植入后 2个月便被胶原纤维组织包绕 ,并与血管和心腔内壁粘连 ,致使电极导线难以拔除。以往临床上曾应用过多种拔除方法 ,但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兹报道对 1例心脏起搏患者废用电极导线在直接牵引无效后 ,改用旋转牵引方法 ,成功拔除 2根电极导线。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5 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合并三度房室阻滞伴发作性晕厥 ,于 1997年 3月 1日在当地医院植入 VVI起搏器。术后继续按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 9个月后出现起搏器植入部位胸部肌肉抽动 ,经检查明确为导线断裂 ,在导管室用牵引法未能拔除导线 ,作残端处理后植入新导线。但术后 8个月前胸部起搏器囊袋感染 ,再次入院 ,经动态心电图测定 ,已恢复房室传导功能。遂在导管室切开囊袋 ,取出起搏器 ,并再次用牵引法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电学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因一侧起搏器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系统的患者中,仅拔除原有感染侧起搏器及电极导线而保留非感染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因一侧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起搏系统的患者。根据治疗策略,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仅拔除单纯囊袋感染侧的原有系统,保留新植入的非感染系统;对照组:完全拔除两侧起搏系统。随访一年,对比两组原位囊袋感染复发及新增对侧感染情况。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中心,因单纯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起搏器系统的患者共45例。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手术前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男性60.8%vs.54.5%,p0.05),年龄(54.6±10.7 vs.57.1±8.9,p0.05),首次植入时间(5.7±1.7年vs.6.4±2.2年,p0.05),感染时间(13.4±4.2月vs.12.1±3.8月,p0.05),新系统植入时间(7.4±2.9月vs.9.1±3.7月,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单侧及双侧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术,观察组拔除方法(上腔静脉途径19例,下腔静脉途径4例)与对照组(上腔静脉途径9例,下腔静脉13例)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一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原位囊袋感染复发及对新增侧囊袋感染。结论因单纯囊袋感染而在对侧植入新起搏系统的患者中,仅拔除原有感染侧起搏器及电极导线而保留新植入非感染系统是一种可行的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导线起搏器的研发与临床发展迅速,这种全新的起搏系统有望在将来取代传统的囊袋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模式的起搏系统。无导线起搏器可以完全消除囊袋和导线相关并发症,并在使用寿命上不劣于传统起搏器,实现了稳定的起搏器阈值,兼具频率应答、远程监控及抗核磁功能。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成功率很高,且明显降低了植入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目前的无导线起搏产品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只能进行心室单腔起搏、无法感知心房、长期植入后无法拔除等。然而,摆脱导线和囊袋的束缚,无导线起搏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必将成为起搏器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首例心脏起搏器于1958年植入人体,56年后的今天,其已成为临床普遍应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心脏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器与起搏电极导线组成,显然,与起搏电极导线相关合并症的时时发生明显降低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如起搏导线植入术中发生的气胸、血胸、心肌穿孔、恶性心律失常,植入术后发生的起搏系统感染、入路静脉的狭窄、血栓形成、导线断裂、三尖瓣反流以及感染起搏导线拔除时发生的合并症等。因此,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9.
50年来,随着新装置的增多和患者寿命的延长,电极导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如感染、脱位和断裂,拔除导线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1-2].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临床获益的同时,约30%患者对CRT不反应,原因之一是左心室电极导线位置不佳[3-4],并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并发症[5].研究表明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较心外膜起搏能减少电传导延迟,因此有更多获益[ 6].基于上述原因,无导线心脏起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种拔除电极导线的专用器械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全世界拔除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电极导线的数目及开展电极导线拔除术的中心亦不断增多。随着患者寿命延长和导线植入数量增多,非感染因素所致电极导线拔除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全世界共约3 250万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随着植入年限的增加,导线非感染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成为导线拔除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