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与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配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治疗前后Ig G、Ig M、Ig A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对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降低血清内Ig G、Ig 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牵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能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缓解疼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腰椎生理曲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推拿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腰椎电动牵引,牵引后做推拿整复术。对照组采取脱水抗炎方法配合口服西乐葆治疗。治疗疗程为3周。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椎间盘改善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椎间盘改善率90.00%,优于对照组的42.5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0例患者口服西乐葆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停药后1周症状消失,腰腿部疼痛症状仍存在。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可回纳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恢复脊椎最小的功能单位功能,根本解除因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根压迫所出现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角度腰椎牵引配合手法、导引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多角度腰椎牵引、三位六步手法、腰椎功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动间歇牵引、三位六步手法、腰椎导引功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腰椎生理曲度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腰椎生理曲度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角度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矫正腰椎曲度,恢复腰椎生物力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推拿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用平板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8.29%,对照组治愈率为40.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推拿协同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且无创伤、简便易行,明显提高了治愈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针灸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并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对腰椎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与其疗效评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灸治疗效果较好,且疗程短,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牵引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6.25%,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支法配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配合推拿牵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推拿牵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8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配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牵引。  相似文献   

9.
张云丽  王丽 《山西中医》2014,(4):26+28-26,28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麝香追风膏治疗;治疗组予以腰椎牵引并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44%和94.44%;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20例,无效5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85.29%;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率优于牵引配合麝香追风膏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持续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突盘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腰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加牵引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0.6%、90.9%;对照组分别为31.1%、75.4%;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寸劲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寸劲推拿手法配合电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法配合电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寸劲推拿配合电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大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经验。方法:6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电针、手法推拿、外敷中药及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针刀及大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针刀配合大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原始点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治疗组用针刺原始点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均有增加,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幅更大(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8.44%,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原始点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指推法配合中药热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四指推拿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配合中药热敷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JOA评分、腰腿疼痛VA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指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外敷自制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推拿手法配合外敷自制膏药治疗的治疗组和推拿治疗的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评定量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3项主要症状、3项体征和6项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最终综合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互相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外敷自制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推拿配合自制壮药膏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9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配合自制壮药膏药外用,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和自制壮药膏药外用。两组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腰腿部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腰椎功能以腰椎疾患症状分级量化表(JOA)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经筋推拿配合自制壮药膏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导引操结合手法对康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屈肌群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康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腰椎导引操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260.05);治疗后治疗组JOA量表及前屈最大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导引操结合手法治疗康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前屈肌群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慢牵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75例该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125例,治疗组采用牵引加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8.0%,对照组为50.4%、8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牵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该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