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阴侧切全层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的手术,也是初产妇臀位助产或施行产钳、胎头吸引术的辅助手术Ⅲ,手术者的操作技能和缝合方法对会阴切口愈合十分重要。我们对缝合法进行改良,应用全层缝合术缝合会阴侧切口,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会阴侧切术是在分娩的第二过程中为了避免会阴和盆底组织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压迫,缩短第二产程等常用的手术。但因会阴伤口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感染,阻碍伤口的愈合,所以本文讨论了影响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做出的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手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了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的手术,也是初产妇臀位助产或实施产钳、胎头吸引器的辅助手术.近年来会阴侧切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高达85%,有的医院甚至高达90%以上.然而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常规施行会阴切开术目前仍是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涛 《家庭护士》2008,6(1):212-212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通常在分娩第二产程进行,适时的会阴切开可保护骨 盆底软组织,减少母婴并发症,缩短第二产程,且产后切口对合整齐,因此在产科得到大量 应用.会阴切开术包括会阴后-侧切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会阴侧切  相似文献   

5.
会阴侧切是为了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产科手术。会阴侧切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感染和疼痛。生物流体敷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止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为评价其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程燏琦 《家庭护士》2009,7(7):602-603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过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1].近年来在分娩中,初产妇比例不断增多,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为了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母婴不必要的损伤,会阴切开缝合术已占我院分娩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7.
李岚  王子莲 《现代护理》1999,5(12):22-22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之一,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克服分娩阻滞,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1]。国外初产妇施行会阴侧切缝合术者达85%~95%。而我院初产妇达98%。阴道分娩时常用的方式有会阴侧切缝合术及会阴正中直切缝合术。1997年1月~1999年1月,我们采用Dexon可吸收缝线,行会阴正中切开缝合不拆线法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50例初产妇,孕周在36~42周,平均年龄27±2.27岁,采用直切术。对照组5…  相似文献   

8.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近年来在分娩中,初产妇的比例不断增多。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为了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母婴不必要的损伤,会阴切开缝合术已占我院分娩总数的80%。故会阴切开我们有必要不断研究讨论,提高其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是为了防止第二产程中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了第二产程,避免产后盆底松弛而施行的手术。一侧切后的缝合通常分为分层缝合,即用“0”号肠线连接或间断缝合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同号肠线缝合切开的肌肉及皮下组织,再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但术后感染率及拆线后的疼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王广香 《全科护理》2011,(34):3142-314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行会阴侧切术140例(观察组),行传统单纯会阴保护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会阴侧切术可减少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会阴侧切是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产科手术,但是创伤性手术,故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部分医院已作为常规。为评价其临床效果,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侧切术是在分娩过程中 ,为了缩短第 2产程 ,加速分娩及防止自然分娩和手术产所致严重会阴裂伤所实施的手术[1] 。近年会阴切开率较高 ,侧切伤口的感染率亦随之上升。为降低切口感染率 ,我们分析了切口感染的原因 ,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3.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分娩时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近年来,在分娩中,初产妇的比例不断增多,且胎儿体重成上升趋势,为了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母婴不必要的损伤,以及满足人们对“美”及舒适的要求,会阴切开采用连续缝合及皮内缝合已占我院分娩总数的85%。大大降低了产妇的花费和不必要的痛苦,为产妇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探讨,提高其手术质量。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凡在我院分娩,需正中或侧切的产…  相似文献   

14.
赵莉 《护理研究》2003,17(8):460-460
会阴侧切是会阴切开术的一种。手术目的在于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 ,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儿先露的压迫 ,缩短第二产程 ,加速分娩。适用于会阴体过长过紧 ,初产妇拟行胎头吸引术、产钳、臀位助产、胎儿过大 ,胎心不好而需要提前分娩者[1] 。产后随访时 ,发现会阴侧切缝合术常伴有线结反应。因此 ,就会阴侧切的 3种缝合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入院的初产妇 30 0例 ,均为会阴侧斜切开术适应证者 ,将其随机分为 3组 ,每组10 0例 ,其中第 1组 ,采用皮内缝合法。第 2组 ,采用立式内 8字缝合…  相似文献   

15.
张一梅 《护理与康复》2010,9(4):360-361
会阴侧切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手术效果直接影响产妇产褥期的康复,与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随着初产妇比例及胎儿体重的增加,平产分娩应用会阴侧切缝合术极为普遍,有助于减少会阴裂伤、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但分娩过程中的会阴侧切痛、切口缝合痛,有时仍被体验为不可忍受,常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较低部位的防御和逃避性反射活动,同时可伴有强烈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16.
李淑萍 《妇幼护理》2021,1(2):382-384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对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分娩,研究组采用侧卧位分娩,对比两组初产妇不同产程的用时、出血量、分娩疼痛程度及分娩控制感、盆底功能,以及产后出血、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屏气用力时间、产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初产妇,且研究组初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阴道收缩压(Vaginal systolic pressure,VSP)、阴道静息压(Vaginal resting pressure,VRP)、收缩持续时间、产后出血率、会阴裂伤率、会阴水肿率、会阴侧切率和中转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量表(labour agentry scale,L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第二产程中采用侧卧位分娩,能有效缩短产程,减轻初产妇的应激反应,改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和盆底功能,减少中转剖宫产、会阴水肿、会阴裂伤及侧切的风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林新容 《家庭护士》2009,7(14):1255-1256
对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分娩方式、会阴切口有并发产道裂伤、阴道炎症、破膜时间、产程、阴道检查频次是导致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针对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初次阴道分娩的产妇中减少产程干预对会阴侧切及裂伤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可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产科护理干预,观察组75例采用自由体位、无保护分娩等尽量减少对产程的干预。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会阴裂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的会阴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产程干预能够促进初次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进展,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会阴侧切术是产科阴道分娩中常用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避免产妇会阴裂伤[1]。由于会阴侧切手术部位距离肛门较近,且产褥期恶露排出、排泄时易污染侧切口创面,使大量细菌滋生,诱发感染。阴道分娩后会阴切口的疼痛及愈合不良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会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和有效的母乳喂养。延伸护理是是医疗护理工作从医院向院外扩展的载体,是医院整体护理的延续,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2-3]。对产后会阴切口的正确评估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外阴湿热敷按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符合正常分娩条件的初产妇40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法接生;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产妇宫口开全后进行外阴湿热敷按摩,观察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宫缩痛程度、会阴裂伤程度及会阴侧切率、产后会阴切口疼痛情况、住院天数。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产妇宫缩疼痛程度、产后切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会阴撕裂伤、会阴侧切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外阴湿热敷按摩提高了产时护理质量,减轻宫缩痛程度,降低会阴裂伤程度及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后第1,2天会阴伤口疼痛,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