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光照水电站库区鼠传疾病感染指标。方法现场随机分层抽样确定调查自然村寨(点)8个,采集鼠形动物、指示动物标本,用微量反向间接血凝法和间接血凝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165只鼠形动物,分类为褐家鼠占39.39%(65只)、黄胸鼠占38.79%(64只),为优势种,小家鼠占20.00%(31只),为常见种。共收集鼠体寄生蚤483匹,分类鉴定为印鼠客蚤占97.5%(468匹),为优势种,缓慢细蚤占3.11%(15匹),为罕见种。共检测153份鼠形动物的肝脏组织匀浆液、147份鼠形动物的心脏滤纸血和33份指示动物(狗)的血清共333份标本,均未检出鼠疫F1抗原、抗体。结论由于抽样的范围和数量有限,光照水电站库区调查结果虽然没有检获鼠疫感染阳性指标,但该地区属亚热带高原气候,褐家鼠和黄胸鼠、印鼠客蚤分别为优势鼠、蚤种,具有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基本条件。因此加强该工程地区的鼠疫监测和库区蓄水前的大面积灭鼠工作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及检获的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采集鼠血清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采集鼠肝、脾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 2009—2013年共捕获鼠形动物隶属2目2科4属10种。家栖鼠密度5.2%,野栖鼠密度3.3%,其中黄胸鼠密度2.2%。染蚤率30.30%,总蚤指数0.74,其中印鼠客蚤指数0.68、室内游离蚤指数0.01;F1抗体和F1抗原检测结果均阴性。结论龙岩市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群,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宿主及媒介指标均未达动物鼠疫Ⅳ预警水平,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龙岩市新罗区鼠疫疫情现状,为新罗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宿主动物家鼠密度采用笼捕法,以20 cm×10 cm×10 cm的铁丝笼为捕鼠器,以鲜地瓜为诱饵捕捉活鼠,每年连续监测6个月,每月布放3个晚上,晚放晨收。媒介昆虫鼠体蚤检集,将捕获的老鼠分别装袋,用乙醚麻醉后检蚤;游离蚤用粘蚤法。结果捕鼠4种计533只鼠密度为7.74%。主要是黄胸鼠,占42.40%。鼠体蚤、染蚤鼠303只,染蚤率56.85%,染蚤率最高是黄胸鼠64.60%3。年中共检出4种蚤,计1 275个,其中印鼠客蚤720个,蚤指数1.35;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更高为1.53;游离蚤指数0.019。检测鼠肝、脾188份,用反向血凝阳性滴度试验均为阴性。鼠血清252份,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抗体全部阴性。通过监测基本掌握该区优势鼠蚤构成和鼠密度与染蚤率。结论新罗区存在发生鼠间鼠疫的危险性,应及早并定期开展群众性的灭鼠蚤工作,防止鼠疫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泉州市丰泽区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群分布及数量。[方法]对2002-2006年丰泽区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965只,平均鼠密度6.3%。鼠种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褐家鼠(51.0%)、黄胸鼠(27.6%)和臭鼩鼱(19.1%)。共检出寄生蚤1408只,印鼠客蚤占98.6%,鼠体平均染蚤率32.1%,体外蚤指数大于1。黄胸鼠染蚤率较褐家鼠高。[结论]结合自然和社会因素,丰泽区基本具备鼠疫流行的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灭蚤工作以降低鼠蚤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汕头市潮南区动物间鼠疫流行状况,为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监测鼠密度及媒介昆虫、鼠疫杆菌的培养及F1抗体的检测。了解鼠疫流行状况。[结果]家鼠野鼠密度分别为19.1%及9.9%.黄胸鼠密度5.3%,家鼠蚤指数为5.5,野鼠蚤指数为0,鼠类及蚤类病原学检测均未检出鼠疫杆菌,血清学检测未检出鼠疫F1抗体。[结论]定期开展群众性灭鼠灭蚤活动,加大鼠疫监测力度应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新晃县鼠类分布和鼠疫的可能流行情况,严防鼠疫的传入,为鼠疫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湖南省鼠疫监测方案》进行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动物和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 2002-2009年共布笼16 967次,总捕获率为5.42%,室内捕获率8.21%明显高于室外捕获率1.08%(χ2=400.18,P0.01);鼠种构成比较稳定,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优势鼠;2005-2009年梳检带蚤鼠90只,鼠体染蚤率14.04%,各年间的鼠染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5,P0.01),鼠蚤指数1.57,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采集活鼠血清815份,人群血清1 007份,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褐家鼠、黄胸鼠是新晃县优势鼠种,鼠蚤主要是印鼠客蚤,但尚未发现动物间和人间鼠疫感染迹象,鼠害防制重点是室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摸清建平县所辖鼠疫自然疫源地鼠间疫情 ,以便采取有效地防制措施。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血凝吸附试验和家野鼠密度调查等方法。结果 从 2 41份鼠血清样本中 ,检出阳性血清 10份 ,F1 抗体最高滴度为1∶12 80 ,确定该疫源地为鼠间鼠疫现疫流行 ,随即开展划定疫区范围和疫区处理工作。结论 基本查清了此次鼠间鼠疫的流行区域和强度 ,经及时采取灭鼠、灭蚤措施 ,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8.
1998-2002年杏林区鼠类及蚤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杏林区1998—2002年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动态分布.科学评估鼠疫监测结果。[方法]对近5年来杏林区鼠疫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褐家鼠构成比和染蚤率无明显变化;黄胸鼠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染蚤率和印鼠客蚤指数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我区自然和社会因素,已基本具备鼠疫流行的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灭蚤工作以降低鼠蚤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宣威市家鼠鼠情、蚤情、蚤分布、密度等情况,分析宣威市发生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于1999-2012年对不同乡(镇、街道)的家鼠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9-2012年共捕鼠1757只,平均鼠密度为5.98%,最高年份达11.36%,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51.05%)和黄胸鼠(占37.05%),黄胸鼠平均密度为2.22%,高于国家黄胸鼠控制标准(1%);平均染蚤率为33.18%,总蚤指数为0.84,未发现印鼠客蚤,优势蚤为不等单蚤(占66.46%);共获得鼠血清1560份,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F1抗体,未发现阳性标本。结论宣威市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线索,但从环境、历史、鼠疫研究成果、鼠密度、染蚤率、优势鼠种、优势蚤等因素综合分析,存在着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7年剑川县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进行调查。方法 以距离鹤庆县疫点马厂最近的大庆自然村为中心进行调查,搜集自毙鼠、用鼠笼和自制的油条为诱饵捕鼠,解剖采集鼠类组织和血清,并采集调查地区的狗血清。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对采集到的鼠组织和蚤样本进行鼠疫细菌学检测和鼠疫F1抗原检测,分离到的鼠疫菌进行噬菌体裂解试验鉴定。结果 共捕获鼠222只,捡获自毙鼠14只。齐氏姬鼠占38.14%(90/236),大绒鼠占32.63%(77/236),黄胸鼠占12.71%(30/236),其它鼠种占16.53%(39/236)。鼠染蚤率为47.03%(111/236)。共获蚤345匹,其中棕形额蚤占54.78%(189/345),特新蚤指名亚种占22.61%(78/345),方叶栉眼蚤占21.45%(74/345),其它蚤种占1.16%(4/345)。以上样本经细菌学检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从一只自毙黄胸鼠分离到鼠疫菌1株,鼠疫F1抗原阳性。并从该自毙鼠捡获的棕形额蚤和一只捕获的齐氏姬鼠染带的特新蚤指名亚种中各分离到鼠疫菌1株。共采集狗血清52份,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阳性率57.69%(3/52)。采集鼠血清69份,鼠疫F1抗体阳性率72.46%(5/69)。结论 在剑川县大庆自然村确定了动物鼠疫流行,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鼠疫监测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潮州市鼠形动物、媒介宿主种群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于2011年7—10月,选择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东郊村、河内村和桥东街道社光村、东湖居民区作为监测点,采用夹笼法和逐日捕鼠法捕获鼠类。计算鼠体蚤和室内游离蚤指数;病原学监测采用解剖压印培养,血清学监测采用IHA检验。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408只,属2目2科5种,其中褐家鼠占51.23%(209/408)、黄胸鼠占17.65%(72/408)、小家鼠占15.20%(62/408);室内鼠密度监测共捕获鼠形动物113只,捕鼠率为褐家鼠5.50%(66/1 200)、黄胸鼠1.92%(23/1 200);室外鼠密度监测共捕获鼠形动物57只,捕鼠率为褐家鼠1.75%(21/1 200)、黄胸鼠1.58%(19/1 200)。共梳检鼠形动物135只,带蚤26只,染蚤率为19.26%(26/135),获蚤27匹,均为印鼠客蚤,总蚤指数为0.20(27/135),室内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3(13/450);经鼠疫细菌学检查鼠形动物材料333份,均未检出鼠疫杆菌;共检测鼠形动物血清308份,结果均未检出鼠疫特异性F1抗体。结论褐家鼠为潮州市鼠形动物优势种,未发现潮州市有动物鼠疫流行的信息,但仍需开展鼠疫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2--201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出科学依据。方法2002--2011每年在辖区内9个监测县的固定或流动监测点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分别开展室内布笼监测,对捕获鼠类进行种别和检蚤鉴定,计算捕获率和蚤指数,并进行鼠疫F1抗原或抗体检测、宿主(鼠类)脏器和蚤类病原学培养。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40837只,总捕获率为8.43%(40837/484625),其中啮齿目动物40077只,食虫目动物760只(为臭鼬蹒)。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鼬财、赤腹松鼠、普通松鼠构成比分别为51.95%(21215/40837)、37.87%(15466/40837)、8.06%(3291/40837)、1.86%(760/40837)、0.21%(84/40837)、0.05%(21/40837);优势种群黄胸鼠密度为4.38%(21215/484625),鼠体检获蚤类12015匹,鼠体染蚤率为32.84%(3431/10449),总蚤指数1.15(12015/10449),印鼠客蚤指数0.86(9014/10449);褐家鼠密度为3.19%(15466/484625),鼠体检获蚤类7941匹,鼠体染蚤率为34.52%(2502/7249),总蚤指数1.10(7941/7249),印鼠客蚤指数0.75(5451/7249)。培养鼠脏器18000份,培养蚤类1500份,鼠疫茵培养结果全部阴性;30600份鼠血清、指示动物血清或自毙鼠材料检测鼠疫F1抗体或抗原,12份样本呈阳性,阳性率0.04%(12/30600)。随年份发展,黄胸鼠、褐家鼠的鼠密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均P〈0.01);黄胸鼠、褐家鼠鼠体染蚤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均P〈0.01)。结论黄胸鼠为百色市优势种群,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现阶段百色鼠疫疫源地处于静息状态,但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主要媒介印鼠客蚤指数维持较高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合浦县1987—2006年的鼠疫监测及防制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合浦县鼠疫疫源地的啮齿动物共有2目3科8种,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褐家鼠、臭鼠甸鼯和板齿鼠为常见种;蚤类有7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年平均鼠密度、平均鼠体染蚤率、平均蚤指数和印鼠客蚤指数分别为10.58%、28.38%、0.7916和0.5702,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515。结论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静息期,每年的2月和9月是最适灭鼠期,1—7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期。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鼠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 263只,总鼠密度为13.24%,其中褐家鼠占64.45%,黄胸鼠占14.31%。啮齿目动物3 050只,分1科3属8种;食虫目动物213只,为臭鼠句鼠青1科1属1种。检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19%,总蚤指数为0.65,其中黄胸鼠染蚤率为48.05%,蚤指数为1.79。鼠体表蚤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采集2 751份鼠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全部阴性。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广州鼠疫疫源地仍处静息状态,但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全省 10 3个县 (市 )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 ,动物细菌学检验 63 849只 ,检出鼠疫菌 13 1株 ,其中鼠类检出 12 9株 (黄胸鼠 117株、褐家鼠 10株、小家鼠 1株、大足鼠 1株 ) ;昆虫细菌检验 16895组 ,分离到鼠疫菌 5 1株 ,均分离自印鼠客蚤 ;鼠疫间接血凝检验动物血清 183 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龙岩市监测点鼠疫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合计捕获鼠形动物3305只,隶属2目2种3属5种,其中啮齿目动物2899只,食虫目动物406只,鼠密度为4.32%,黄胸鼠密度为2.17%。3305只鼠形动物中,染蚤鼠1674只,捡获蚤5353匹(包括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染蚤率为50.65%,总蚤指数为1.62。黄胸鼠蚤指数为1.93,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68。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5。检测鼠疫宿主动物血清3289份,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检测肝、脾1551份,鼠疫F1抗原全为阴性。[结论]黄胸鼠是龙岩市的主要鼠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17.
2007-2008年龙岩市鼠类及其寄生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008只,隶属2目2科3属10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591只,食虫目动物417只。家栖鼠密度为5.3%,野栖鼠密度2.7%,黄胸鼠密度2.0%。鼠形动物中,染蚤鼠769只,捡获蚤2295匹,染蚤率38.3%,总蚤指数1.14。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等,黄胸鼠蚤指数1.55,印鼠客蚤为1.14。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2;未查出鼠疫F1抗体及F1抗原。[结论]龙岩市的家栖鼠种主要为黄胸鼠和褐家鼠,野栖鼠种主要为黄毛鼠,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东山口岸1989 ̄2004年鼠形动物及寄生蚤监测结果,掌握其变迁和染疫情况,为指导防鼠、灭鼠和灭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89 ̄2004年在东山口岸范围内和附近的居住区,采用笼捕法定期进行鼠形动物及寄生蚤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990只,经鉴定为2目2科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类,占捕鼠总数的57.07%;年平均鼠密度为9.33%;带蚤鼠数162只,检蚤596匹,平均染蚤率为16.36%,蚤指数0.60,以黄胸鼠的染蚤率和蚤指数为最高,分别是43.56%和1.87;分离鼠体血清346份,经检测鼠疫F1抗体阴性。〔结论〕本次监测显示,年平均鼠密度已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虽没有发现鼠疫F1抗体存在,但一旦有鼠疫传入,极易造成鼠间鼠疫流行,甚至可能波及人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厦门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笼捕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捕获鼠形动物481只,分属2目2科3属5种。其中啮齿目动物428只,食虫目动物53只,家栖鼠密度为5.07%,黄胸鼠密度为1.00%,野栖鼠密度为4.57%。发现蚤类4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平均鼠染蚤率为2.22%,总蚤指数为0.01。未查出鼠疫F1抗体和抗原。结论褐家鼠仍是厦门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现象,局部黄胸鼠密度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2001~2005年百色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百色市近年鼠疫监测结果,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鼠疫暴发流行.方法 在全市9个监测县内,每年每个县布点10~44个,采用笼夜法捕鼠.现场鉴定鼠体蚤,分离鼠血清和鼠脏器进行IHA抗体测定和病原学分离.结果 2001~2005年共监测773个点,捕鼠24 011只,年均鼠密度8.98%.主要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占55.91%,其次为褐家鼠和小家鼠.捕获15 360只鼠,染蚤鼠数6 122只,染蚤率为39.86%.鼠疫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0.1‰(2/19 835),鼠脏器培养阳性率为0.23%(21/9 212).鼠体、寄生蚤病原分离阴性.结论 加强鼠疫监测,开展灭鼠、灭蚤工作,是控制人间鼠疫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