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苯巴比妥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莉 《四川医学》2002,23(3):291-291
高热惊厥是小儿特有的一种疾病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发作严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笔者于1998年以来采用退热剂加苯巴比妥口服的方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再发 2 8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住院的典型高热惊厥患儿 5 4例 ,其中男 32例 ,女2 2例 ;年龄 6月至 1岁 2 4例 ,1~ 2岁 16例 ,2~ 3岁14例 ;惊厥发作次数 :1次 16例 ,2次 2 8例 ,>3次 10例。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典型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即 :年龄 6月至 3岁小儿 ,在发热初期 (2 4小时内 )引起…  相似文献   

2.
朱丽华 《广东医学》2003,24(12):1384-1384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 ,各年龄都可发病 ,但以 3岁以内多见。临床上发病突然 ,表现凶险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 ,反复发作可形成惊厥持续状态 ,容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 ,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急救处理 ,争取在短时间内止惊 ,尽量缩短缺氧时间 ,避免永久性的脑损伤。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 ,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 2 2例 ,因处理及时 ,护理得当 ,全部患儿均康复。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自 2 0 0 0年以来 ,共收治惊厥患儿 2 2例 ,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3岁以内 18例 ,3~ 6岁 4例 ;其中惊厥…  相似文献   

3.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约3 %~ 4%小儿有过高热惊厥。发病在 6个月至5岁间 ,本文对 1 996年 7月— 1 998年 7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 1 40例小儿高热惊厥中脑电图检查异常的 60例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60例小儿高热惊厥脑电图检查异常的患儿中 ,男 3 8例 ,女 2 2例 ,男 女为 1 .7 1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5岁。初发年龄以 1岁~ 2岁为多见 ,占全部病例的 82 %。一级亲属中有癫痫患者 1 5例占 2 5 % ,一级亲属中有高热惊厥发作史 3 0例占 5 0 % ;首次发作呈复杂型表现 (指局限性发作 ,超过 1 5分钟~ 2 0分钟的延…  相似文献   

4.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起病急 ,发作时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阵挛或强直性收缩 ,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作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临床资料我科 1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 2 5例 ,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发病年龄 6个月~ 1岁 8例 ,2~ 3岁 14例 ,4~ 5岁 3例 ,其中男 19例 ,女 6例。2 高热惊厥的抢救2 .1 控制惊厥发作 惊厥发病急骤 ,需就地抢救及护理 ,立即将患儿平卧 ,头偏向一侧 ,松解衣领 ,上托下颌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因呕吐而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82例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周.长期随访23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 小儿在高热或过高热时(39~40℃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止惊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诊,发生率为2%~5%,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小儿,约1/3患儿有复发,部分患儿可在高热惊厥后发生癫痫及留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为了减少其复发及反复发作所致的脑损伤,1999年8月至2004年5月我们使用防惊散预防小儿单纯性高热惊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30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现将对本院1 996年 7月~ 1 999年 4月期间收治的 30例高热惊厥患儿所测的心肌酶谱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惊厥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7月~ 3岁 2 5例 ,3~ 6岁 5例。在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 1次者 2 4例 ,发作≥ 2次者 6例。惊厥持续时间 <5min  2 7例 ,≥5min  3例。 30例患儿入院时体检发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或有第一心音低钝。对上述患儿于入院后 2d内检测血清心肌酶谱。对照组 1 8例 ,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1 0月~ 5岁 ,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而无…  相似文献   

8.
胡建明 《广西医学》2004,26(1):100-101
热性惊厥 (FC)虽然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发作 ,但其复发率高 ,发作次数越多 ,继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越严重。部分患儿可由单纯性热惊厥 (sFC)转为复杂性热惊厥 (cFC)或癫痫(EP)。对频繁发作的FC患儿 ,特别是cFC患儿 ,进行预防复发的防治是必要的。笔者于 1 998年以来 ,采用退热剂加安定预防小儿FC再发 36例 ,疗效显著 ,并对部分病例作为期 2年的防治及随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 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1 0月期间住院的典型FC患儿 6 8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6个月~1 1个月 1 6例 ,1 2个月~ 2 3…  相似文献   

9.
高热惊厥(FC)是儿科的常见急诊.患病率为3%~5%,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小儿,约1/3患儿有复发,为了减少其复发及由于进一步惊厥而致的脑损伤,1993年8月至1996年5月我们试用短程安定疗法预防小儿单纯性高热惊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以1993年8月至1996年5月间住院的FC患儿为对象,诊断标准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病专题讨论会建议的FC诊断标准[1],其中有发作2次以上的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70例;年龄5个半月~6岁;男46例,女24例;用安定前无神经系统异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当患儿有发热或发热先兆时…  相似文献   

10.
小儿高热惊厥相关因素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丽 《吉林医学》2010,31(12):1714-171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0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体温、伴随疾病、发病季节、发病次数、首次发病年龄、家族史等。结果:初发年龄<2岁,体温<39℃,有阳性家族史,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临床上应注意小儿惊厥发生因素,及时作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患儿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等情况。结果:本组复发31例(45.6%),复发危险因素与首发年龄、初发体温、复杂型高热惊厥、持续时间、癫痫家族史有关。结论:首发高热惊厥患儿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24h内反复发作2次以上、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性惊厥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对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进行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口服安定预防,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安定与苯巴比妥钠联合治疗高热惊厥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巍 《河北医学》2001,7(7):622-623
本文报告 78例高热惊厥患儿 ,观察安定与安定加苯巴比妥钠联合用药止惊的疗效 ,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高热惊厥患儿 78例 ,就诊时间均在惊厥发作 30 min内 ,均系第一次发作 ,其中男 4 1例 ,女37例 ,年龄 6个月~ 6岁 ,平均年龄 (2 .0± 0 .5岁 )。就诊时体温均在 38.8℃以上 ,其中 38.8℃ 2例 ;~39.0℃ 5例 ;~ 39.5℃ 2 5例 ;~ 4 0 .0℃ 34例 ;~ 4 0 .5℃10例 ;~ 4 1.0℃ 2例 ;最高体温为 4 1.0℃。随机分为安定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上呼吸道感染 33例 ,急性支气管炎 4例 ,支气管肺炎 1例。联合治疗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儿平均年龄(3.96±1.22)岁,惊厥发生时体温(38.83±0.19)℃,发作时间(5.48±4.29)min,单纯型高热惊厥70例,复杂型高热惊厥10例。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镇静止惊、降温、吸氧、降低颅内压、治疗原发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平均随访(19.58±9.90)个月,30例复发占37.50%,平均复发(2.01±0.33)次,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结论高热惊厥在儿科常见,虽然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应积极控制惊厥发作,并预防高热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14.
池新红 《中外医疗》2011,30(4):84-84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的诊治情况、复发因素及后患症预防。方法本组分析总结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86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快速有效抗惊厥等对症治疗,一般首选安定止惊;积极抗感染。结果本组患儿每次住院惊厥得到控制,顺利出院。绝大多数高热惊厥的患者预后良好,20例复发,复发率为23.52%;复发因素与小儿首次发作体温、年龄、惊厥持续时间有关;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因反复发作并持续时间长可转为癫痫。结论要从根本上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加强身体锻炼,要讲卫生,避免受凉。作为家长要观察小儿精神和身体变化状况,避免小孩已因病发热一段时间了,可家长还没有发觉到。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出院时医生一定要向小儿家长叮嘱:一旦小儿发热,要提前控制原发病和温度,最好到医院求医,预防惊厥的出现,使惊厥及早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田泽芳  刘晓燕 《四川医学》2007,28(4):432-43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陈文燕  许学杰 《四川医学》2003,24(7):733-733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急诊常见病 ,自然病程中 ,有3种危险因素与高热惊厥的再发有关[1] 。我院对 134例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按危险因素分组并予安定注射液灌肠预防性治疗。并与 4 4例未作上述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 ,随访观察 18个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符合高热惊厥诊断标准[2 ,3] 。患儿196例 ,其中 18例失访 ,予剔除。资料完整的 178例。134例患儿实施安定注射液预防性灌肠治疗 ,其中男91例 ,女 4 3例 ,年龄 3个月至 5岁。其中 3个月至 1岁 38例 ,1~ 3岁 72例。 >3岁 2 4例。并按危险因素(①初发年龄在 12个月内。②一级…  相似文献   

17.
周素珍 《中原医刊》2004,31(10):66-66,F003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来势猛。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贻误一生。因此,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我科于2 0 0 0年1月~2 0 0 2年12月共收治19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4月~5岁不等。男13例,女6例。2 护理2 1 一旦发现惊厥患儿,应使患儿俯卧或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解开衣领,上托下颌,立即遵医嘱予阻断惊厥持续状态药物。首选苯巴比妥钠5~8mg/kg/次肌肉注射或安定0 2mg/kg/次肌注或静脉慢注。2 2 保持呼吸道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高热惊厥合并低钠血症的报道逐渐增多 ,我科1996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血钠 <130 mm ol/ L的高热惊厥患儿 16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6个月~ 1岁 2例 ,~ 3岁 8例 ,~ 5岁 5例 ,~ 7岁 1例 ,惊厥发作时体温均在38.5℃~ 40℃ ,均为全身性惊厥 ,持续时间 <3min9例 ,~5 min4例 ,>5 m in3例 ,惊厥发作 1次者 12例 ,≥ 2次 4例。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10例 ,肠道感染、支气管炎各 3例。临床表现 :精神萎糜 6例 ,面色发灰 4例 ,皮肤花纹 6例 ,心音低钝 5例 ,肌张力低下 2例 ,腹胀 2例…  相似文献   

19.
张桂芹 《中原医刊》2009,(23):48-49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BICE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32例发病年龄8~32个月;冬春季发病23例(71.9%);1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2.5次;惊厥发作在病程前4d(100%);全身性发作25例(78.1%);发作间期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及血生化检查均无异常;18例大便送轮状病毒检测,10例阳性(55.6%);一次惊厥发作者给予安定或水合氯醛止惊,2次以上惊厥者给予安定和(或)水合氯醛及苯巴比妥止惊治疗。结论本组BICE好发于8~32个月的婴幼儿;冬春季多见;无热惊厥发作在病程前4d;全身性发作为主;无癫痫家族史;所有病例粪便检查均符合病毒感染的特点,且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止惊效果好;预后良好,不需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一般资料:122名惊厥患儿男70例,女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3例,其中13例合并脑出血,高热惊厥51例,低钙惊厥8例。发病年龄:新生儿67例,占54.9%;0.6~3岁者52例,占42.6%;5~8岁3例,占2.5%。其中发作1次78例,占63%,2次以上发作44例,占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