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冻融周期胚胎移植(FET)策略及以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助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找出高龄患者的年龄分界点,并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将高龄患者分为自然周期(NC)组、促排卵周期(COH)组和激素替代周期(HRT)组,根据移植胚胎类型分为胚胎移植组和囊胚移植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38岁后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急剧下降,流产率明显升高。高龄患者在冻融周期内膜准备时,NC组、COH组和HRT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2. 95%、23. 68%、24. 58%,活产率分别为18. 03%、15. 79%、15. 92%,3组间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42. 96%,32. 26%)均明显高于胚胎移植者(15. 87%,9. 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结论 38岁是本中心高龄妇女的年龄分界点,高龄患者FET时,内膜准备方案并不影响临床结局,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内膜准备方案,囊胚移植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本中心4 512例IVF-ET患者的临床结局,根据年龄分为6组:35岁组(3 619例,其中11例失访)、35~37岁组(479例)、38~40岁组(262例)、41~42岁组(90例)、43~44岁组(39例)和44岁组(23例),比较6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35岁组临床妊娠率最高,为54.42%,随着年龄增长妊娠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早期流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0 1),35岁以上组明显升高(20%),40岁以上组高达40%;活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0 1),44岁以上女性活产率为0。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IVF-ET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38岁以上不孕患者的IVF-ET临床结局较差,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本中心4 512例IVF-ET患者的临床结局,根据年龄分为6组:<35岁组(3 619例,其中11例失访)、35~37岁组(479例)、38~40岁组(262例)、41~42岁组(90例)、43~44岁组(39例)和>44岁组(23例),比较6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35岁组临床妊娠率最高,为54.42%,随着年龄增长妊娠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早期流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0 1),35岁以上组明显升高(>20%),40岁以上组高达40%;活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0 1),44岁以上女性活产率为0。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IVF-ET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38岁以上不孕患者的IVF-ET临床结局较差,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年龄超过35岁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流产原因分析.方法 对女方年龄≥35岁或基础FSH≥15U/L的158例患者行IVF短方案助孕.结果 158例中,周期取消率5.06%(8/158);临床妊娠率31.33%(47/150)流产率27.66%(13/47).结论 高龄可增加IVF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侯倩  陈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375-377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成功的相关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03年3月323个IVF-ET周期中患者的年龄、获卵数对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年龄与总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r=-0.297,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卵数、可移植的胚胎数均下降,妊娠率降低和流产率升高;移植胚数增加,多胎妊娠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率亦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为2.48%(8/323),其临床妊娠率为75%(6/8);出生女孩多于男孩。结论:女性年龄可能是影响IVF-ET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者易于妊娠。限制移植胚数是降低多胎妊娠、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芳  戚静宜  郭平  杜翠果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39-4240
目的:研究胚胎移植管位置与IVF-ET临床妊娠率与种植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10月~2010年12月接受IVF-ET助孕的186例患者,腹部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测量移植管顶端与宫底内膜的距离,按照不同距离分为3组:A组(<1 cm)共38个周期,B组(1~1.5 cm)共96个周期,C组(>1.5 cm)共5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B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最高,C组自然流产率较高,仅A组有1例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胚胎移植管顶端距宫底1~1.5 cm比<1 cm和>1.5 cm更为恰当,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vs. 14.74%,22.99%vs. 13.50%,15.88%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 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 vs. 14.74%,22.99% vs. 13.50%,15.88% 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 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9.
罗红 《家庭医学》2020,(3):30-31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后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人数不断増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孕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希望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圆梦"。与自然受孕一样,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年龄依然是影响成败的第一要素。在临床上,高龄(一般指分娩时大于35周岁)不孕不育夫妇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率低、流产率高是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每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活产率,在38~39岁女性中为19.2%,在39~42岁女性中迅速降为12.7%,在42~44岁女性中则为5.1%,在45岁及以上女性中仅为1.5%。那么,高龄女性助孕,到底有哪些难点呢?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后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人数不断増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孕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希望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圆梦"。与自然受孕一样,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年龄依然是影响成败的第一要素。在临床上,高龄(一般指分娩时大于35周岁)不孕不育夫妇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率低、流产率高是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每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活产率,在38~39岁女性中为19.2%,在39~42岁女性中迅速降为12.7%,在42~44岁女性中则为5.1%,在45岁及以上女性中仅为1.5%。那么,高龄女性助孕,到底有哪些难点呢?  相似文献   

11.
45岁以上卵巢功能衰退女性受卵助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符合计划生育政策、45周岁以上女性受卵助孕的可行性。方法:45~50周岁女性10例,其中4例已绝经,6例月经不规则。所有卵子均经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冷冻所有胚胎,择期在激素替代(HRT)周期下行冷冻胚胎移植(FET)。结果:10个周期获得赠卵47个(平均4.7个),冷冻胚胎36个,解冻后获得可移植胚胎25个。在HRT的16~20天行FET。获生化妊娠7例(70%),移植4周后阴超见临床妊娠6例(60%)。5例为单胎,1例为双胎,其中1例孕2个月流产,其余5例均经剖宫产分娩健康新生儿,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60%,移植周期分娩率50%。最高分娩年龄51岁,为双胎。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可成为治疗45岁以上卵巢功能衰退女性的助孕捷径;成熟的IVF-ET临床及实验室条件、子宫内膜受容性调整及黄体支持治疗是该项技术的三大关键因素;该技术可引发如卵子来源、高危妊娠并发症、高龄双亲等伦理及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33-313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周期中应用高纯度尿促性腺激素(HP-HMG,贺美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个IVF-ET周期,根据超促排卵周期中是否使用HP-HMG将其分为两组,A组(n=63)应用果纳芬(r-FSH,重组卵泡刺激素),B组(n=54)加用贺美奇,比较两组妊娠率、流产率、着床率、持续妊娠率和持续着床率。结果:两组鲜胚移植周期妊娠率、流产率、着床率、持续妊娠率和持续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冻胚移植周期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产率、持续妊娠率和持续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方案超促排卵适时加用HP-HMG可以改善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持续妊娠率和持续着床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切割法辅助孵化对高龄不育女性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个高龄不育女性(≥35岁)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其中行机械切割法辅助孵化后移植107个周期(孵化组),常规冻融胚胎移植215个周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孵化组临床妊娠率为26.17%,胚胎种植率为13.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14.88%和胚胎种植率8.28%(P<0.05),而流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切割法辅助孵化可以显著提高高龄不育女性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氧(5%O2)培养环境对高龄(≥38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医学中心采用常规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行IVF治疗并于受精后第3天移植的高龄患者(≥38岁)的283个周期,按其培养环境不同分为低氧组(5%O2,共120个周期)和常氧组(20%O2,共163个周期),比较2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2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氧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低氧培养环境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优质胚胎率,但并不能改善高龄患者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15.
高龄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7月,138例接受常规IVF-ET治疗和94例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232例高龄(36~44岁)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取卵周期,218例移植周期,妊娠56例,妊娠率为25.7%。36~、37~、38~、39~及40~44岁组妇女的不孕原因、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移植胚胎数目等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分别为(9.0±6.49)个、(8.2±5.6)个、(7.0±6.8)个、(7.0±6.1)个、(4.2±2.3)个;临床妊娠率下降,分别为32.8%、28.9%、23.8%、24.1%、14.3%;胚胎种植率也随之明显下降,分别为16.5%、13.9%、11.0%、10.9%、6.9%。另外,232例高龄妇女中47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185例非PCOS高龄患者相比,PCOS组Gn用量显著低于非PCOS组,为(38.4±6.8)支、(42.4±8.5)支;但获卵数显著升高,分别为(16.2±6.4)个、(5.1±3.1)个。结论:38岁以上妇女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开始下降,≥40岁妇女下降明显加快;对于高龄PCOS患者应降低Gn用量,以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过程中胚胎移植数从3个降至2个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61例35岁以下的不孕患者共161个IVF-ET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移植2个胚胎的为第1组,移植3个胚胎的为第2组,从而比较不同胚胎移植数对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移植3个胚胎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移植2个胚胎组(P<0.05).结论 35岁以下接受IVF的妇女,移植2个优质胚胎不影响妊娠的成功,同时可以降低多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前应用间苯三酚增加临床妊娠率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将2015年3~7月在本生殖中心接受IVF-ET≤35岁282人随机分为2组,间苯三酚组IVF-ET前3min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术前不使用间苯三酚。助孕指征包括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复合因素,不明原因不孕等。剔除子宫内膜7mm或反复种植失败,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两组年龄、BMI、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子宫内膜厚度等均无差异。按移植优胚数分层,移植1个优胚时间苯三酚组的种植率高于对照组(33.6%比14.5%,P0.01),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49.1%比26.9%,P0.05)。移植2个优胚时间苯三酚组和对照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46.4%比38.7%,68.9%比5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移植1个胚胎情况下,IVF-ET前静脉推注间苯三酚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氧(5% O2)培养环境对高龄(≥38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医学中心采用常规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行IVF治疗并于受精后第3天移植的高龄患者(≥38岁)的283个周期,按其培养环境不同分为低氧组(5% O2,共120个周期)和常氧组(20% O2,共163个周期),比较2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2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氧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低氧培养环境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优质胚胎率,但并不能改善高龄患者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各项试验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揭示女性年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IVF-ET治疗的2 618个新鲜周期,对不同女性年龄之间的获卵数、MII数、受精率、正常受精、卵裂数、正常卵裂、优胚数等试验数据及妊娠率、单双三胎率、流产率等妊娠结局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妊娠率为51.78%。女性年龄与获卵数、MII数、受精率、正常受精、卵裂数、正常卵裂、优胚数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485、0.1407、0.1139、0.1024、0.1117、0.1、0.0462,回归系数b分别为-0.3785、-0.3602、-0.3048、-0.2447、-0.2976、-0.2405、-0.1052;与周期取消率、妊娠率、单、双、三胎率、流产率的R2为0.6528、0.6707、0.41、0.3695、0.1693、0.2755,b为0.0132、-0.018、0.0342、-0.0115、-0.0013、0.0099。结论 IVF-ET中女性年龄与周期取消率、妊娠率、单、双、三胎率、流产率等的决定系数分别达65%、67%、41%、37%、17%、28%;与获卵数、MII卵子数、受精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正常卵裂数等的决定系数也在15%~10%,优胚数为4.6%。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来曲唑(LE)和克罗米芬(CC)两种微刺激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助孕结局。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2年1月~10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71个新鲜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LE组47个周期,CC组124个周期。比较两组在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激素(E2)水平、孕激素(P)水平、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未获卵周期率、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异。结果:LE组的种植率为35.4%、临床妊娠率为31.9%,均明显高于CC组(P<0.01);LE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CC组(P<0.01);而HCG日内膜厚度则明显高于CC组(P<0.01)。LE组的年龄、不育年限、基础FSH水平、HCG日血清P水平、未获卵周期率、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流产率与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刺激方案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均有一定效果,但LE组的临床结局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