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英歌 《安徽医药》2010,14(10):1234-123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对6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良好的护理配合下,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率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配合。方法回顾近年来实施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结果经过周密细致的术中护理配合为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术中密切手术配合,对于手术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8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下,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操作,熟练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汪雷  邱冰  甄东  田晓滨 《贵州医药》2009,33(5):423-426
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损伤较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l ligament,PCL)损伤多见,前者多见于运动伤,后者多见于车祸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特别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近年来膝关节镜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最受重视的手术方式之一。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2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运用带袢钢板及单隧道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38例,对其进行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特定手术护理配合,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及手术护理配合后,患者愈合例数为35例,愈合率为92.11%;没有愈合的患者有3例,其比例占7.89%;可以看出所有患者的愈合情况良好。结论手术过程中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医护人员熟练的配合、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可以确保手术顺利地完成。且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产生,让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姜楠  李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32-173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项新兴的、难度较大且精细微创的骨科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韧带重建时能保持膝关节囊的完整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6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实施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手术32例。现将有关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对同时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例可利用残余的LARS人工韧带进行内侧副韧带增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起应用LARS人工韧带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交叉韧带断裂及前后交叉韧带加内侧副韧带同时断裂患者共8例。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26.1分。均在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LARS人工韧带重建,其中3例同时有限切开重建内侧副韧带。结果术后随访2~10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1例术后出现患膝肿胀疼痛,经抗炎镇痛治疗后好转,其余病例术后无感染、韧带松动、自发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110~120°。终末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平均93.6分。结论应用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内侧副韧带可达到膝关节解剖结构重建,有即刻稳定性好、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膝关节镜确诊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观察前交叉韧带的信号及形态特点并与膝关节镜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场磁共振诊断前交叉韧带完全性和部分性撕裂与膝关节镜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4.7%和92.1%,总符合率为93.1%。结论低场磁共振扫描能准确诊断前交叉韧带是否存在撕裂以及撕裂的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制定手术方案给予充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为病人手术前制定科学系统的康复计划,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知识宣教,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对照组只是按骨科常规治疗护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干预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0%,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60%,干预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1年1月~2007年3月,我院共收治2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其中手法复位石膏托功能位外固定3例;直视下撕脱骨折复位钢丝内固定13例,可吸收螺钉内固定2例,金属螺钉内固定2例;延期关节镜下手术重建后交叉韧带3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了随访,其中优18例,良3例,可2例.结论 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较其它内固定方式更优越;且早期手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9±1.6d)明显小于对照组(8.4±1.8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行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预后,及早进行康复性锻炼可加速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008年以来我院对120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进行韧带重建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其120例患者,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在关节镜下分别进行前交叉韧或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手术,术后有计划的康复功能锻炼,术后9~24个月的定期随访。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手术是一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可为临床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方法搜集成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22例,进行MRI检查。结果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分为完全性撕裂和部分性撕裂,多发生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PCL)较少见。结论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MRI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为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赢得宝贵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我们对2008年5月至20010年5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加强了手术前的准备、手术中配合和观察以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对急慢性前、后交叉韧带(ACL、PCL)断裂的重建治疗,以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方法在关节镜下使用自体或异体的骨-髌腱-骨、肌腱重建修复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结果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共治疗前、后交叉韧带20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早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病人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监视下射频皱缩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松弛的疗效.方法 对35例关节镜检查发现交叉韧带松弛的患者,采用镜下等离子刀射频皱缩术治疗.术前、术后分别采用Larson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 韧带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Larson 评分术前平均41.0分,术后平均72.3分,和术前性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对ACL和PCL伤后松弛但连续性存在的病例在关节镜下应用等离子射频皱缩术进行治疗均可恢复交叉韧带的张力,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解剖特点诊断方法,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04月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按不同移植材料分为两组:自体骨-髌韧带-骨组(A组)32例;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B组)30例。术后定期随访2年,对Wemer髌股痛评分、肌力恢复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Lysholm评分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6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2年两组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股痛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前交叉韧带解剖结构复杂,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与移植材料的种类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志群  张亚洲  胡晓红 《贵州医药》2013,(12):1148-1149
膝关节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关节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特点。除了手术方式的选择外,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活动、减少并发症、尽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术后进行系统、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一旦断裂可引起膝关节不同程度的不稳定。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爱好运动的青少年。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成为治疗该损伤的常规手术,手术固然重要,但术后规范化的康复锻炼更重要,一般患者术后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康复锻炼,可较好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挤压螺钉固定四股胭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12例经临床及膝关节镜检查诊断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镜下用挤压螺钉固定四股胭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观察膝关节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后抽屉试验术前阳性1例,术后阳性1例,术后Lysholm评分术前较术后有显著性提高(t=19.061,P=0.00)。结论关节镜下四股胭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楷,两断无骨块,通过隧道较B-PT-B道畅,挤压螺钉在隧道内口消失,避免受韧带撞击逐渐扩大引起重建韧带松驰,关节不稳,胫骨及胫骨隧道外口固定,使重建的后交叉韧带有足够强度。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材料选择理想,固定妥当,能早期锻炼,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