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大部分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由于害怕疼痛不愿意翻身或者疾病的影响而不能翻身时,护士很难发现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血运情况,对有问题的皮肤无法提  相似文献   

2.
为早期脊髓损伤病人翻身是护理工作之一,传统翻身方法需要多个护士共同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再次损伤脊髓.为了避免脊髓损伤病人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护士劳动强度,使病人舒适.我科于2001年3月研制多功能翻身床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翻身固定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减轻护士工作强度。预防患者压疮发生。方法自制多功能翻身固定带,对20例需翻身的患者定时(2~3h)翻身,观察翻患者身的效果,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应用翻身固定带翻身后患者体位固定,无1例新发压疮,患者满意度100%,护士翻身操作省时省力。结论多功能翻身带临床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肺部感染护理的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成都市3所不同层级医院的725名临床护士进行肺部感染护理相关知识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肺部感染护理知识得分为9.75±1.67,态度得分为26.42±2.99。93.93%的护士通过参加科内培训获得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相关护理知识。不同年龄和职称护士肺部感染护理相关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职称护士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护理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较为积极,低龄、低职称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护理知识掌握度及态度相对较差;护士获取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护理知识的途径多样。管理者应加强针对性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护士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为减少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的知识、态度调查问卷对武汉市8所医院骨科的5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识问卷总体得分率为71.4%,压疮及肺部感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65.7%、66.2%;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科内培训及院内培训获得;态度问卷得分率为98.1%~99.7%。结论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态度较好,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完整记录护士协助患者翻身的时间、频次、卧位、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发生压疮后所使用的防护用具及处理方法。结果临床使用1年中未发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应用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可起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监督的作用,从而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完整记录护士协助患者翻身的时间、频次、卧位、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发生压疮后所使用的防护用具及处理方法。结果临床使用1年中未发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应用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可起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监督的作用,从而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1977~1986年我们对截瘫、昏迷及手术后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除按时翻身按摩外,将气圈和海绵垫同时应用(简称气圈海绵垫)。经5568例手术患者及1431例重症长期卧床患者共6999例临床使用,无1例发生褥疮。材料与方法对身体各部皮肤易受压部位,如枕骨粗隆、骶尾部、内外踝、足跟部等,分别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圈海绵垫。 1.气圈:直径38cm、边宽12cm,适于尾骶  相似文献   

9.
为卧床病人翻身是护理操作重要内容之一,为肥胖病人翻身常需2个以上护士共同操作,费时费力。1997~1999年我科用大单辅助病人翻身,经临床使用70例病人,既省力又省时,病人舒适。现介绍如下。1 平卧位改侧卧位方法大单1床,根据病人体型,横折成1.8m×0.83~1.25m大小的横单。将横单垫于病人肩背部、臀部,2名护士分别站在病床两侧,连同横单抬起病人至病床一侧,将病人所睡侧横单向对侧掀起,病人即由平卧位改成侧卧位。摆好肢体位置,横单两侧塞于床垫下,下次翻身仍可使用。2 优点取材方便;病人重心在…  相似文献   

10.
颈椎损伤患者须卧床休息、颈部制动、行牵引治疗.这给更换床单带来极大的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患者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现状,并分析人口社会学变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UTI)预防与护理知识、态度问卷,对全国6省市25所医院3 90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卧床患者UTI预防与护理知识得分(8.33±1.13)分,态度得分(27.10±2.99)分;护士所在医院等级、是否在重症科室工作、学历以及职称进入护士UTI知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均P0.01),学历和聘用形式进入护士UTI预防与护理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P0.01)。结论护士对卧床患者UTI预防与护理态度较积极,但知识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口社会学变量对护士UTI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的影响不大,更主要的影响因素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红树液治疗压疮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以致受压局部缺血而溃烂甚至坏死.多见于昏迷、尿失禁、营养缺乏、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病重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间隔时间翻身护理干预对应用气垫床患者的皮肤减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垫床,A 组患者每间隔4h 开展1次翻身,B 组患者每间隔2h 开展1次翻身,并将同期仅采用普通床垫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皮肤状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 A 组与 B 组样本的左肩胛部、右肩胛部及骶骨尾部皮肤平均体压值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各项数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样本的腋窝、左肩胛部、右肩胛部及骶骨尾部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应用气垫床具有确切的皮肤减压效果,临床护理阶段可采用4h 开展1次翻身干预,可有效降低皮肤表面压力,也能够避免由于频繁翻身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李晓英 《护理学杂志》2005,20(10):55-55
颈椎损伤患者须卧床休息、颈部制动、行牵引治疗,这给更换床单带来极大的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患者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2例颈椎损伤患者,男35例、女17例,年龄27~68岁。其中颈椎骨折32例,颈椎脱位20例;致高位截瘫17例。均行枕颌牵引或颅骨牵引。方法:①携用物至床旁,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其它准备同常规换床单法。②2名护士分别站在床尾两侧,另2名护士分别站在床头和床尾。站在床头的护士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首诊责任护士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对老年卧床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后回归家庭的120例老年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为轮班制责任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为首诊责任护士从入院首次接诊到患者回归家庭全程负责该患者的访视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出院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系统治疗、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生活方式、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首诊责任护士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可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老年卧床患者健康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选取全国6省市25所不同级别医院的老年卧床患者,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7 324例老年卧床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7 323例老年卧床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循证的规范化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干预,干预策略包括风险评估、病情观察、预防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控制混杂因素后,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护士对规范化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率为93. 98%。结论规范化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且护士执行护理干预措施的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诊责任护士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对老年卧床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回归家庭的120例老年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为轮班制责任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为首诊责任护士从入院首次接诊到患者回归家庭全程负责该患者的访视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出院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系统治疗、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生活方式、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首诊责任护士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可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老年卧床患者健康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大面积烧伤患者因特殊的治疗及护理需卧翻身床,给卧翻身床的患者清创换药时,清洗液、坏死组织的分泌物常从翻身床便孔处渗入床垫,浸湿翻身床的海绵垫,给患者造成不适。鉴此,我们2009年1月自制了一次性防渗湿床套,经临床应用26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由于拔尿管后早期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有尿失禁现象。临床常采用保鲜膜或避孕套接尿处理。上述传统方法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尿液易漏,反复污染床单,护士需随时更换,患者也因此不敢翻身,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减少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将1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Norton量表和营养评估表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可能发生压疮、易患压疮两种,易患压疮用红色的图文并茂标识牌,可能发生压疮的用黄色标识牌,将标识牌在床头卡、患者住院一览表、翻身卡上进行醒目标识,并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有醒目的标识作用,有助于减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