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时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与冠脉正常组(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浆内皮素-1水平并记录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所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在SA组分别为137/86 mmHg和141/90 mmHg(P<0.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6/85 mmHg和138/87 mmHg(P>0.05);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SA组分别为5.51±1.28 ng/L和 6.94±1.37 ng/L(P<0.0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10±1.13 ng/L和5.14±1.16 ng/L(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可激发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内皮细胞反应,导致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89年3月~1990年4月赴澳大利亚Epworth医院进修期间,共参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89例,其中发生主要并发症6例,报告如下.资料及结果:89例PTCA发生主要并发症6例(6.7%),分别为急性冠脉闭塞3例(3.4%),严重骨膜撕裂2例(2.2%),急性心包填塞1例(1.1%).3例急性冠脉闭塞中2例分别为左前降支中段及左回旋支中段台心性狭窄90%,在PTCA过程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和持续ST段抬高,伴血压下降分别为9/7kPa(70/50mmHg)及8/5kPa(60/40mmHg),血管造影均示远端血流中断,即冠脉内静注硝酸甘油200μg,并滴注硝酸甘油20μg/min,另静注阿拉明0.5mg,维持血压在15/8kPa(110/60mmHg)以上,经上述处理后症状缓解,ST段抬高恢复至原来水平,血管造影远端血流恢复而治愈.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气短5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短,活动时发作,休息后可好转。2年前查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未治疗。2014年3月外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冠脉未见异常。无其他病史。入院体检:BP:120/80mmHg(1mmHg=0.133kPa),T:36.7℃,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室壁瘤所致左室壁运动异常之间的关系。病人和方法:室壁瘤组36例,无室壁瘤组(对照组)35例。71例均作冠脉造影,至少冠脉一主要分支内径狭窄>50%。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78岁,平均51岁。室壁瘤均经30°右前斜位左室造影确诊。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中6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行急诊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均证实为左主干闭塞。回顾性分析该6例患者造影前的急诊心电图,以便在将来临床工作中,遇到此类心电图,可以提前预警,积极做好应对和抢救措施。1病例例1患者女性,65岁,突发胸闷3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出汗,血压80/60 mmHg(1 mmHg=0.133kPa),心率75次/min,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入院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Ⅰ、aVL、V5、V6导联ST段抬高。入院诊断: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及主动脉脉压(P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276例均行冠脉造影、主动脉压测量、颈动脉超声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和PP水平≥或65 mm-Hg分为4组:无颈动脉斑块+PP65 mmHg组,无颈动脉斑块+PP≥65 mmHg组,颈动脉斑块+PP65 mmHg组和颈动脉斑块+PP≥65 mmHg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组间年龄、血压、血脂有显著差异(P0.0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P、颈动脉斑块与冠脉积分正相关;颈动脉斑块和PP增大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敏感性为81%vs.77%、特异性为93%vs.91%、阳性预测值为57%vs.51%和阴性预测值为98%vs.97%,二者结合可提高敏感性(90%)和阳性预测值(77%,均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联合PP可更好地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Tako Tsubo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8岁,无明确诱因左胸和上腹部疼痛10天,于2007-06-23 入院.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吸烟史.查体:体温36.5℃,心率49次/分,律整,呼吸20次/分,血压:127/66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清;心音弱,无杂音;腹部、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实验室各项检查均正常;D-二聚体:145.32 ng/ml;肌钙蛋白I(cTnI):6.59 ng/ml(正常值:0~1.5 ng/ml);各脏器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扫描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见图1.诊断:不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立刻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可见冠脉无狭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图2).左心室心尖部球样扩张,活动明显减弱,射血分数为0.25,左心室内无压力阶差(图3).  相似文献   

8.
内皮功能障碍在心肌缺血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作者研究了23例病人(17男、6女,均龄40岁),有胸痛和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病人经全面临床检查,包括踏车试验、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并冠脉内注入乙酰胆碱(Ach)、静息及负荷试验时心肌断层闪烁扫描。本组不包括任何冠脉狭窄>50%、不稳定性心绞痛、曾患心肌梗死、全身血压(SBP)>170/105mmHg(1mmHg=0.1333kPa)、超声心动图有左室肥厚、糖尿病、严重内分泌病和肝肾功能不全。造影前24小时停硝酸甘油和钙拮抗剂、48小时停β阻断剂,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冠脉无改变或前降支和旋支狭窄<50%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病人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IL-6),探讨PCI对冠心病人炎症指标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经PCI治疗的单支病变冠心病人60例(PCI组),30例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正常的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CI组治疗前后,正常对照组冠脉造影前后血浆MCP-1和IL-6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PCI组病人术后血浆MCP-1[(17.38±4.58)pg/L比(20.51±4.61)pg/L]、IL-6[(14.59±4.62)pg/mL比(18.87±4.92)pg/m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而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MCP-1、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CI组病人术后血浆MCP-1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冠脉造影后(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冠心病人的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控作用)及白细胞介素-6(炎症反应的中枢性调节因子)水平升高,提示二者与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脉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脉压 (P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 74例ACS患者分为PP <65mmHg组 ( 2 0例 )和PP≥ 65mmHg组 ( 5 4例 )。分析 2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 1)PP≥ 65mmHg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PP <65mmHg组 (P <0 .0 5 ) ,其中≥ 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PP≥ 65mmHg组中高达 96.3 %(P <0 .0 1) ;( 2 )PP≥ 65mmHg组冠脉狭窄程度与PP <65mmH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发生ACS时 ,PP大的ACS患者其危险因素多于PP小者 ;PP与相关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例1:女性45岁,活动后气急1年,晕厥两次.心超测肺动脉收缩压97mmHg,右房右室增大.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压为75/29mmHg,平均压47mmHg,血压95/62mmHg.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口服西地那非50mg,50min后测肺动脉压降至65/24mmHg,平均压降至38mmHg,但血压降至81/52mmHg,患者无明显症状.出院后口服西地那非25mg/bid,随访1周,症状有所改善,血压未见降低.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例1,男,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栓塞病史,胸痛2周入院,入院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68次/min,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有Q波。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择期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LM)正常,左回旋支(LCX)近段以远完全闭塞,左前降支(LAD)近中段斑块,狭窄70%左右,右冠脉(RCA)散在斑块。LCX为罪犯血管。  相似文献   

13.
作者开展了一种激动顺序反复循环标测及在常温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行心内膜切除技术治疗持续室性心动过速(VT),并介绍顺序心内膜切除的经验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病人术前均进行冠脉造影及心室造影。病人至少有一支冠脉存在小于或等于50%的狭窄,并有左室室壁瘤或心肌梗塞伴VT作为手术指证。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开始灌注维持温度在38~40℃。用三对心外膜电极诱发VT,若VT未诱发,则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2~6μg/min,再反复刺激。诱发VT后经室壁瘤作心室切开,所有标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65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冠脉造影左房血栓诊断的分析,年龄41~64岁,平均52岁.二尖瓣病变64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心房颤动59例,有体循环栓塞史5例.冠脉造影左房和(或)左心耳血栓症阳性15例.48例外科换瓣手术,有左房或(或)左心耳血栓14例(29.2%),1例右冠右室支-右室瘘.14例二尖瓣狭窄球囊瓣膜成形术.冠脉造影左房血栓诊断敏感性为93.3%,特异性97.1%.结果提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作为左房血栓检出的可靠方法,较胸部超声心动图诊断率高,尤以左心耳血栓的检出.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 本文报道心肌桥致运动后血压下降、晕厥2例.简述如下: 例1:男,20岁,竞技运动员,训练时常感心前区疼痛,持续2~3秒后自行缓解,近两月经常发作入院,体检:BP150/85mmHg,HR58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清.血常规、空腹和餐后血糖、心肌酶谱均正常,抗柯萨奇病毒抗体IgG( ),IgM(-),抗心肌抗体(-).胸部平片、核素心肌显像及心脏超声正常.运动试验达177次/分的亚极量时血压突然从178/65mmHg降至134/39mmHg,心率未骤降,心电图V6导联QRS振幅降低,心前区疼痛、晕厥.终止运动平卧后随心率逐渐降低至运动试验前,血压也逐渐恢复正常,心前区疼痛和晕厥消失.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肌桥,收缩时前降支压缩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时血浆内皮素 - 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6 4例患者分为两组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与冠脉正常组 (正常对照组 )。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浆内皮素 - 1水平并记录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 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所耗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在SA组分别为 137/ 86mmHg和 14 1/ 90mmHg(P <0 0 5 ) ,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136 / 85mmHg和 138/ 87mmHg(P >0 0 5 ) ;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血浆内皮素 - 1水平在SA组分别为 5 5 1± 1 2 8ng/L和 6 94± 1 37ng/L(P <0 0 1) ,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5 10± 1 13ng/L和 5 14± 1 16ng/L(P <0 0 5 )。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可激发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内皮细胞反应 ,导致血浆内皮素 - 1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开展冠状动脉成形水(PTCA)前后冠脉造影在年龄、性别、冠脉病变种类、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造影适应症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比较上海中山医院开展PTCA前134例(A组)和开展PTCA后440例(B组)冠脉造影资料上述指标问的差别.结果:(1)60岁以上造影者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年龄跨度大于A组.(2)急性心梗冠脉造影者乃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B组急诊冠脉造影占18.29%,心梗后早期冠脉造影占28.05%;陈旧性心梗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诊断性冠脉造影两组无差别(P>0.05).(3)冠脉病变A组以单支、简单的A型病变为主,B组以多支复杂的B型和C型多见(P<0.05).结论:开展PTCA之后冠脉造影例数显著增加,造影年龄跨度增加12岁,平均年龄上升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提高26.05%,冠脉造影适应症较前扩大,但病变阳性率并未下降,冠脉病变趋向多支、复杂的B型和C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3岁.因胸闷、心悸5年,加重1月入院.体检:BP16/12kPa(12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规整,未闻杂音.血脂、血糖测定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室顺应性减低.24h动态心电图见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仅1次检查为间歇性RBBB,ST段未见特殊改变.冠脉造影阴性.多次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心电图均呈完全性RBBB,有时伴电轴左偏,运动时间及运动所达峰值心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假性室壁瘤(PA)临床上少见,而无痛性广泛性 AMI 后真性室壁瘤(AN)合并 PA 形成、且长期无症状存活的病例更属罕见。我们发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8岁。因中度发热3天,伴咳嗽、咳白粘痰、多汗,拟诊为肺炎,于1986年8月30日入院。体检:BP14.7/9.33kPa(110/70mmHg),T36℃,呼吸平稳,双肺清晰。心界不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既往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因心绞痛反复发作 ,而入院行冠脉造影 ,发现左冠脉前降支起始部、回旋支第 2钝缘支完全闭塞。准备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前心电图示 :①窦性心律 ;②陈旧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③室壁瘤不能除外 ;④一度AVB。见图 1A。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及室壁瘤切除术 ,术中顺利 ,术后复查心电图如图 1B所示 :窦性心律 ,率 88次 min ,呈典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 ,V1 、V2 呈rs型 ,V3导联呈rsr′型 ,V4、V5、V6 导联呈qR型 ,q波振幅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