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及其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采用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一般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临床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97.5%。结论:DVT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溶栓、抗凝及中药治疗,积极的护理配合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DV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髋部骨折患者(左侧37例,右侧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组术后均功能锻炼及穿弹力袜,1周后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降低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形成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1例妇科术后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与护理,包括术前评估、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西药溶栓护理、中医治疗护理和恢复期护理等。结果: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护理方案能有效防范DVT的发生、促进DVT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溶栓、抗凝、祛聚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活血化瘀利湿汤。结果:治疗姐临床总有效率100.0%(95%CI=84.6%~100.0%),对照组为95.5%(95%CI=83.9%~10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症状、降低溶栓副作用、防止静脉血栓再次形成等方面明显优于时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静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降低溶栓药物的副作用,防止新的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政  侯玉芬  刘明  毋中明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65-226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DVT.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彭金军 《江西中医药》2006,37(12):50-5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抗凝溶栓祛聚厦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结果:全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随访3~6个月,24例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未遗留DVT后综合征,12例遗留不同程度的DVT后综合征。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张芬  朱静  张梅 《四川中医》2005,23(8):76-76
目的:通过本组病例的治疗与护理,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6例病人临床治愈16例,占61.6%;显效7例,占27%;缓解3例,占11.6%;无无效病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并分析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5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动态检测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升高,峰值出现时间平均为2天。治疗后10天D-二聚体下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后20天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改善DVT血液高凝的有效方法。动态监测DVT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燕春  俞聪波 《新中医》2019,51(9):272-274
简版:[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防治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5例脑卒中后患者根据不同的防护方式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106例。2组均给予梯度加压弹力袜、抬高下肢、按摩、踝泵运动、饮食护理等综合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2组均连续观察14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检查有无DVT,记录2组DVT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动态进行DVT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48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未出现伤肢下肢疼痛及浅表静脉曲张,32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3例出院后2周~3个月发生深静脉血栓再次入院,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措施,强调的是整体观和综合调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满意,并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外科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产生肺栓塞等严重后果。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DVT患者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李维军 《新中医》2005,37(7):65-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42例中,痊愈7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郑燕  饶艳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4):265-26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目前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对其的治疗及护理日益引起临床重视.我院 1999年 4月~ 2002年 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5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51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51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8-14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郑剑薇 《四川中医》2002,20(3):40-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5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9%,有效26.7%,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率25%,有效43.75%,总有效率6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骨折术后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患者38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下肢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38例经治疗和护理.治愈21例,显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患者血管完全再通16例,部分再通16例,未通6例,总再通率84.21%;患者治疗前大腿周长(58.21±4.66)cm、小腿周长(42.61±5.13)cm,治疗后分别为(48.32±5.62)cm、(33.56±4.52)cm。结论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68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和肝素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1d起同时给予中药舒筋活血汤加减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DVT1例(2.9%),对照组发生DVT4例(11.8%),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和P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APTT和P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抗凝方面起到了协同作用,更有效的降低了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23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明  刘树华 《新中医》2002,34(4):41-4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方法:将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以溶栓汤辨证加减,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对症治疗,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0%,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6例(占15.4%),对照组复发7例(占30.4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总有效率提高,复发率也降低,是临床治疗本病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