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男9例,女7例)BFH患者,其中股骨7例,胫骨4例,肱骨1例,桡骨1例,髂骨2例,腰椎1例。X线平片检查16例,CT平扫8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13例。结果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边界清楚,所有病灶均未见骨膜反应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X线示灶周硬化12例,病灶内呈磨玻璃样改变9例。CT示病变密度不均匀,呈与肌肉密度相仿的软组织密度影,灶内见骨性分隔及骨嵴5例,骨皮质中断2例。MRI示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等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MRI表现各异由病理组织成分不同所决定。结论 BFH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HF)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BFH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19例均为单发,病灶发生在长管状骨14例,不规则骨4例(椎骨2例,骶骨1例,下颌骨1例),扁骨(肋骨)1例。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呈偏心性或中心性生长,病灶内见残留骨棘,周边见硬化边,骨皮质可部分断裂,未见明显骨膜反应,未见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较均匀等信号,T2WI呈较均匀稍高信号影,也可呈等高混杂信号,病灶内及病灶周边可见条索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较明显、持续强化。3例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结论:BFH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病理表现,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合.结果:病变7例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发生在长管状骨,X线及CT检查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偏心或中心生长,可见骨皮质中断及部分硬化边,周围未见软组织肿块.2例行MR检查,病灶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病灶周围见低信号带,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综合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 共检出肿瘤23个.侵袭性纤维瘤病7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5个呈浸润性生长,CT像上呈等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T2WI/FS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内夹杂线样、条索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个,均呈分叶状,边界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欠均匀强化.黏液纤维肉瘤4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2个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混杂,MRI可清晰显示黏液样基质的特征性信号,T2WI上呈高亮信号.结论 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均为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影像学见瘤体内数量不同的线样低密度或低信号影,但又有各自影像特点,与其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MRI在反映病灶内成分方面优于CT.  相似文献   

5.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对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5例行MR I检查。结果男?女1?1,平均年龄29.6岁。临床以局部疼痛为主,2例可触到软组织肿物。14例共22处病灶。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共17处病灶。9处病灶位于松质骨,8处位于骨干皮质。单发病变12例,多发病变2例。X线表现为偏心或中央型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边界清楚,周围可有硬化边缘,部分病灶膨胀,皮质断裂,极少数病灶周围可见软组织肿物。少数破坏区内可有点片状钙化。CT对病灶内的钙化、囊性变、皮质断裂及周围软组织肿物显示比X线平片清楚。在MR I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等T1W I长T2W I信号,有时信号不均匀,其内夹杂斑点状低信号影及无信号影。少数病灶在T1W I、T2W I上呈混杂信号。结论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多数典型病例可明确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6.
周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0):1865-1867
目的: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分析其临床和MRI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右颈深部、右侧上臂深部软组织各1例,大腿深部、小腿深部软组织各2例。4例可见分叶。肿瘤最大约5.5cm×9.8cm,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或低信号,信号欠均匀,其中3例在低信号中可见更低信号阴影;T2WI表现为较明显高信号,但内部信号不均,其中4例病灶内部夹杂不规则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其中2例肿瘤内可见点、线状血管流空之低信号影。病灶多位于深部肌肉内,对邻近肌肉形成推移改变。平扫肿瘤边界多数欠清晰,邻近肌肉可见浸润或周围水肿,增强后,病灶边界则可清晰显示。5例病灶邻近骨未见明显改变,1例见邻近骨质破坏,但边界较锐利。结论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MRI具备一定特点,最后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X线平片及MRI的影像特点及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四肢长骨BFH患者的X线平片及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MRI检查.结果 9例BFH均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位于骨干者以纵向中心性膨胀为著,位于骨端关节面下者以横向偏心性膨胀破坏为著,所有病例边界清晰,2例病灶内呈较均匀低密度影,1例病灶内似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6例呈磨玻璃样密度,瘤内见不规则条状分隔,7例见间断性硬化边,1例可见层状骨膜增生.MRI中,2例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多囊状,囊性部分呈等T1、长T2信号,病灶下部呈等T1、等T2信号,在T2WI中见大量线状低信号分隔;3例周围均见长T1、短T2的硬化环;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线状分隔明显强化.结论 四肢长骨BFHo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综合分析其像学及临床资料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张立华  袁慧书 《放射学实践》2015,(10):1036-1039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腱鞘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异同点,以提高对此两种肿瘤的认识。方法:对7例病理确诊的腱鞘巨细胞瘤和30例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比较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的异同点。结果:7例腱鞘巨细胞瘤中5例位于颈椎以小关节为中心,2例位于胸椎椎体:3例呈膨胀性骨质骨破坏,5例骨破坏区周围见硬化边;30例骨巨细胞瘤中10例位于颈椎、14例位于胸椎、6例位于腰椎,18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27例肿瘤主体位于椎体,3例位于附件,2例骨破坏周围可见硬化边;肿瘤骨破坏部位有统计学差异、骨质破坏形式二组无统计学差异;硬化边形成与否具有统计学差异;4例腱鞘巨细胞瘤在T2WI上呈等低信号、3例呈混杂信号;5例进行增强扫描:1例呈中等强化,4例明显强化;20例骨巨细胞瘤在T2WI呈等低信号,8例呈混杂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21例进行增强扫描:8例呈明显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增强,1例轻度强化;二组肿瘤的MRI信号、增强特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骨破坏形式、MRI信号及增强无统计学差异,而病变部位及硬化形成与否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BMFH)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6~2010.11间经病理证实的18例PBMFH(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岁,肱骨2例,股骨9例,胫骨5例,腓骨1例,髋臼及股骨头1例.X线检查12例,CT检查12例,MRI检查13例(增强7例).结果:X线平片上可见到骨质破坏(18例)、边缘/髓腔硬化(8例)、骨膜反应(3例)、软组织肿块(2例)、病理性骨折(2例)等表现.CT片示2例病灶内部骨嵴影.MRI上12例表现为T1WI等低、T2WI混杂信号,其中5例病灶内含更低信号细小分隔影;另1例T1WI、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结论:虫蚀状骨皮质破坏,局部皮质可断裂,骨破坏区内可有/无残留骨嵴,骨膜反应少见是PBMFH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长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影像表现的认识,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长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5例病灶位于股骨远端,1例位于股骨近端,1例为双侧股骨及胫骨多发病变,2例病灶位于胫骨近端,病灶长径3.5~9 cm.均表现为病变区骨质破坏,8例软组织包块形成,肌肉受压、水肿,9例病变均未见骨膜反应.T1WI序列肿瘤呈边界清晰的低信号改变,T2WI和STIR序列髓腔内病变为高、低混杂信号,而软组织肿块信号均较髓腔内病变混杂,其中5例T1WI序列及T2WI序列信号均略高于髓腔内病变,4例病变内见囊变区.结论 MRI扫描对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