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单核细胞产生的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层粘蛋白(LN)参与形成基底膜的骨架,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本文对145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IL-6、TNF-α及LN的水平进行检测,旨在了解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IL-6、TNF-α及LN的水平及其与肝脏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测定了35例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含量,以探讨细胞因子在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肝硬化病情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输血性肺损伤患者44例(输血相关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肺损伤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组),根据输血相关组患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48 h存活组和48 h死亡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清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损伤组患者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IL-6、IL-8和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和IL-6显著高于肺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IL-1、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输血量的升高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中死亡例数为19例,病死率为43.18%,肺损伤患者死亡例数为5例,病死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6,P<0.05),Person相关系数为0.339,存在相关.结论 患者入院时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和发生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存活和死亡相关,且输血量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IL-1、IL-6、IL-8和TNF-α对输血所致急性肺损伤死亡患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90例为CHC组,同期以9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健康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采用PE5700荧光PCR仪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HC组患者的HCV-RNA载量,对比CHC组患者和健康组受试者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对不同病毒载量的CHC患者血清IL-6、IL-10、IL-32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病毒载量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对比,CHC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受试者(P<0.05);随着病毒载量的不断增大,CHC患者的IL-6、IL-10、IL-3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10、IL-32水平均与HCV-RNA载量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慢性丙肝患者血清IL-6、IL-10、IL-32水平与HCV-RNA载量呈正相关,可通过检测机体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了解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慢性化过程,对临床诊断慢性肝炎、了解疾病进展、评价治疗效果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检测了30例慢性肾炎患儿血清IL-18、IL-10、TNF-α和血浆VEGF含量,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L-18、IL-10、TNF-α和血浆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儿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儿血清IL-18、IL-10、TNF-α和血浆VEGF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IL-1β、IL-6、TNF-α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检测了93例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发现慢性肾衰患者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透后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β水平有所下降。长期血透对IL-1β、IL-6、TNF-α诱生水平影响不大。提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多方面功能受损,血透能部份纠正这些免疫学异常,但长期血透仍无助于改善慢性肾功能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检测72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IL-10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在慢性肝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23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来氟米特治疗后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L-6、IL-8和TNF-α参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ACI)病理过程中除存在缺血引起的神经组织损伤外,还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本文对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TNF-α、IL-6、IL-8与DM2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型糖尿病(DM2)是一种自身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中,炎性因子与脂肪内分泌、氧化应激、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胰岛素抵抗和细胞结构与功能障碍,并导致DM2[1],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是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本文通过对108例DM2患者血清TNF-α、IL-6、IL-8检测,探讨其在DM2的发病及病理、病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9例慢支患者血清甘胆酸(CG)、白细胞介素2(IL-2)、自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在慢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5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和IL-6水平检测,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异常的升高是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NF-α、IL-6的含量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探讨了CRP与MM其他生物学检测指标(IL-6、CRP)对患者临床病程、预后判断的意义。测定160例MM患者血清(IgG类100例,IgA类60例)和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MM患者TNF-α、IL-6、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呈正相关。表明MM患者TNF-α、IL-6异常表达与炎性标志CRP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血清TNF-α、IL-6、CRP水平可作为MM病情动态观察和监测治疗反应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尖锐湿疣(C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32例CA患者血清IL-6、TNF-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提示IL-6、TNF-α参与CA患者免疫、细胞病理变化,对CA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IL-6、IL-8和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对3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IL-6、IL-8和TNF-α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153、IL-6、IL-8和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3个月后已降至正常人组水平(P〉0.05)。手术切除1年后复发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持续异常,未复发者基本接近正常。结论:检测血清CA153、IL-8、IL-6和TNF-α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IL-1β 和IL-6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在CHF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20例正常人和20例Ⅱ°-Ⅲ°CHF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结果CHF组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程度越重,这些细胞因子浓度越高;TNF-α与IL-1β和IL-6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9684,0.9768;P均<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可能参与CHF过程。  相似文献   

17.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GG、IL-2、IL-8和TNF-α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9例慢支患者血清甘胆酸(CG)、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在慢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风湿性关节炎多项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为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选择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血清白细胞介素及TNF-α、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以及TNF-α、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IL-6、IL-8以及TNF-α、CRP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够明显降低多项血清白细胞介素及TNF-α、CRP的水平,使其趋近于正常水平,临床作用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检测了 65例胃肠道癌患者血浆内皮素 (ET-1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证实ET-1、TNF-α、IL-6联检可以提高胃肠道癌的早期检出率。肿瘤病人常伴免疫功能调节的障碍及癌细胞生长旺盛,而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TNF-α、IL-6是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1],而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ET的能力 [2]。我们观察了 65例胃肠道癌患者血清TNF-α、ET-1和IL-6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骨髓炎(AOL)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8例AOL患者和同期健康的42例骨折患者,分别记为疾病组、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FN-γ、IL-6及TNF-α水平,观察不同临床特征AOL患者血清IFN-γ、IL-6及TNF-α水平变化,并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FN-γ、IL-6及TNF-α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血清IFN-γ明显降低、IL-6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L患者血清IFN-γ、IL-6及TNF-α水平在性别、年龄、BMI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感染部位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L患者第1、3、5d IFN-γ水平依次明显升高、IL-6及TNF-α水平则依次明显降低(P<0.05),且入院后第1、3、5d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AOL患者血清IFN-γ水平与预后呈明显正相关(r=0.421,P<0.01),而IL-6及TNF-α水平与预后呈明显的负相关(r=-0.368、-0.407,P<0.01)。结论AOL患者血清IFN-γ水平呈下降趋势、IL-6、TNF-α水平呈上调趋势,三者动态监测利于AOL患者预后评估及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