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锋 《海南医学》2003,14(4):29-30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5例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临床资料。结果:65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56例,阴性率86%,18例有绝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56例,阴性率86%,18例有绝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9例,阴性率50%,2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术中按经验似乎不需要探查胆总管,在例行的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中发现了隐匿的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行胆囊管胆道造影显示胆囊管,胆总管解剖,指导手术,避免了胆囊管残留过长和胆总管损伤。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可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可显示胆道解剖,避免胆囊管残留和医源性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道损伤14例分析王俊刚南禾刘俊斌(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关键词胆道疾病;医源性损伤中图法分类号R657.41近年来由于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普遍开展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胆道损伤常常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对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胆道损伤手术中,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8例,球后复合性溃疡行切除术中1例,择期手术7例,急诊手术2例。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胆道术中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贻南 《四川医学》2000,21(5):426-426
胆道术中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失误,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其术后并发十二指肠外瘘将十分棘手。统计我院近10年776例胆道手术,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8例,约占1.03%,因此提高对其认识显得十分重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76例胆道手术中发生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7岁。其中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探查术5例,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1例。首次手术损伤5例,再次或多次胆道手术3例。损伤发生于十二指肠上部6例,降部2例。1.2 手术方法:本组8例,其中2例行单纯裂口修补术,3例经裂口十…  相似文献   

5.
张良 《当代医学》2008,(10):87-88
目的 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7年12月18例胆道损伤病例.结果 医源性胆道损伤大部分是由胆系手术操作不当所致,本组中17例经及时处理治愈,1例死亡.结果 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较多,并发症较重,因此处理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同情况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孟刚  韩国进 《吉林医学》1991,12(5):310-310
<正> 临床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1岁,40~60岁18例,占85.7%。病因:单纯性胆道蛔虫13例,胆道蛔虫并结石3例,单纯性胆道结石1例,胆囊出血1例,不明原因胆道感染1例,肝外伤胆道出血1例,诊断不明1例。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组病例表现有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周期性胃肠道出血与梗阻性黄疸的9例,  相似文献   

7.
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可为胆管横断伤或部分损伤(如胆管狭窄),90%以上的胆管损伤发生于胆囊切除术。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遍开展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迅速普及,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普遍有所增加,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1%~1%。我院自1985年1月~2004年12月经胆囊切除术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1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降低胆道残石率及术中了解胆道解剖变异,避免损伤,术中行胆道造影.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3年1月~2005年1月1142例胆囊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82例进行分析.结果82例病人,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准确率95.1%.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减少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对术中发现胆道解剖变异的病人,术中胆道造影可了解解剖关系,避免损伤,对于术中胆道造影指征,应综合考虑,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9.
朱兴  孙巍  刘波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6):375-376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胆道损伤呈上升趋势,其发生率为0.4%~1.3%[1].如何避免胆道损伤,成功地进行胆道修复,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总结了20例腹腔镜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胆道探查术联合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200例小切口胆道探查术联合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例小切口胆道探查术联合运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均治愈,切口长度为(5±1)cm,手术时间为(70±20)min,术中失血量为40~100mL,术后平均住院7~9d.术中有18例延长切口,手术完成率为91%,术中结石取净率92·5%.结论:该手术具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道残余结石率低、无胆道括约肌损伤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6月~2009年5月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0例临床资料.结果 104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8例,胆道损伤4例,胆瘘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结论 胆道的解剖及解剖变异的清晰认识、严格掌握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指征及腔镜外科的丰富经验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黎一峰  黄金石 《吉林医学》1989,10(4):233-233,235
<正> 我院自1976年~1986年收治15例胆道出血患者,现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40~60岁者11例。本组病例中,损伤性胆道出血仅2例,胆道结石与蛔虫11例,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及处理收集我院自1995年~2004年遇到的7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作回顾性的临床分析。结果本组5例系在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肠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前壁,其中1例致十二指肠广泛撕裂合并门静脉主干破裂出血,另2例为邻近炎症病变致十二指肠延迟性穿孔。处理方法分别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全组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防范是主要的,而合理、灵活地选择恰当的处置方法乃治疗是成功的关键。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创伤,一旦发生,倍感棘手,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原来手术的结果。本文7例损伤病例,并就其防范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本文收集了我院3例胆道手术中损伤十二指肠的病例,并就其防范措施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6例术中胆道造影的情况,其中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174例,经T管术中造影132例。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经胆囊管造影153例,发现胆道结石9例,Mirizzi综合征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造影21例,发现胆道结石2例,胆道损伤1例,胆道解剖异常1例。经T管术中造影132例,胆道残余结石8例,胆道解剖异常1例。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结石的残余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可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手术中所致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1990年~2004年随机抽取76例肝外胆道手术病例中,有18例造成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分析.[结果]全组有8例为十二指肠后壁损伤;10例十二指肠前壁损伤;全组病例中造成十二指肠损伤18例,发生率为23.7%(18/76);术后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5.2%(4/76);死亡2例,死亡率2.7%(2/76).[结论]肝外胆道手术对十二指肠损伤不可忽视,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损伤,应积极采取适当合理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够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开腹胆囊切除术1654例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7例的临床资料,发生胆道损伤9例,其中开腹手术所致胆道损伤3例,腹腔镜手术所致胆道损伤6例。行胆总管-空场Roux—en-Y吻合术2例,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3例,胆管壁修补术4例。结果9例胆道损伤经过不同手术方式修复后均治愈出院,随访2~15年,无胆道狭窄、胆道感染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不同手术方式修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远期疗效良好,及时发现胆道损伤,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修复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术中胆道造影在急诊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急诊胆道手术97例施行术中胆道造影,用25%-30%泛影葡胺或欧乃派克,选择经胆囊管、T管及经胆总管穿刺造影三种途径。结果 经胆囊管造影55例,阳性10例(18%);经T管造影37例,阳性8例(21.6%);经胆总管穿刺造影5例,阳性2例(40%)。结论 在急诊胆道手术中施行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了解胆道解剖形态,避免或弥补胆道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临床上出现胆道损伤进行初步原因分析,并探讨治疗经验。方法:选择36例胆道损伤患者,对其胆道损伤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不同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所出现的胆道损伤均为医源性胆道损伤,经过治疗之后有34例患者痊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而死亡,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对于胆道损伤,在临床上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选择不同方式来进行处理,从而对该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杨绍雄  伍启春 《现代医学》2005,33(3):180-18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麻醉欠佳及患者体型肥胖等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客观因素,过分自信、草率、盲目追求小切口为其发生的人为因素。对术中发现胆管损伤者可行裂口修补或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置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胆漏者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术,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最为理想。术后黄疸病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疗效佳。结论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术中解剖清楚、操作细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