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艳 《中国临床康复》2011,(48):9070-9073
背景:骨盆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植入内固定物方法多、难度大,如治疗不当,会引起骨盆周围软组织损伤、皮肤坏死、感染,是导致临床内固定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最佳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4-01/2011维普数据库中与骨盆骨折有关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骨盆骨折;内固定;效果评价.纳入与螺钉、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骨盆骨折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作为临床发生率逐年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种疾病,进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解释骨盆骨折的发生机制、骨折分型并对最终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牢靠的固定,以及螺钉、钢板的内固定技术都很重要,开发研制创伤小、感染率低、固定牢靠、相容性良好的内固定置入体,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对58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骨盆骨折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5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 58例中手术治疗30例.非手术治疗28例.经过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56例康复,治愈率96.5%.结论 针对骨盆骨折损伤重、出血多、多伴有内脏损伤及腹腔脏器破裂、死亡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大出血多因高能量创伤所致,常造成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迅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患者大出血仍是临床治疗难点,尚缺乏公认的临床诊疗规范。外固定和血管造影栓塞等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可有效提高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生存率,但仍有局限性。本文就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多发生在交通事故等突发性创伤中,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有研究表明,采用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术后满意率高于非手术组[1],认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积极开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4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43例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早期临床特点,研究严重骨盆骨折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2008-03收治的43例骨盆骨折合并不同类型多发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经过,总结其伤情及抢救要点.结果 经早期诊断和心肺复苏,多学科协同治疗,手术治疗,治愈42例,死亡1例.结论 对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应重视颅脑、胸腹脏器、泌尿生殖系等合并伤的诊断,有效控制大出血、多学科协同治疗和恢复骨盆环的完整性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伤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休克.早期抢救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从1977年以来,作者共收治骨盆骨折483例,其中133例合并出血性休克,早期抗休克治疗成功1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盆骨折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由强大的暴力造成,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坠落伤.骨盆骨折后易引起广泛出血,严重时致休克死亡,病死率较高[1].2007年2月~2010年5月,我们对43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精心急救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43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均经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为骨盆骨折.受伤原因:车祸伤26例,高空坠落伤12例,摔伤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已超过30 min或数小时,是临床第二死亡高峰期,均处于休克状态.入院后立即给予积极抗休克治疗,行急诊手术29例,保守治疗14例.本组患者抢救成功41例(95.3%),死亡2例(4.7%).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对骨盆骨折的治疗提出一个较为系统的处理方案,探索提高骨盆骨折疗效的系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5年6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26例.结果:除一例死亡外,62例患者中,经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均有较好的恢复.结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不同的优点,而内固定术可加强骨盆的有效强度,术后愈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盆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植入内固定物方法多、难度大,如治疗不当,会引起骨盆周围软组织损伤、皮肤坏死、感染,是导致临床内固定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最佳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4-01/2011维普数据库中与骨盆骨折有关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骨盆骨折;内固定;效果评价。纳入与螺钉、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骨盆骨折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作为临床发生率逐年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种疾病,进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解释骨盆骨折的发生机制、骨折分型并对最终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牢靠的固定,以及螺钉、钢板的内固定技术都很重要,开发研制创伤小、感染率低、固定牢靠、相容性良好的内固定置入体,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5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并发伤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爱夏 《护理与康复》2005,4(6):425-426
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Tile按A、B、C三级分类法将骨盆骨折分为稳定、旋转不稳定、旋转和纵向均不稳定三型,不稳定型(Tile B型与C型)骨盆骨折常合并骨盆内大出血、内脏损伤等,且合并伤常比骨盆骨折本身更为重要.为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救治率,本文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5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资料,总结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发伤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86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合并伤者21例,其中合并出血性休克12例,合并尿道等其他损伤者9例;39例手术治疗组患者治愈37例,治愈率为94.9%,死亡2例,均因重度出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非手术治疗组47例全部治愈;所有患者除1例发生轻度压疮外,其他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根据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和严重程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诊断骨盆骨折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骨盆外伤患者,均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普通X线片、横断面二维CT、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根据Tile分型法对骨折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发现骨盆骨折及骨折分型的正确例数,评价64排螺旋CT对骨盆骨折治疗的作用.结果 3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发现骨盆骨折部位及骨折正确分型结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盆骨折较为复杂,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发现、分型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高淳县人民医院1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行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或其分支栓塞.结果 13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控制.其中1例因为脑外伤进行性加重致死,余12例均得到有效救治.结论 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术因其安全、及时、有效、创伤小,已成为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置入物治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损伤,其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易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目前对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采取开放或闭合复位,结合使用多种内外固定置入物,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后环结构的稳定是骨盆骨折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通过多种方法可以固定骨盆的后环结构,但是对于固定置入物的选择、手术时机和术后负重等问题还存在争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0-2005年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73例,遗留症状8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固定、多科室协作、必要的手术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卉  李邦莹  程翠年  谈宏业  刘洋 《护理研究》2011,25(24):2199-2200
骨盆骨折是骨科的常见骨折之一,可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种类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症状重,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传统方法采用下肢牵引、骨盆带外固定等治疗,复位多不理想。外固定架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损伤少,能较好地控制骨折移位,减少出血,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等优点。而治疗方式选择不当常常给护理带来诸多不便。2009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对29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C1型)病人行改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期联合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并尿道断裂术后性功能障碍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39例一期联合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并尿道断裂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 a,失访4例,术后通过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夜间阴茎勃起(NPT)监测,阴茎海绵体造影、球海绵体肌反射(BCR)等方法.其中神经性勃起障碍2例,静脉性2例,心理性1例.结论 性功能障碍是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一期联合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并尿道断裂可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及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均采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未发生深部感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无病例死亡.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疗效优16例,良11例,中4例.结论 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的技术,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足骨盆骨折外固定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骨盆骨折是高能量暴力所致的复杂性损伤[1],因其特殊的解剖作用,该部位骨折后,极易产生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骨盆骨折并发肠梗阻,在临床并不少见,但肠梗阻早期极易被误诊、漏诊.由于缺乏早期护理干预,常使病人错失保守治疗的有效时机.为了使护理行为有的放矢,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及时治疗,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对骨盆骨折并发肠梗阻的认识.现将入住我科的骨盆骨折合并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救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救方法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对骨盆骨折大出血67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诊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38例,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急诊介入髂内动脉栓塞29例.两组病例同时行输血输液支持治疗.结果 在控制出血,升高血压,提高的治疗效果方面,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急诊介入血管栓塞明显优于单纯急诊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结论 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介入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