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讨外用溃疡散在肛门疾病术后的应用价值,将152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外用溃疡散(治疗组)和锡类散(对照组)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均于术后第7天开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1)用药第3天和第7天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创口疼痛、出血、水肿、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用溃疡散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改善肛门疾病术后创口疼痛、出血、水肿等,促进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洁尔阴洗液保留灌肠在环状混合痔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将70例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一组术后予洁尔阴洗液保留灌肠(治疗组),一组术后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保留灌肠(对照组),每晚1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第4天、第8天疼痛和水肿程度。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疼痛及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洁尔阴洗液保留灌肠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疗效肯定,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及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刀)联合外用溃疡散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Ⅱ级(CINⅠ-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Ⅱ(CIN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EP刀联合外用溃疡散治疗68例(观察组),单纯的LEEP刀治疗7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术后排液、出血、感染发生及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91.4%和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刀联合外用溃疡散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时间(32.76±4.53天)低于单用LEEP刀组(47.52±3.45天)(P〈0.05)。结论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联合外用溃疡散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Ⅱ(CINⅠ-Ⅱ)效果满意,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阴道流血流液,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1.5%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肛门病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肛门病手术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换药中予以1.5%利多卡因保留灌肠。对照组:术后换药中予以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利多卡因保留灌肠能减少肛门病术后换药时的不适,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组6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加内痔柱状缝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60例行M—M术。治疗组在术中术后出血、疼痛、水肿、肛门溢液及愈合时间方面有显著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术式可致肛管腔内呈现点与稍宽平面的比邻结合,有效缓解肛管的松弛程度,同时也缓解了肛门的下坠感及排便困难等问题,需要切除的肛管皮肤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管皮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自拟银花_二黄愈疡方熏洗在肛门病术后的应用疗效,将10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自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肛周,对照组常规予生理盐水和碘伏溶液熏洗肛周。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术后创口疼痛、渗出、水肿消失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术后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肛门疾病术后应用自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肛周可提高总体疗效,促进患者创口疼痛、渗出、水肿、出血.等并发症的消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金黄膏外敷结合医用冰垫外用缓解混合痔术后肿痛的效果。方法:将 62 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1 例,治疗组术后应用医用冰垫外用结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外用吲哚美辛栓结合浓氯化钠注射液湿敷,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肛门水肿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肛门水肿评分治疗组(2.06±0.93),对照组(2.03±0.95)(P>0.05);术后第 7 天水肿评分治疗组(0.36±0.49),对照组(0.74±0.56)(P<0.05)。治疗前肛门疼痛评分治疗组(4.90±1.99),对照组(5.03±2.23)(P>0.05);术后第 7 天疼痛评分治疗组(1.26±1.21),对照组(1.94±1.32)(P<0.05)。结论:医用冰垫外用结合金黄膏外敷,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水肿及疼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口服地奥司明片防治PPH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将120例行PPH治疗的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常规口服地奥司明片,阳性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注射液,空白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并以症状、体征评分方式对比分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症状体征总评分:术后24h、48h、第5天,试验组患者症状、体征总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而阳性对照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2)各症状体征评分:术后48h,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坠胀感、水肿评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O.05;疼痛及出血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5天,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疼痛、坠张感、水肿、出血评分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O.05;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间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13.40±4.60)d;阳性对照组(15.71±4.19)d;空白对照组(16.25±6.24)d。试验组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但两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PH术后常规应用地奥司明片可以改善术后肛门局部微循环,促进痔静脉回流,有利于预防和减轻术后肛缘水肿、坠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与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相关性,将术后切除痔核中含有肌纤维组织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不含肌纤维组织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的肛门疼痛程度、肛缘水肿程度及肛门括约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肛门疼痛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肛门疼痛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天肛缘水肿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7天肛缘水肿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7天肛门括约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肛门括约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草木犀流浸液片剂(消脱止-M)用于肛门直肠手术后减轻水肿、疼痛和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术前1d开始服用消脱止-M,3片/次,3次/d,连续7d,对照组手术方式与治疗组相同,不口服消脱止-M及其他止痛、消炎药物。观察两组术后48h、72h和术后6d创面出血、水肿和疼痛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48h、72h和6d的疼痛、水肿和出血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服药时间延长,治疗组较对照组积分下降率明显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3d显著缓解水肿、疼痛、渗血等症状;全组病例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消脱止-M能减轻肛门直肠术后水肿、疼痛和出血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42例重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ST治疗组258例,PPH治疗组284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3个月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ST组手术时间[(20.6±4.7)min]和术后住院时间[(2.9±0.5)d]明显短于PPH组[(26.4±6.3)min和(3.5±0.7)d](均P〈0.05)。TST组和PPH组治愈率分别为96.5%(249/258)和95.4%(271/2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TST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量、肛门坠胀感及尿潴留的评分值均明显低于PPH组(P〈0.01)。术后TST组无肛门狭窄发生,而PPH组有5例(1.8%)出现肛门狭窄(P〈0.01)。结论TST与PPH治疗重度内痔临床疗效均满意.但行TST的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我们对150例炎性外痔患者分别采用地奥司明片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组)、单用地奥司明片(对照Ⅰ组)或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照Ⅱ组)治疗,各50例。治疗后3d、7d,比较三组患者水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Ⅱ组,P〈0.01;且治疗后疼痛、水肿评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Ⅱ组,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炎性外痔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地奥司明片、金玄痔科熏洗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联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高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1例65岁以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行腹腔镜手术(n=30),Ⅱ组应用FT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n=31)。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取外周血测定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T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CRP、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Ⅰ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前降低(P<0.05),Ⅰ组的IgM含量下降更明显(P=0.002);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T细胞亚群含量较术前降低(P<0.05),Ⅰ组下降更明显(P=0.03,P=0.024,P=0.002),术后第7天,Ⅱ组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CD8+含量仍低于术前(P=0.008)。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应用FT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更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用于急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60例患者,24 h保守治疗无效的27例急诊行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Ⅰ组);另外33例出血经内科治疗控制后,择期行相同手术(Ⅱ组)。术后随访4年,对比观察术后再出血、肝昏迷、肝腹水以及生存状况。Ⅰ、Ⅱ组失访患者分别为3、4例,将Ⅰ组24例、Ⅱ组29例纳入研究。结果:Ⅰ组术后再出血5例、肝性脑病2例、肝腹水3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均为Child-Pugh C级患者,其中死于肝性脑病合并肝功能衰竭2例、重度腹水合并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2例,术后再出血死亡1例;1、2、4年存活率为79.2%、100%、100%。Ⅱ组术后发生肝性脑病1例、肝腹水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4年随访中死亡2例,1例术后2年死于重度腹水伴腹腔感染导致的肝功能衰竭,1例术后4年死于再出血;1、2、4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6.6%、93.1%。Ⅰ、Ⅱ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0.8%(5/24)、0(P<0.01);术后再出血率为20.8%(5/24)、3.4%(1/29,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8.3%(2/24)、3.4%(1/29,P<0.05);肝腹水发生率为12.5%(3/24)、13.8%(4/29,P>0.05);2组术后1年存活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在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方面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对于Child-Pugh分级C级的急诊患者,其围手术期死亡率高,急诊选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安肛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我们对128例肛隐窝炎患者分别行安肛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66例)和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62例),7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62/66),对照组为77.4%(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门坠胀不适、肛门灼热刺痛及大便夹带黏冻等症状的缓解比较明显,且用药后无腹痛、恶心、头晕及水泻样便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安肛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制成混合液利于药物的吸收,在体内保留时间较长,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芍倍注射液注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42例采用芍倍注射液注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10d,对照组44例采用庆大霉素保留灌肠10d。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肛门坠胀不适、肛门灼热刺痛及大便夹带黏冻等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芍倍注射液注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9月收住的65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在B超引导下完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其中29例为Ⅰ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Ⅰ期组),36例为Ⅰ期穿刺引流后行Ⅱ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Ⅱ期组)。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Ⅰ期组术后发热9例,高热4例,菌血症1例,肾周感染2例;Ⅰ期结石清除率为75.8%,结石残余7例(5例1cm);造瘘管留置时间为(5.69±1.51)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8±1.97)d,总住院时间为(14.46±4.47)d,总住院平均费用为(20 134±3 930)元。Ⅱ期组术后发热6例,高热2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石清除率为88.9%,结石残余4例(均1cm);总住院时间平均为(19.53±5.65)d,造瘘管留置时间为(11.17±1.6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9±2.54)d,总住院平均费用为(28 261±3 191)元。比较造瘘管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肾切除、大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Ⅰ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留置造瘘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通过有效的术前准备,注意术中操作细节,对选择性结石性脓肾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学习曲线。方法:将92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4组,对比4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助)率、术后流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逐渐缩短,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逐渐减少,4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手助)率降低,但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流质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逐渐减少,术后住院时间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约为20例,完成45例手术后,此技术的熟练程度、稳定状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