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动态凝血功能监测对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固始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输血(观察组患者36例)和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使用凝血四项指导输血(对照组患者36例)的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及输血3 d后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差异。结果:输血3 d后,两组患者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较输血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则较输血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渗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好转率、30 d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凝血功能监测系统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渗血时间,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也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并对其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60例,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判断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结果:患者手术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术后1天、3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术后1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会影响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应该合理评估输血效果与指标,并采取措施消除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予以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严重创伤患者,依据输血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少量输血,观察组患者予以大量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输血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1 d后治疗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量输血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疗效显著,此时需要及时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严重且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所有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结果: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明显下降,其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均明显延长,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上升,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明显下降,因此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并依据患者实际补充血小板或血浆,以避免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改善输血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产妇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132例自愿产前检查的孕产妇分娩前后进行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指标:D一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测定,与未孕健康妇女1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一二聚体阳性32例,FDP阳性30例;分别占24.24%、22.73%;产后72小时各指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凝四项前后联合检测能较全面反映孕产妇纤溶和凝血之间的平衡状态,对预防和治疗孕产妇因血栓性疾病出血、妊高症而带来的危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胎防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早孕先兆流产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COS早孕先兆流产患者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接受安胎防漏汤联合常规保胎治疗。2组患者持续治疗21 d后比较其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并记录流产、早产、足月分娩等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外周血中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凝血因子X(FX)活性、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的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_2)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流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足月分娩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OS早孕先兆流产患者在西医治疗同时加入中药安胎防漏汤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机体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并优化性激素水平最终增加成功分娩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胰活血通瘀方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的影响。方法:将8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干预,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预防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清胰活血通瘀方干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相关危险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并记录2组临床结局。结果:2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类型中均以门静脉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为主,且2组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门静脉系统血栓总发生率分别为12.20%(5/41)和26.83%(11/4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SI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个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LMWH干预基础上,加用清胰活血通瘀方可显著降低SAP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缩短病情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经鼻空肠管给药治疗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道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4例M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在发病48 h内在内镜引导下放置经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液100 m L鼻空肠管给药,每天2次,治疗持续时间3~7天。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及蛋白C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缩短,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下降,蛋白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愈率提高(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经鼻空肠管给药治疗中度急性胰腺炎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羡强 《新中医》2018,50(6):80-82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祛瘀汤。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治疗效果,记录凝血-纤溶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总有效率7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D-二聚体(D-D)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3项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促进纤溶和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组方联合器械光动力疗法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活血利水组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器械光动力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浆黏度),并统计2组患者DVT阳性数据。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略有提高,除凝血酶原时间外,2组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浆黏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6.98%)DVT患者,对照组出现8例(18.60%)DV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组方联合器械光动力疗法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RSA)妇女血栓前状态(PTS)的疗效。方法: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RSA产妇,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滋肾育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凝血–纤溶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1 %高于对照组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纤溶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纤溶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滋肾育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对RSA妇女PTS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共计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凝血功能、死亡率及好转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等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实施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维护患者器官功能,利于患者的康复,相比于常规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佛山市中心血站南海血站收治的9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将其分为三组,A组(1:3低比例)、B组(1:2中比例)、C组(1:1高比例)各30例。对三组患者的输血情况(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后24 h,A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量输血时,要适当提高血浆与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可有效预防凝血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广宁县中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进展性患者和40例非进展性患者纳入到讨论中,再从同时期到本院体检健康者中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凝血和炎症因子指标,并分析结果。结果: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高于对照组,且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进展组凝血纤溶物质纤维酶原激活物(PA)低于非进展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和非进展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进展组和对照组凝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表达异常属于APCI疾病的危险因素,可用来监测患者病程状况,并及时给予抗凝处理,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的影响,探讨其防治SANFH的机理。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以每周2次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4.5mg/kg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造模同时给药,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水提液灌胃,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喂生理盐水。第6周取血标本检测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①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②凝血指标测定结果:模型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正常组短(P0.05),而纤维蛋白原(FIB)升高(P0.05)。治疗组PT、APTT、TT较模型组延长(P0.05),而FIB降低(P0.05)。③纤溶指标测定结果:模型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较正常组减少,而tPA抑制剂1(PAI-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tPA较模型增加,PAI-1无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因激素导致的异常血液流变状态、凝血及纤溶功能,改善高凝状态,有利于阻止或延缓SANFH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对神经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常规治疗+纤溶酶注射液)与观察组(43例,参照组+血塞通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后均降低(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后均降低(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可促进凝血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冲洗液温度控制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应激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PCNL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冲洗,观察组采用30~35℃冲洗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术中失血量、寒颤发生率。结果:手术中、手术后对照组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低于手术前,心率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各时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中、手术后与对照组患者同时段比较,观察组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高,心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术中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0~35℃时,可以有效改善凝血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对照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PT、APTT、Fig、D-D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除PT外的其余3项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PTT为35.44 s±2.37 s,Fig为3.25 g/L±0.37 g/L,D-D为583.1 ng/mL±103.5 ng/mL。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仅给予液体复苏治疗。观察2组凝血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比治疗前延长(P均0.05),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相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TT与PT相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缩短(P均0.05),APTT、FIB、INR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APTT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FIB与INR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2组治疗后IL-6、IL-10、TNF-α均明显增高(P均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提高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祛湿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血瘀夹湿证的疗效及对凝血/纤溶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血瘀夹湿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祛湿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指标、凝血/纤溶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面浮肢肿、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及口中黏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凝血/纤溶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祛湿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血瘀夹湿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调节血脂指标和凝血/纤溶指标,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