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围种植期血清雌二醇(E2)水平对种植率和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362个周期,根据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分为激素替代方案(239个周期)和自然周期方案(123个周期)。根据妊娠结局的不同,分别比较激素替代方案和自然周期方案中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移植日、移植后第3天血清E2和孕酮(P)水平及P/E2;再将患者分为移植后第3天E2≤367pmol/L和E2367pmol/L两组,比较两组的种植率与妊娠率。结果 (1)激素替代方案中,妊娠组(128个周期)与未妊娠组(111个周期)在移植日、移植后第3天的E2、P及P/E2均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后第3天E2≤367pmol/L(42个周期)和E2367pmol/L(197个周期)两组间种植率与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2)自然周期方案中,妊娠组(70个周期)与未妊娠组(53个周期)移植日E2、P及P/E2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组移植后第3天E2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493.9±272.2)pmol/L vs.(395.0±162.9)pmol/L,P0.05];移植后第3天E2≤367pmol/L组(43个周期)与E2367pmol/L组(80个周期)比较,胚胎种植率(28.9%vs.44.7%)和临床妊娠率(41.9%vs.65.0%)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移植后第3天E2水平可能预测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在激素替代周期中监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周期(HRT)内膜转化日不同的血清雌二醇(E 2)水平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进行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HRT-FET)的患者1398例,共1502个周期,移植胚胎均为卵裂期胚胎。根据E 2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E 2≤550.5 pmol/L(533周期);B组:550.5 pmol/L1101 pmol/L(230周期)。对比三组间的妊娠结局;同时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临床妊娠组(683周期)和非临床妊娠组(819周期),比较两组之间血清E 2的差异。结果C组临床妊娠率最低,显著低于B组、A组(34.3%vs.46.7%、48.6%,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组内膜转化日血清E 2显著低于非临床妊娠组[(756.1±580.2)pmol/L vs.(838.4±716.3)pmol/L](P<0.05)。结论当HRT-FET周期内膜转化日血清E 2水平>1101 pmol/L时,将降低卵裂期胚胎FET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高龄患者行IVF/ICSI过程中应用卵泡期高孕激素促排卵(PPOS)方案联合来曲唑(LE)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31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PPOS方案早卵泡期应用LE进行分组,PPOS早卵泡期应用LE者为A组(n=120)和不应用LE者为B组(n=19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在诱发排卵日血清E 2水平显著低于B组[(1730.55±1570.02)pmol/L vs.(2910.56±2084.52)pmol/L,P<0.05],而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Gn用量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8.91±3.62)d vs.(7.83±2.72)d;(2245±1079)U vs.(1934±842)U,P<0.05];两组患者间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可利用胚胎数和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显著低于B组(58.82%vs.69.71%,P<0.05);冻融胚胎移植后两组患者的累积妊娠率(20.85%vs.27.73%)和累积分娩率(11.69%vs.16.71%)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PPOS方案促排卵时联合应用LE并不影响高龄患者IVF/ICSI的妊娠结局;应用LE导致的诱发排卵日E 2降低并不影响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控制性促排卵(COH)周期中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黄体激素(L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采用拮抗剂方案COH且卵巢功能正常进行IVF-ET治疗的192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三个LH测定点:LH_8(促性腺激素使用8d后LH值)、LH_(扳机)(扳机日LH值)、LH_(扳机后)(扳机后24hLH值),根据Tukey’s hinges将每个测定点按LH数值由低到高分成三组:A组(LH水平位于区间前25%),B组(LH水平位于区间25%~75%),C组(LH水平位于区间后25%),比较各组间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各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基础LH水平、扳机日孕酮(P)水平、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拮抗剂使用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LH_8测定点,A组获卵数明显高于其余两组[(7.48±2.36)vs.(6.61±2.79)、(7.48±2.36)vs.(5.7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_(扳机)测定点三组扳机日的E_2水平分别为(16 436.94±6 981.81)pmol/L、(13 764.99±6 063.13)pmol/L及(11 768.08±5 207.58)pmol/L,获卵数分别为(7.67±2.31)、(6.61±2.69)及(5.40±2.44);LH_(扳机后)测定点三组扳机日的E_2水平分别为(15 645.36±6 240.03)pmol/L、(14 803.72±6 217.86)pmol/L及(10 343.75±5 097.41)pmol/L,获卵数分别为(7.58±2.70)、(6.85±2.44)及(5.10±2.34);在LH_(扳机)及LH_(扳机后)两个测定点,A组扳机日E_2水平及获卵数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的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拮抗剂方案COH过程中,晚卵泡期及扳机日低水平的LH可预测较高的获卵数,但LH水平高低并不影响最终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孕激素下促排卵(PPOS)方案应用于FSH升高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临床结局,旨在探索DOR患者最优的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中心诊断为DOR行IVF/ICSI-ET助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64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采用PPOS方案的117个周期为PPOS组,采用克罗米芬(CC)微刺激方案的147个周期为CC组。比较两组的Gn用量、平均Gn天数、促排过程中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获卵数、优胚率、顶级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等。结果 PPOS组患者促排过程中LH最高值[(3.92±0.23)vs.(8.56±0.45)U/L]、HCG日E2水平[(4 703.76±3 149.46)vs.(7 021.02±4 249.32)pmol/L]、HCG日LH水平[(2.52±1.74)vs.(7.49±6.41)U/L]均显著低于CC组(P0.05);PPOS组的Gn用量及用药天数显著高于CC组(P0.05);PPOS组的优胚率(82.63%vs.69.51%)及顶级优胚率(28.39%vs.20.98%)显著高于CC组(P0.05);两组HCG日直径14mm的卵泡数、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FET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FSH升高的DOR患者,行PPOS方案促排卵能有效抑制早发LH峰,但临床妊娠率与CC微刺激方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HCG扳机日大卵泡(直径20mm)的比例对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以寻找更加合适的HCG扳机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助孕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 182个周期,根据HCG日大卵泡(直径20mm)在成熟卵泡(直径≥14mm)中占有的百分比分为三组,低比例组≤10%;中比例组10%~30%;高比例组30%,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不育类型、不育年限、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窦卵泡数在高比例组[(11.10±4.11)个]显著低于中比例组[(12.91±4.90)个]和低比例组[(12.91±5.06)个](P0.05);高比例组的Gn使用剂量[(2 445.89±850.87)U]明显高于中比例组[(2 227.74±699.90)U]、低比例组[(2 201.32±740.72)U](P0.05),且使用时间[(11.33±2.25)vs.(10.83±1.75)d]较低比例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三组患者的激素水平[FSH、LH及孕酮(P)]、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CG日每成熟卵泡雌激素水平高比例组[(1 669.48±631.53)pmol/L]显著高于中比例组[(1 451.71±501.2)pmol/L]和低比例组[(1 407.48±582.14)pmol/L](P0.001);与高比例组相比,中、低比例组的成熟卵泡数、获卵数及优质胚胎率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高比例组的生化妊娠率(49.04%)显著低于中比例组(61.93%)(P0.05),与低比例组(58.68%)无显著性差别;高比例组的临床妊娠率(43.31%)明显低于其余两组(58.98%,54.96%)(P0.05)。各组患者的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移植胚胎数、移植周期率、取消移植率以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卵泡比例过高会降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影响妊娠结局,临床上进行HCG扳机时应将大卵泡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低剂量GnRH-a长效制剂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低剂量长效GnRH-a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个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长方案促排卵周期,其中低剂量长效组134个周期,短效GnRH-a组150个周期。对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时间、促排卵治疗中性激素的水平及IVF-ET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长效组降调节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0.95±1.58)U/L]、HCG日LH水平[(1.58±2.21)U/L]、HCG日雌二醇(E2)水平[(11 649.78±2 137.92)pmol/L]较短效组均低[分别为(1.25±1.58)U/L、(2.72±2.08)U/L)和(14 698.23±2 380.35)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总量[(34.06±8.12)支]和Gn天数[(10.43±1.25)d]较短效组[分别为(27.91±7.54)支和(9.43±1.01)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卵数[(10.96±2.01)vs.(11.28±2.08)枚]、MII卵数[(9.97±1.25)vs.(10.56±1.78)枚]、优胚数[(4.31±1.02)vs.(4.81±1.54)枚]、可利用胚胎率(64.81%vs.59.81%)、胚胎着床率(38.46%vs.35.34%)、临床妊娠率(55.05%vs.49.22%)、持续妊娠率(53.21%vs.47.66%)、周期取消率(2.24%vs.2.00%)以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发生率(0%vs.1.33%)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控制性超排卵中,低剂量长效GnRH-a单剂量可达到与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相同程度的垂体降调节状态,临床结局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与改良超长方案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行IVF/ICSI的卵巢高反应患者(获卵数15个)共85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促排卵方案分为两组,其中拮抗剂方案组186个周期、改良超长方案组667个周期。比较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与改良超长方案组比较,拮抗剂方案组Gn总量[(1 544.15±412.52)U vs.(2 949.87±1 156.05)U]、Gn天数[(10.08±1.33)d vs.(13.81±1.87)d]均显著减少(P0.05),获卵数[(23.41±6.20)vs.(21.96±5.24)]、HCG日E2[(24 087.76±8 309.59)pmol/L vs.(22 281.31±6 830.78)pmol/L]均显著增高(P0.05),HCG日P/E2值[(0.36±0.20)vs.(0.42±0.20)显著降低(P0.05);与改良超长方案组比较,拮抗剂方案组胚胎种植率(33.20%vs.46.29%)、临床妊娠率(47.37%vs.63.80%)、抱婴率(32.33%vs.48.86%)均显著降低(P0.05),但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8.60%vs.15.44%)、移植取消率(28.49%vs.40.78%)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卵巢高反应人群中拮抗剂方案临床结局显著低于改良超长方案,可能与其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因此应考虑全胚冻存行解冻移植使其降低OHSS风险的同时有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拮抗剂方案黄体期雌激素预处理对卵巢次优反应患者累积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7名于2018年1~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拮抗剂促排卵方案的卵巢次优反应患者。根据是否行黄体期雌激素预处理分成雌激素预处理组(n=63)和对照组(n=94),两组患者促排卵方案及冻融胚胎移植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累积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等临床指标,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以及启动日L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预处理组的月经周期[(26.06±1.58)d vs.(28.34±3.52)d]显著缩短(P0.05),启动日最大卵泡直径[(6.05±1.60)mm vs.(6.63±1.24)mm]及FSH[(6.82±2.77)U/L vs.(7.82±2.31)U/L]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E_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雌激素预处理组的获卵数[(9.16±4.55)vs.(6.62±2.53)]、MII卵率(92.08%vs. 88.47%)、可利用胚胎数[(3.32±1.78)vs.(2.50±1.58)]、累积妊娠率(61.90%vs. 44.68%)及持续妊娠率(52.38%vs. 37.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预处理能提高卵巢次优反应患者的获卵数、MII卵率、可利用胚胎数和累积妊娠率,但卵巢次优反应人群的定义及分层,以及雌激素预处理的治疗效果需要更多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证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应用对排卵功能障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排卵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CC)联合HCG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HMG和HCG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LH、E2、T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E2水平[(542.70±74.25)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82.71±81.25)pmol/L],子宫内膜厚度[(8.36±1.85)mm]显著大于对照组[(5.68±1.24)mm](P均0.05),研究组的排卵率(71.67%)及妊娠率(5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67%和26.67%)(P0.05)。结论 HMG和HCG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排卵功能障碍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