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12月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31眼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1眼中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4.7以上者18眼,4.0~4.7者10眼,4.0以下者3眼,有7眼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可以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35例3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状植入术。结果 术后 2周 ,视力 1.0以上者 3只眼 (8.6 % ) ,0 .5~ 0 .9者 2 1只眼 (6 0 ..0 % ) ;0 .1~ 0 .4者 7只眼 (2 0 .0 % ) ;0 .1以下者 4只眼 (11.4 % )。术后对 12只眼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行视网膜激光治疗。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视力恢复满意 ,并发症少 ,并为眼底病变的诊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6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和54例(66眼)非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明显较非糖尿病者多,但总体预后两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空腹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影响术后视力主要是视网膜病变和黄斑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施行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6例68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5者57眼(83.8%).术后1周视力≥0.5者62眼(91.2%).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68例106眼,与对照组就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术后视力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反应.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8mmol/L以下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提高视力,为今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条件,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朱旻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32-303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3例(151)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观察记录术后前节及眼底反应.结果 视力〉0.3者128眼,85眼出现角膜水肿,66眼出现前房反应,7眼出现术后高眼压,上述前节反应均可自行消退或药物有效控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毛细血管渗漏明显.结论 在血糖控制平稳达标的情况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68例106眼,与对照组就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术后视力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反应。结论橇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8mmol/L以下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提高视力,为今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条件.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2例(89眼),75~91岁老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并随访1~3年。术后视力:≤4.0 6眼(6.74%),4.3~4.7 31眼(34.83%),≥4.8 51眼(57.30%)。未发生严重的全身及眼部并发症。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只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精心的术后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阙鹏志  黄信  梁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50-195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施行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6例68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57眼(83.8%)。术后1周视力≥0.5者62眼(91.2%)。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眼轴>27.41mm的31例(36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5眼,Ⅲ级核30眼,Ⅳ级核1眼,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月视力≥0.5者29眼(80.6%).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2眼(5.6%).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病变是引起白内障术后视力差的主要原因.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高度近视白内障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56例(236眼)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糖尿病患者82例(121眼),对照组为非糖尿病患者74例(115眼)。结果:术后视力>0.5,实验组合并视网膜病变者5眼(占38.46%),未合并视网膜病变者96眼(占89.81%);对照组106眼(占92.17%)。糖尿病组未合并视网膜病变者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视力,利于术后眼底观察和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魏群  赵茜静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142-143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小切口隧道式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法,对67例(93眼)患有糖尿病未合并眼底病变或合并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条件相近的非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做对比。结果67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达0.3及以上者占80.64%。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浑浊粘连、虹膜后粘连、术后囊膜浑浊、前房出血等。未合并有眼底病变或合并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与非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未合并眼底病变或合并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改善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4例(87眼)糖尿病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4者为67眼,>0.5者为56眼。手术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结论有轻度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仍可取得满意的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糠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112例、13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多数为眼前节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合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72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4 眼,0.1~0.4者34 眼,0.5~0.9者28 眼,1.0~1.5者6眼.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6.9%)和后囊膜破裂(4.2%),无视网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改善视力、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视网膜脱离发生等优点,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取决于眼底黄斑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我国低视力诊断标准,总结16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术后3月检查一级低视力29眼,占17.90%,二级低视力133眼占82.10%,主要原因有老年黄斑变性占30.25%,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占27.1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占22.22%,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占7.41%。结论:由于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白内障术后永久性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黄斑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对低视力患者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情况。方法对262例(268只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平均随访18月。结果视力为0.2~0.4者39只眼,0.5~0.7者118只眼,0.7~0.9者50只眼,1.0者61只眼,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前房渗出性纤维膜,虹膜后粘连,眼压一过性增高。结论由于手术材料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已不再是有人工晶体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即使患轻度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施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也是安全的,并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例(46只眼)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气体填充15只眼,硅油填充5只眼;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33只眼(74%)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变7只眼,下降6只眼;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缺血。术后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17只眼(35%),视网膜脱离3只眼(7%)。晶体后囊混浊12只眼(26%),角膜上皮延期愈合12只眼(26%),玻璃体出血14只眼(3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切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3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30例(30眼)非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作对照组。结果术后视力〉0.4,糖尿病组23眼,占77%。非糖尿病组25眼,占8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白内障患者中出现角膜水肿,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等眼前段手术并发症者糖尿病患者均较高。结论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安全的。手术不但可以提高患者视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眼底观察,为及时治疗视网膜的病变提供了条件。糖尿病患者术后眼前节反应明显发生率高,需积极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89例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7者24例,占13%;0.6~0.4者117例,占61%;≤0.3者24例,占26%。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眼底观察,为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