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观察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采取髂内动脉血管阻断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天台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髂内动脉血管阻断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术中红细胞输入量、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切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行髂内动脉血管阻断术,能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性激素表达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 20例和B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 20例。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及性激素表达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小于A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术后VAS评分低于A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好于A组,创伤应激指标低于A组,性激素水平表达情况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效果好于常规治疗,安全性也更高,对患者性激素表达的不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分娩的7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6)和常规组(n=36)。试验组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进行胎盘处理,常规组采用常规胎盘处理和子宫内压迫止血。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累计出血量、修正血红蛋白(Hb)值、住院时间等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子宫切除率、红细胞输注、输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累计出血量以及修正Hb值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子宫切除率为5.56%,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红细胞输注率为88.89%,与常规组的97.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645.2±56.1)mL,低于常规组的(794.7±7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常规组的19.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进行处理,能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降低出血量,从而更好地保留患者的子宫和生育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引起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探讨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4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2∶1配对原则选择86例非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4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设为试验组,将86例非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等方面的差异。再将试验组分为介入治疗组16例和非介入治疗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孕次、流产次数、本次孕周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 049,6. 237,6. 099,均P 0. 05);介入治疗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 851,6. 641,12. 268,均P 0. 05);介入治疗组和非介入治疗组DIC、子宫切除、产后感染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 526,1. 441,0. 360,均P 0. 05)。结论:孕次、流产次数、本次孕周是引起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介入联合宫腔动脉球囊填塞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与分析介入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卵巢血流参数生殖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不同时间的卵巢血流参数、生殖激素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卵巢血流参数和血清E_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FSH和LH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卵巢血流参数和生殖激素表达影响更好,因此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子宫下段注射欣母沛联合子宫下段填纱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因凶险性前置胎盘收治入我院并施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55例,对应随机数字为奇数者归类为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归类为观察组。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各类缩宫药物,观察组胎盘娩出或取出后于子宫下段注射欣母沛联合子宫下段纱条填塞。比较两组病患术后2h与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子宫切除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患术后2h与24h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8%)及子宫切除率(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2.73%,12.73%),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下段注射欣母沛联合子宫下段填纱有效提升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的成功止血率,有利于孕妇身体的健康,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封堵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诊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观察组采用髂内动脉封堵;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B-Lynch缝合。比较两组术中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子宫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9.76%)低于对照组(3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9.76%)低于对照组(3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花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封堵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术中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可减少子宫切除和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卡孕栓及安列克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盘剖宫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92例采取剖宫产手术治疗伴术中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产妇实施卡孕栓止血;药物组30例产妇在子宫按摩的基础上联合安列克注射治疗;研究组32例应用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实施治疗。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手术中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产妇术中出血量,同时,对比三组产妇在手术中的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24h显示出血量分别(524.8±175.6)mL、(610.1±198.5)mL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与对照组在术中、术后24h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止血失败率及子宫切除、术后腹痛、产褥感染等分别为0.00%、3.10%、9.4、6.2,对照组为6.7%、16.6%、33.3%、26.7%,药物组分别为0.00%、6.7%、13.3%、3.3%,三组上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术后感染、止血有效及晚期产后出血率上明显优于药物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采用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卡孕栓和单独使用安列克,且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对产妇子宫的的血流供应不造成影响,还能完整保留子宫生理和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手术参数、淋巴结切除数量以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126.89±23.12ml、258.12±34.12ml)低于对照组患者(159.78±25.45ml、297.12±34.89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32.12±5.12h、48.37±6.21h、5.23±0.5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39.40±5.28h、59.78±5.88h、9.23±0.3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以及性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行为异常评分(56.12±5.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12±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患者产生的损害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也能够达到开腹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共65例病例分为两组,研究组:前置胎盘自然分娩后子宫下段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0例(2014~2015年);对照组:前置胎盘自然分娩后子宫下段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5例(2011~2013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出血量(1634±145)m L,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2083±156)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输血量(4.15±0.15)U,对照组的平均输血量(6.20±0.23)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研究组(2.58±0.35)min,对照组(18.45±0.5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研究组(6204.60±153.32)元,对照组(8860.40±172.3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平均出院时间,研究组(3.5±0.3)d,对照组(4.5±0.5)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方法有效、易操作,具有无创性、节约病人费用,且不增加感染机会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产后性功能的恢复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分娩的明确诊断为前置胎盘初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60例设置为观察组,前置胎盘非合并胎盘植入组6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产后45d、3、6个月的性生活恢复占比、性交痛情况、性生活满意度和产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5d、3个月的性生活恢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6个月的性生活恢复比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45d、3个月的产后性交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6个月的性交痛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45d、3个月的产后性生活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后6个月的性生活满意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产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3个月内,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和前置胎盘非合并胎盘植入组对女性产后性功能影响有显著差异,两者在产后6个月对性功能影响无显著差异,后者比前者的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对妊娠结局影响性,以期降低妊娠梅毒并发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110例妊娠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现同一种治疗妊娠梅毒方案,但在不同孕周进行治疗,分别是在16周和≤16周,分别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新生儿娩出和妊娠结局影响性。结果:观察组阿氏评分、体重分别为(8.99±1.13)分、(3.61±0.56)kg,对照组阿氏评分、体重分别为(6.78±0.95)分、(2.68±0.45)kg,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呼吸、心率上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共有异常2例,发生率为3.64%,正常足月活婴占96.36%;对照组妊娠结局中共有异常11例,发生率20%,正常足月活婴占80%,观察组在不良妊娠结局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足月活婴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16周内对妊娠梅毒进行诊治能有效降低妊娠风险,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月经恢复情况以及出血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周期为(30.24±3.23)d,经期为(4.39±2.43)d,月经量为(31.53±11.32)m L;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月经周期为(30.42±3.27)d,经期为(4.43±2.46)d,月经量为(32.42±12.02)m L。两组月经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减少时间、出血控制时间以及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出血控制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新型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包皮过长患者130例,根据信封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商环包皮环切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2±0.69)min和(1.08±0.44)m L,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2±4.10)min和(8.72±1.48)m L(P0.05)。观察组术中与术后1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67±0.33)分和(1.63±0.75)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1.21)分和(4.73±1.34)分(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系带对合不良、水肿、伤口裂开、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包皮环切术,新型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能简化手术步骤,缓解疼痛状况,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40例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行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产后出血情况、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占比44.3%(31/70),有效率为97.1(68/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7%(18/70)、88.6%(62/70),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5.6±1.8)min、产后2h出血量(468.2±175.6)m L、产后24h出血量(533.2±201.6)m L、产后出血发生率22.9%、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16.8±3.7)g/L明显高于观察组(3.1±1.2)min、产后2h出血量(321.8±112.7)m L、产后24h出血量(374.8±141.7)m L、产后出血发生率5.7%、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11.2±2.6)g/L,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APTT(30.2±7.2)s、PT(13.2±5.2)s、TT(18.2±4.7)s、Fg(4.7±1.3)g/L和对照组相比(31.3±7.1)s、PT(12.8±5.1)s、TT(17.9±4.8)s、Fg(4.8±1.3)g/L凝血功能指标相当(P0.05),观察组腹泻、血压升高、恶心、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明显缩短产妇第三产程,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体积孕14周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4周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本组研究中的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前采取GnRHa皮下注射处理,同期选择子宫体积≤14周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术前不做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0.35±85.73)m L、手术时间(82.75±18.55)min及术后住院时间(4.09±1.82)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319.25±51.46)cm~3与对照组(211.73±15.08)cm~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较手术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2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体积孕14周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注射GnRHa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体积,有助于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患者前列腺素及孕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素F_(1α)(PGF_(1α))、血栓素B_2(TXB_2)均低于对照组[(37.98±3.12)pg/mL vs.(48.76±4.02)pg/mL,(134.23±27.54)pg/mL vs.(156.78±26.41)pg/mL](P0.05);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优于对照组[(4.07±1.32)U/L vs.(7.45±1.74)U/L,(9.34±1.11)U/L vs.(13.87±1.25)U/L,(784.31±40.91)pmol/L vs.(573.56±35.42)pmol/L](P0.05);痛经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51±0.35)分vs.(4.78±0.33)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8.00%(48/50)vs.78.00%(39/50)](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素及孕激素水平,缓解痛经症状,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