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性科学》2015,(9):86-88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宫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268例先后进行腹腔镜、宫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以HSG检查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比较腹腔镜、宫腔镜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准确性。将确诊的22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12例,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管腔再闭塞率。结果:腹腔镜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灵敏性、特异度、准确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65%、68.48%、85.73%和0.624,低于宫腔镜的92.42%、79.65%、96.54%和0.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术输卵管再通率、随访期间宫内妊娠率分别为31.25%和32.14%,均低于B组的44.64%和46.43%,A组术后和随访期间异位妊娠率、管腔再闭塞率则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输卵管性不孕更准确,宫腔镜手术可提高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宫内妊娠率,预防管腔再闭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480例,研究组336例,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144例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手术,测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超声测量卵巢体积、窦卵泡数量、排卵率及生育结局,比较两组患者生育状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E2)、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术后1个月、3个月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稍有降低(P0.05);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显著降低(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和术后妊娠率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异位妊娠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术中保留的患侧输卵管发生再次异位妊娠的可能性更大。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影响患者生殖潜能,但可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输卵管妊娠的患者是否行输卵管切除术,取决于输卵管的病变情况及患者的生育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性科学》2019,(11):63-68
目的对不同分组的不孕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或输卵管疏通术及术后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及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海崇明第三人民医院妇科诊治的32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挑选其中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2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11例患者(A组),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11例患者(B组),再选择同期单纯输卵管阻塞且无积水的10例患者(C组)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或输卵管疏通术,并均以电凝止血为主,术后再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月经第3天测量血清中FSH、LH、E_2、AMH、INHB浓度值,并用超声仪器检测卵巢体积和卵泡数量等。同时,检测各组患者IVF-ET术前、术中、术后妊娠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术前的卵巢储备功能变化情况:患者的FSH、LH水平在囊肿剥除后1个月出现短暂升高,与术前的激素水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_2、AMH、INHB、AFC水平出现降低,与术前状态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FSH、LH水平又渐渐降低,E_2、AMH、INHB、AFC水平逐渐升高,术后12个月时的最终浓度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A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术前的卵巢储备功能变化情况:患者E2在术后1个月时有较为显著的下降,与术前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后其浓度又逐渐上升,与术前浓度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及助孕结局比较情况:术前A组、B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FSH浓度比较,对照组浓度较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的Gn用量比较,对照组比其他两组用量较少,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HCG日E_2浓度比B组患者的浓度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平均获卵数多于B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9.3%、37.6%、40.0%,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A组和B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影响,而6个月至12个月后则恢复术前水平。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临床妊娠率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性激素表达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 20例和B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 20例。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及性激素表达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小于A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术后VAS评分低于A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好于A组,创伤应激指标低于A组,性激素水平表达情况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效果好于常规治疗,安全性也更高,对患者性激素表达的不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性激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96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60例)与开腹组(36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促黄体素(LH)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的FSH、E_2、L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1月的E_2比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时E_2恢复至术前水平,FSH、LH在术后1、3月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1、3月的FSH比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同期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1、3月的E_2比术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同期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SF-36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1、3月的SF-36总分比术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同期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切除和开窗两种术式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切除组和开窗组,每组各45例,在腹腔镜下分别行输卵管切除术和输卵管开窗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T-HCG情况和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T-HCG和术后3d血T-HCG的下降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周血T-HCG下降比率和术后1个月血T-HCG下降至正常例数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和继发不孕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开窗术具有相同的治疗价值,而输卵管开窗术不能提高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后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妊娠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积水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修复整形术,随访2年,记录术后患者妊娠率,收集患者不同输卵管评分的妊娠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在5~35mL,手术时间在30~90min,均未见手术并发症。随着输卵管功能的评分越高,妊娠率越高,高评分组妊娠率明显高于中评分组和低评分组,中评分组妊娠率高于低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评分组、中评分组、高评分组患者妊娠主要集中在术后1~6个月,术后12~24个月妊娠率极低;高评分组无复发,与中评分组、低评分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输卵管修复整形术对于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高评分患者术后妊娠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宫腔镜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和嘉兴市第一医院治疗的68例EP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宫腔镜手术,术后A组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B组放置LNG-IUS。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术前、术后12个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γ干扰素(IFN-γ)、总胆固醇(CHO)、载脂蛋白A1(LAA1)、性激素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且术后6、12个月,与A组比较,B组子宫内膜厚度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2个月两组血清IFN-γ、VEGF、CHO、LAA1水平均降低,且与A组比较,B组更低(P<0.05)。治疗期间,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将LNG-IUS应用于EP患者宫腔镜术后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80)和B组(n=80),A组患者行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本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指标;患者化学性腹膜炎、肉芽肿、复发率、月经异常、下腹痛等预后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手术前、手术后1d、手术后5d血清IL-6的水平。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出现化学性腹膜炎、下腹痛症状的患者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1d,两组IL-6水平显著升高,但A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A组IL-6降至术前水平,A组IL-6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对患者血清IL-6水平影响较小,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开腹手术组(n=30)、腹腔镜手术组(n=30)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组(n=30)。开腹手术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术后局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腹腔镜手术组单一使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组在腹腔镜基础上联合局部注射甲氨喋呤治疗,比较3组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长度及止血时间,均短(少)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组术后1天、术后4天及术后14天血HCG水平,均低于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1天、术后4天及术后14天血HCG水平,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组与腹腔镜手术组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组与腹腔镜手术组重复性输卵管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腹腔镜手术联合局部注射甲氨喋呤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守手术治疗与切除输卵管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适应证和患者自己的意愿,分为保守手术治疗组(n=50)和切除输卵管手术组(n=50),对保守手术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注射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法,对切除输卵管手术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结果:保守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切除输卵管手术组长(P0.05),而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切除输卵管手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保守手术治疗组与切除输卵管手术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保守手术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切除输卵管手术组患者(P0.05);治疗后,保守手术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各个因子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切除输卵管手术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具有更高的宫内妊娠率,帮助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式对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TOI)患者输卵管通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TOI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以及对照组59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利用腹腔镜术式进行治疗,随访2年,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输卵管畅通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再随访2年,对比两组预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通畅率是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9%,阻塞率是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分别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妊娠率是6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式对于TOI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效果较好,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以及妊娠率,值得给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卵巢移位术对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卵巢移位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宫颈癌手术中卵巢移位手术。通过卵巢功能评价标准判断患者性激素水平,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性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卵巢移位手术6~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性激素水平相差不明显,说明卵巢移位对宫颈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影响不大。手术后观察组未恢复性生活的患者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没有恢复性生活的患者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达到3分的患者15例(30%)多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3分的患者10例(20%);观察组总有效患者45例(9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患者42例(84%)。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卵巢移位,对患者性激素和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能够保证患者性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宫外孕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输卵管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为宫外孕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56例)和手术治疗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雌激素(E_2)、孕酮(P)、睾酮(T)、卵巢功能评分及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变化,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宫外孕患者的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就诊时FSF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2、4、6个月,两组患者E_2、P、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评分、FSF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治疗后4个月、6个月逐渐恢复,且保守组患者卵巢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手术组患者,FSFI评分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宫外孕手术切除输卵管对女性卵巢功能和性功能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与手术对患者的性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临床选择宫外孕治疗方案时应酌情考虑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介入术联合中药的方法和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其中55例患者为试验组,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后行中医内外合治(灌肠、内服)联合宫腔通液术;51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即采用FTR和宫腔通液术.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两组的生育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程度,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阻塞程度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试验组的妊娠率显著多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卵管通畅程度上,各型阻塞程度的患者试验组的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对患者性激素、生育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普仁医院)诊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亮丙瑞林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生育功能以及并发症、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SH、LH、E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丙瑞林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育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过程中采用30mg的甲氨蝶呤对病灶部位行局部注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血β-HCG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输卵管再通率、随访1年内宫内妊娠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愈率、输卵管再通率、随访1年内宫内妊娠率均较高,血β-HCG降低至正常范围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术组相比每周性生活频率增加,性唤起时间缩短,获得高潮时间延长,性生活满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前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改善了性生活质量,保留了生育功能,术后妊娠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对残角子宫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残角子宫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非妊娠时诊断2例,妊娠时诊断12例(其中残角子宫妊娠9例,残角子宫合并同侧输卵管妊娠3例)。(2)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者3例(Ⅱb型2例,Ⅱa型1例),2例为早期妊娠时发生(Ⅱb型),1例为妊娠中期发生(Ⅱa型)。(3)术中见同侧输卵管缺如1例,同侧卵巢缺如1例,2例患者术前均无腹部手术史。(4)14例病例均经过手术明确诊断,所有切除的残角子宫均行病理检查,其中3例为肌性结构(Ⅱc型),其余均见内膜组织(Ⅱa型1例,Ⅱb型10例)。两侧子宫肌性连接者3例,部分纤维带连接者10例,完全不相连者1例。(5)发现残角子宫前无孕产史者11例,有孕产史者4例,其中1例顺产1胎,1例剖宫产1胎,2例曾有人流史(1例人流1次,1例人流3次,以往检查均未发现合并残角子宫)。(6)手术切除残角子宫14例,其中开腹手术3例,腹腔镜手术11例。结论:残角子宫容易误诊,残角子宫妊娠时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妊娠早期确诊十分重要,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非孕期及早孕期的残角子宫切除手术建议使用腹腔镜完成,在切除残角子宫的同时建议切除同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阅兵部队集训期间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特点,及外周血部分胃肠激素的水平变化规律。为防控消化系统疾病,建立预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参加阅兵集训的100名官兵[均男性,年龄(20.76±1.23)(18~24)岁]及同期100名常规训练的官兵,调查训练前期、训练中期、阅兵前期、阅兵后期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情况。于训练中期检测外周血胃肠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肽(VIP)含量。结果两组官兵均未发现器质性消化系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也比较低。训练中期阅兵训练组消化系统症状阳性人数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P〈0.05),亦显著高于同组训练前期、阅兵前期和阅兵后期(均P〈0.05)。阅兵训练组同常规训练组比较,胃肠激素MTL、SS和VIP外周血含量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阅兵训练时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可用作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