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雌激素减少是导致更年期妇女一系列症状与疾病的基础 ,目前主要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有关雌激素替代疗法早在上世纪 50年代国外已作大量研究与临床应用.目前在欧美约有 20%~30%的50岁以上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并取得引人瞩目的效果, 但在国内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比例较低.不少医生与绝经后妇女对雌激素的补充还有疑虑,主要是担心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采用孕激素与雌激素合并应用的方法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已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与不用雌激素时相似.  相似文献   

2.
随着妇女平均寿命的延长,绝经后的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旨在改善妇女生活质量的激素替代治疗(HRT)所引发的问题也不断涌现。2002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宣布。妇女健康初始行动(WHI)在健康绝经后妇女中使用雌激素加孕激素的临床试验由于乳腺癌发病相对风险增加26%,且并无总体益处予以提前终止。在上述对HRT弊端新认识的背景下,中医中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走向世界的新契机。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中药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少,因此中医辨证治疗有望替代或补充雌激素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完全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是近50年的新进展。绝经期雌激素分泌迅速减少,雌激素丢失会引起各种更年期症状(如潮热、盗汗等);雌激素丢失的长远影响,会引起骨质疏松、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等。本文对HRT的利弊进行分析,HRT可以缓解并根除绝经前后出现的症状,减少或防止骨质疏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等;HRT也有可能提高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等。总之,HRT的利大于弊。强调应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雌激素,达到提高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补充性激素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围绝经期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及自然绝经,并且无雌激素使用禁忌症之妇女78例,给予尼尔雌醇(维尼安)2mg,每月1次或2次口服,观察用药后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尼尔雌醇对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后妇女各种症状,尤其是潮热、泌尿生殖道等症状有明显疗效,长期服用3年以上对子宫内膜、乳腺无明显影响。结论:维尼安比其他雌激素制剂具有价廉、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激素替代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激素替代治疗的概念在生育期卵巢周期性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孕激素协同作用 ,维持女性健康生理。女性 40岁后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直至绝经。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妇女身心功能异常 ,产生潮热、出汗等一系列症状 ,统称更年期综合征。对存在雌激素缺乏的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缓解其更年期症状的治疗为激素替代治疗 (Hormonere placementtherapy ,HRT)。2 HRT的适应证及优点(1)缓解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潮热、出汗、烦躁、抑郁、乏力、睡眠障碍、心悸、头痛等更年期症状 ;(2 )治疗老年性泌…  相似文献   

6.
雷洛昔芬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衣志勇  曲建昌 《医学综述》2005,11(7):653-655
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ERT)水平下降,患骨质疏松症(PMO)的风险增加。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可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降低骨折率,有效治疗因ERT缺乏引起的PMO。但长期补充ERT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乳房触痛、阴道流血、情绪波动及血栓栓塞等一系列副作用也降低了治疗顺应性。2003年欧洲与国际绝经学会、北美妇科学会提出,不主张将ERT作为绝经后妇女防治PMO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近年雌激素补充治疗概念与方法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末期,人工合成的雌激素补充治疗(ERT)被开始用来减轻与绝经相关的症状。70年代中期,孕激素被用于仍有子宫的妇女以预防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增加。这种雌、孕激素的联合补充称为HRT。以后相当长的时间中,ERT/HRT曾一度被推崇为防治心血管病的有效手段。20世纪70到90年代进行的很多临床研究提示,服用ERT/HRT的妇女与不服用激素的人群相比,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 ,出现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 ,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致残率大幅度上升 ,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雌激素替代治疗 (ERT)不仅可以用于有症状妇女的治疗 ,而且更广泛地用于无症状的绝经期妇女的治疗 ,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减少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其中对血脂代谢的改善是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 30例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证实了雌激素替代治疗对脂质代谢的良…  相似文献   

9.
1 激素补充治疗的概念 雌激素补充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简称ERT)是指给予绝经后妇女适量雌激素,以缓解雌激素缺乏造成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和生殖道、泌尿道萎缩等症状。雌激素与孕激素补充治疗为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Therapy,简称HRT,或HormoneTherapy,简称HT)。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项新的报告 (JAMA 2 0 0 0 ;2 83:485 91,5 34 5 ) ,联合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比单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更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家CatherineSchairer医生领导的这项研究 ,分析了 46 35 5名绝经后妇女的资料 ,研究者想确定普遍采用的联合激素替代治疗比单用雌激素是否有更大的患乳腺癌的危险。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有助于减轻绝经期症状 ,例如 ,发热潮红、阴道干涩、情绪波动 ,并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性痴呆及冠状动脉疾病。雌激素替代治疗的负作用是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瑾  石馨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7):1411-1412
目的 观察绝经后经激素补充治疗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将 115例绝经后妇女分为雌激素治疗组(57例)和雌孕激素治疗组(58例),经阴道内超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妇女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雌激素组与雌孕激素治疗组妇女子宫内膜厚度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绝经后雌孕激素的联合补充疗法对子宫内膜的增生有保护性作用,且阴道内B超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对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观察起到了检测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些新的疗法经历绝经期的妇女特别危险。在绝经期间,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这就加剧并加速破骨过程。雌激素不仅可增加钙的吸收,而且会减少钙在尿中的排泄。雌激素替代疗法(ERT)看来似能为绝经期的妇女提供一解决办法,但仅仅补充雌激素是有一些危险的。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应当避免使用,因为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只补充雌激素而不给予黄体酮,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李淑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264-1265
孕激素能有效的降低由雌激素替代治疗所致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危险。但孕激素对脂质和糖代谢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增加冠心病的发生 ,而且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是否减少患乳腺癌的危险目前仍有争议。现将有关绝经后妇女应用孕激素的利弊及如何合理应用的研究结果 ,做一综述。1 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单用替代治疗可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效应 ,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并与剂量和疗程有关。曾有学者对1 72 4例接受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进行双盲随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对服用结合雌激素 0 62 5mg/d的妇女观察 1年发现 ,在每日加服醋酸甲羟孕…  相似文献   

14.
许吉  蔡惠萍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2):1337-1337,1339
为探讨老年妇女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病因,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对40例中老年妇女反复尿路感染,经阴道健康评分结果〈15分者,经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阴道健康评分上升,尿路感染症状明显好转。认为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妇女尿路感染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老年妇女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病因,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对40 例中老年妇女反复尿路感染,经阴道健康评分结果< 15 分者,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阴道健康评分上升,尿路感染症状明显好转。认为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妇女尿路感染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联合激素替代治疗的黄体酮成分具有重要的心脏保护功效,补充了雌激素的这些效果。到去年为止,黄体酮一直被认为仅在降低非对抗性雌激素应用引起的子宫内膜癌危险方面起重要作用。随后,哈佛医学院的Francine Grodstein及其同事公布了对59000名“护士健康研究”参加者的研究结果,即接受联合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主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是0.39,而单用雌激素治疗的妇女是0.60(NEJM 1996:335:453-61)。现在,哈佛小组进一步的研究阐明了黄体酮的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Estrogen)是维持妇女体内生理平衡非常关键的内源性调节剂。中、老年妇女由于绝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加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性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一直用于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症状,降低慢性心血管病发病率,预防骨质疏松等方面的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以及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18.
临床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 (HRT)的早期曾对有子宫的妇女单用雌激素 (ERT) ,使得内膜癌发病率上升 ,目前原则上只对无子宫的妇女单用雌激素 ,此时用ERT的妇女不存在子宫出血问题。在个别情况下 ,如对孕激素不耐受的病人 ,有子宫但不能加用孕激素 ,也有出血问题。为了保护子宫内膜 ,模仿生理周期加用孕激素拮抗雌激素的促增生作用 ,会发生周期性的撤退性出血 ,这种方案的周期控制较好 ,但也可出现非预计时间内的不规则出血。许多绝经后妇女不愿在绝经后仍有周期性的撤退性出血 ,采用连续联合加用孕激素的方法 ,使子宫内膜持续萎缩 ,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我国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 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Google学术等电子数据库,设置主题词检索1980年1月至2016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雌激素联合抗抑 郁药物治疗我国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临床效果评价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5.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数据及结 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合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雌激素治疗组相比, 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在有效率(RR=1.46,95%CI=1.29~1.66,P<0.01)、HAMD评分(WMD=-4.61, 95%CI=-5.63~-3.59,P<0.01)和KMI评分(WMD=-5.83,95%CI=-11.12~-0.53,P<0.01)3个方面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雌激素替代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临床围绝经期症状及抑郁症状的治疗及缓解效果显著优 于单独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triosis,简称EM),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左右的发生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当前药物治疗EM依靠抑制卵巢功能诱导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在过去传统的方案是采用达那唑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EM疗效是肯定的,但它们存在着较多副作用,诸如肝功能损害,绝经症状,男性化表现,低雌激素综合征和骨质丢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