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丁香苷、绿原酸和1,5-二咖啡酰奎尼酸为野生天山雪莲中的3种活性化学成分,具多种药理活性,在药材中含量较低。研究在筛选得到天山雪莲上述3种化学成分高产细胞系的基础上,通过外源添加碳源和生物合成前体的方法调控紫丁香苷、绿原酸和1,5-二咖啡酰奎尼酸在天山雪莲培养细胞中的生物合成,极大地提高了其含量和产量。仅需培养16 d,紫丁香苷、绿原酸和1,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质量浓度即可以分别达到339.0,225.3,512.7 mg·L-1;三者的含量分别为野生药材的67.9,1.9,10.6倍。研究为最终实现通过天山雪莲细胞培养同时规模化生产以上3种活性成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茵陈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倪丽丽  戴莹  窦志华  王兆龙  周云中 《中草药》2020,51(11):2954-2966
目的研究茵陈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制备15批茵陈标准汤剂,HPLC法建立标准汤剂及其原料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共有峰传递数及峰面积比值变化、指标成分转移率、出膏率对标准汤剂进行量值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茵陈饮片和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分别标定共有峰16个和15个,共有峰个数传递率93.75%,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了共有峰中的1-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1,3-二咖啡酰奎宁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13个成分,在茵陈中首次检测到了咖啡酰奎宁酸葡萄糖苷和黄酮二糖碳苷芹菜素-6,8-C-二葡萄糖苷,标准汤剂和饮片共有峰面积比值与成分转移率呈现较好的正向直线关系,新绿原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转移率超过100%,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转移率分别只有47.59%和22.33%,提示标准汤剂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类成分可能发生了相互转化,绿原酸可能部分转化成了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可能部分转化成了1,3-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芦丁、金丝桃苷平均转移率分别为31.36%、28.36%,其余成分平均转移率在50%~70%,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9.76%。结论研究揭示的茵陈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为茵陈配方颗粒及含茵陈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沈娟  崔培超  王永香  张桥  李家春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20):2993-299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种质资源金银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等7种有机酸及断氧马钱子苷的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溶液和甲醇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5nm,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金银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及断氧马钱子苷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1%、99.05%、99.01%、98.71%、98.79%、98.82%、98.89%、99.16%,RSD分别为0.56%、0.37%、0.93%、1.11%、0.90%、0.87%、0.71%、1.04%。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不同种质金银花中7种有机酸及断氧马钱子苷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多成分同时定量的质量评价模式及其在野菊花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建立21批次野菊花HPLC指纹图谱,通过TCMYS指纹图谱软件对不同产地野菊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中12个共有色谱峰进行指认,采用外标法对12种成分进行定量。结果 21批次野菊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有分类趋势,标定了17个共有峰,其中12个共有峰被指认为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蒙花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和金合欢素,外标法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6),加样回收率均在95. 84%~102. 46%之间,RSD <2. 72%。结论 HPLC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多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准确、可靠,为野菊花全面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4.6 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做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6 nm,柱温25℃,流速0.8 mL.min-1。结果: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20.00,4.64~92.80,2.233~44.66 mg.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99.14%;99.39%,RSD分别为1.81%,1.66%,1.36%(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野菊花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李菁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1458-1462
目的:研究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5,7-二羟基色原酮(2)、3-O-咖啡酰-γ-奎尼内酯(3)、柚皮素(4)、3,5-二-O-咖啡酰奎尼酸(5)、3,4-二-O-咖啡酰奎尼酸(6)、4,5-二-O-咖啡酰奎尼酸(7)、1,3-二-O-咖啡酰奎尼酸(8)、1,5-二-O-咖啡酰奎尼酸(9)、3-O-咖啡酰奎尼酸(10)、4-O-咖啡酰奎尼酸(11)和绿原酸(12).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牛蒡Arctium lapp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牛蒡根55%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二咖啡酰-3-苹果酰奎尼酸(1)、3,5-二咖啡酰-1-(2-咖啡酰-4-苹果酰)-奎尼酸(2)、3,5-二咖啡酰-1-(2-咖啡酰-4-苹果酰甲酯)-奎尼酸(3)、3,5-二咖啡酰-1-琥珀酰甲酯奎尼酸(4)、3,4-二咖啡酰-1-琥珀酰甲酯奎尼酸(5)、1,3,5-三咖啡酰-4-琥珀酰奎尼酸(6)、1,5-二咖啡酰-3-琥珀酰奎尼酸(7)、1,5-二咖啡酰-4-琥珀酰奎尼酸(8)、1,5-二咖啡酰-4-琥珀酰甲酯奎尼酸(9)、1,5-二咖啡酰-3-琥珀酰甲酯奎尼酸(10)、1,3,4-三咖啡酰奎尼酸(11)、1,4,5-三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2)、3-咖啡酰奎尼酸(13)、4-羟基苯乙酸(14),其中13个为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结论化合物3~5、9、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银黄滴丸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戴德雄  刘根才  朱婷  纪晓燕  季玉林  赵准 《中草药》2016,47(24):4370-4373
目的利用HPLC法建立银黄滴丸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对10批银黄滴丸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计算;通过药材对照对共有峰进行归属;通过对照品对照指认共有峰。结果银黄滴丸HPLC指纹图谱有7个共有峰,6个共有峰(峰1、2、3、4、5、6)来自于金银花药材,1个共有峰(峰7)来自黄芩药材;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7个成分,分别为新绿原酸(峰1)、绿原酸(峰2)、隐绿原酸(峰3)、3,4-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4)、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5)、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6)、黄芩苷(峰7);1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很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野菊不同部位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湖南衡阳产野菊不同部位(叶、花、花蕾、嫩茎及老茎)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方法:以80%的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法提取野菊不同部位中的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以0.05%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质量浓度在10~100 mg·L-1(r =0.996,r =0.992)与蜂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99.7%.野菊叶、花、花蕾、嫩茎及老茎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1.08%,0.44%,0.39%,0.58%及0.52%;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分别为1.66%,1.01%,0.82%,0.93%,0.64%,其中野菊叶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含量最高.结论:野菊不同部位均含有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尼酸,但它们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茵陈配方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claimTM RSLC 120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2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样量1μL,建立14批茵陈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茵陈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8个成分,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并进行了含量测定,各成分色谱峰分离较好,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为茵陈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山雪莲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毅  周茜  闫明  徐芳  康爱荣  严欢  洪立军  王新堂  仲婕 《中药材》2005,28(11):980-982
目的:测定天山雪莲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芦丁含量,以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为雪莲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用UV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部位的HPLC色谱图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叶的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均较高,与全草的相似度为0.8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坚杆火绒草质量标准.方法 显微法、TLC法进行定性鉴别,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 显微特征明显,可见表皮细胞、气孔、非腺毛、梯纹导管、螺纹导管、木纤维、薄壁细胞、花粉粒等.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6批...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天山雪莲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建国  翟科峰  何承辉  魏改芹 《中草药》2009,40(7):1062-1066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天山雪莲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紫丁香苷、绿原酸和芦丁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并优化了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 HPD400型树脂对天山雪莲各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于纯化天山雪莲有效部位.最佳工艺条件为:雪莲样品溶液4 BV,上样液的pH值为2~3,吸附流速1 BV/h,吸附时间为12 h,先用4 BV水洗涤,再用30%、50%乙醇各6、4 BV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BV/h,合并30%、50%乙醇洗脱液,即为目标产品.各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均提高了5倍左右.结论 采用HPD400树脂分离纯化天山雪莲中有效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宽筋藤药材U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宽筋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21批不同产地宽筋藤药材进行特征图谱及含量同法测定,并结合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共确定了20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2个成分,分别为紫丁香苷和木兰花碱,聚类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显示21批样品可以分为两类,含量测定结果则显示不同产地之间的样品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科学合理,能更全面反映不同产地宽筋藤药材的质量,为宽筋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期苍耳草Xanthium sibiricum中酚酸类及蒽醌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成分绿原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原儿茶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阿魏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及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的量。结果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及蒽醌类成分的量呈动态变化,总酚酸量7月中旬较高,总蒽醌量7月下旬较高;绿原酸、原儿茶醛、阿魏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5种主要酚酸总量7月中旬较高,其中绿原酸量以6月下旬较高,其余均以7月中旬较高。结论为确定苍耳草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3-羟基丁酸八聚体(3)、琥珀酸(4)、紫丁香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在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与原药材中紫丁香苷含量的差异。方法建立了一种HPLC-DAD方法测定紫丁香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与天山雪莲原药材相比,细胞培养物中紫丁香苷的含量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方式下,分别提高了20.96和55.50倍。结论利用细胞培养方式生产紫丁香苷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