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龋齿的预防     
龋齿(俗称蛀牙)是严重影响牙齿正常功能的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龋齿的形成在于有粘附于牙面的致龋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将含糖的食物发酵、产酸。酸性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齿,能使牙齿脱矿而形成龋齿。龋齿是多因素疾病,需采用多种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4
目的分析北京市幼儿龋齿的状态分布,探索幼儿龋活性和龋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幼儿龋齿的预防对策。方法基于2018年1~12月北京市987名幼儿的口腔检查和CAT检查数据,对北京市幼儿各颗牙齿的患龋状况进行描述统计,并构造回归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对幼儿龋活性和龋齿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幼儿1岁以后,牙齿的患龋率开始快速增加,幼儿龋坏比例最高的牙齿依次为51齿(11.08%)、61齿(10.42%)、62齿(5.41%)和52齿(5.20%);幼儿的龋病发生主要受到儿童月龄、儿童口腔CAT值和幼儿监护人口腔CAT值的显著影响(P0.05),而与儿童性别和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并不显著(P0.05)。结论儿童龋齿的预防,仅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是不够的,还需要重点关注儿童牙齿菌斑的形成和龋活性检查。  相似文献   

3.
龋齿的预防,是国内外口腔医务工作者所着重致力的工作之一。过去已经有好多方法,比较普遍的是氟防龋。近年来,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预防方法。例如用葡聚糖介酶或氯巳定消除菌斑;抗菌素消灭致龋细菌及防龋涂料的试用等。用免疫方法预防龋病,好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对牙菌斑以及菌斑中致龋链球菌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加之最近十多年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因而使人们想到有可能用免疫的方法来控制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龋齿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婴幼儿龋齿的发病率日见增高,严重的威胁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致病原因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因而预防该疾病就需要从发病原因的各个方面着手。釉质是防御龋病的重要屏障,在此阶段严密控防龋病的发生更有利于提高对龋病的防治能力。牙釉质组织由于受到遗传或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就可使牙釉质在发育期发生物理、化学的改变,使组织结构变异或畸形。先天的发育缺陷、个体内环境差异、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等各种因素都对牙釉质龋的发病有影响。龋齿的预防要从各个致病因素着手。从牙胚在胚胎期生成就开始加强孕妇的孕期卫生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哺乳期科学喂养,注意口腔护理,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提高牙齿抗病能力。牙齿萌出后要随时检查,采用综合防龋措施预防龋齿的发生。发现问题早治早防。  相似文献   

5.
刘丹  朱红明 《中外医疗》2012,31(8):123+125-123,125
目的了解钟祥地区儿童替牙期前后龋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影响龋齿的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方法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钟祥市儿童乳、恒牙龋患病率为60.07%和32.42%,城乡学生恒牙龋有所差异,但均低于1.0。近年来随着媒体关于爱牙知识的宣传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在防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太钢尖草坪地区4所小学的学龄儿童龋齿的普查和预防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儿童龋齿患病率为73.7%,龋齿患儿龋均为4.2,说明儿童口腔保健是儿保工作中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7年的防龋工作实践证明,采用氟离子透入方法对儿童龋齿预防,特别是对学龄儿童龋齿预防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响水县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以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 对响水县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儿童防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患龋率与儿童的年龄,婴儿期喂养方式,儿童的饮食和口腔清洁卫生习惯等有重要联系。结论 通过采取培养儿童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等综合性防龋措施,可有效地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孟蓉  朱维建 《海南医学》2002,13(7):49-49
目的 评价自制 1 8%NaF防龋涂料对正畸减径牙齿龋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 40例Ⅰ°牙列拥挤患者扩弓减径 ,其中 2 0例用 1 8%NaF液体隔湿涂布 ,另 2 0例不涂 ,正畸治疗后一年复诊观察。结果 实验组仅见一例龋齿 ,对照组七例患者有前牙邻面龋。结论 有 1 8%NaF防龋涂料应用于正畸减径牙齿 ,有效防止龋齿发生 ,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使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c-di-GMP)对大鼠口腔内龋齿的防龋效果。方法 SPF大鼠感染致龋菌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外源性c-di-GMP、氟化钠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9%氯化钠给大鼠施药,用唾液取样细菌培养、龋齿记分观察外源性c-di-GMP在动物口内对致龋菌的生长繁殖以及对龋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通过唾液取样进行变形链球菌培养计数,c-di-GMP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Keyes 龋齿记分结果显示,c-di-GMP组龋损程度及数量都均少于对照组(P<0.05),从龋病发展程度看,c-di-GMP组最为缓慢,仅存在釉质和牙本质浅层龋损。结论 外源性c-di-GMP可以有效抑制大鼠龋齿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龋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c-di-GMP)对大鼠口腔内龋齿的防龋效果。方法 SPF大鼠感染致龋菌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外源性c-di-GMP、氟化钠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9%氯化钠给大鼠施药,用唾液取样细菌培养、龋齿记分观察外源性c-di-GMP在动物口内对致龋菌的生长繁殖以及对龋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通过唾液取样进行变形链球菌培养计数,c-di-GMP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Keyes龋齿记分结果显示,c-di-GMP组龋损程度及数量都均少于对照组(P<0.05),从龋病发展程度看,c-di-GMP组最为缓慢,仅存在釉质和牙本质浅层龋损。结论外源性c-di-GMP可以有效抑制大鼠龋齿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龋药物。  相似文献   

11.
刘艳杰 《河北医学》2008,14(2):235-236
乳牙龋齿是儿童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解辖区学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儿童龋患的情况及规律,以便找出有效的防龋措施,作者对899名儿童龋齿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田晔  袁卫斌  黄少明 《黑龙江医学》2022,(14):1733-1735
目的:调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学龄前儿童氟化泡沫治疗用于龋齿防治的现状情况,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状况,让家长充分认识氟化泡沫对乳牙防龋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教授孩子养成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今后有效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乳牙患龋率,改善口腔状况,整体提高南海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4所幼儿园600名在读3~6岁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龋齿组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低于无龋齿组。家长对氟化泡沫治疗技术认知度随着学历降低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预防儿童龋齿的口腔知识匮乏,家长对儿童氟化泡沫治疗的认知程度对氟化泡沫治疗预防龋齿的推广有一定的影响,健康教育是预防龋齿发生的必要手段,故需要加大对儿童氟化泡沫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3.
彭敏 《吉林医学》2010,31(16):2455-2456
目的:为了解矿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切实做好学龄前儿童的防龋及口腔保健工作。方法:儿保医师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身体检查。结果:矿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5.9%,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龋患率增高。太原市矿区学龄前儿童龋患率高于古交市矿区儿童。结论:龋齿的发生与儿童的营养、机体抵抗力及儿童饮食、生活、卫生等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开展学校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对晋城市矿区小学1~6年级学生1281名进行口腔检查,对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受检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49.49%,龋均为2.11。8岁~9岁为小学生龋齿患病的高峰期,患龋率和龋均显著增高。结论晋城市矿区小学生的龋齿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保健宣传工作,普及防龋知识,提高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广泛开展龋病防治,降低学生患龋率。  相似文献   

15.
李君  刘丽庆 《新疆医学》2013,43(9):165-166
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患龋的儿童人均有3.5颗龋齿[1]。加强儿童龋病的预防,让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行为至关重要。防龋的关键环节是控制菌斑[2]。刷牙是控制菌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方法对南宁市新城区辖区内部分幼儿园儿童进行氟化泡沫护齿,每年2次。并与未用氟化泡沫防龋的幼儿园儿童进行龋齿发病情况的比较。结果经过2年观察,应用氟化泡沫防龋的幼儿园儿童的龋齿发病率及龋均均明显低于未用氟化泡沫防龋的幼儿园儿童。二者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合幼儿龋齿的早期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氟保护漆预防低龄幼儿龋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至儿童口腔科就诊的220名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15名儿童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及半年一次涂0.1%氟保护漆,对照组105名儿童仅接受口腔健康教育,试验前及1年后均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率、龋均,对防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前,两组的患龋率和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复查,试验组的患龋率和龋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保护漆具有明显的预防低龄幼儿龋齿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董丽萍 《河北医学》2008,14(6):713-715
目的:了解大同市学龄前儿童的龋患情况及影响因素,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诊治,保证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大同市8所幼儿园的1673名儿童进行全面体检,对家长进行有关询问调查,龋齿标准由牙科医生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1]。结果:在调查的学龄前儿童中,患龋齿634名,龋患率37.89%,龋均1.64,女孩龋患率高于男孩,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龋患率增高,本次调查体格发育差者龋患率明显高于体格发育好者,母乳喂养儿比人工喂养儿龋患率低。另外,爱吃甜食、睡前喜欢吃东西及不常刷牙的儿童易患龋齿。结论:儿童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提倡母乳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12岁和15岁人群氟牙症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儿童乳牙、恒牙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而且与十年前相比呈快速上升态势[1] ,这一问题已引起我省口腔医学界重视。氟可以保护牙齿 ,预防龋齿。安全第一、效果第二是我国开展氟防龋工作的基本原则。为探索氟化物能否用于我省儿童的牙病预防 ,我们对兰州市 12岁和 15岁人群氟牙症进行抽样调查 ,为制定口腔预防保健规划提供基线资料。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调查对象以集体常住人口为主。调查对象的年龄为 12岁、15岁两个年龄组 ,为当地出生并成长者(指出生至 6岁未离开过当地 ) ,…  相似文献   

20.
第三节常见病的预防(二) 五、龋齿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儿童少年时期的口腔常见病慢性病。龋齿是因牙齿受口腔内酸性物质的侵蚀,使牙组织脱钙、缺损、渐成龋洞并疼痛,从而引起咀嚼功能障碍的疾病。乳牙萌出后不久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