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和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于骨科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复杂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麻醉诱导后行ANIH、术中泵注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1)、血液稀释后15 min (T2)、术毕(T3)、术后1 d(T4)采血测定Hb、红细胞压积(Hct)、PLT、PT、APTT;监测术前、术中、术毕、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HR,记录失血量、输注异体血例数及输血量.结果 ①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T1相比,观察组T2时点Hb、Hct、PLT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T3时H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指标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手术后MAP、HR均明显降低,且术中同时间点观察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30 min两组MA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失血量、输注晶体液量及异体输血量、输血例数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输注胶体液量及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两组均未出现肺水肿、心衰、创面异常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ANI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有效减少骨科手术患者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输血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异体输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8妇产科异位妊娠破裂伴出血性休克患者72例,按照数字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NH+CH组和ANH组,每组36例。ANH组行术中ANH,ANH+CH组在ANH基础上行CH。观察2组ANH前、后,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等。记录2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及尿量。结果:与ANH组比较,ANH+CH组MAP在ANH后即刻、ANH后30min及术毕时降低(P0.05),而HR在ANH后即刻、ANH后30min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不同时间节点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H+CH组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均明显少于A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与CH联合应用于异位妊娠手术,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异体输血,具有更有效的血液保护效应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机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采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56例急诊大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输注异体血的相同或类似急诊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术前、自体血回输前后及术后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等生命体征指标和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2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输血反应及输血费用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自体血液回输后与回输前比较SBP、MAP及HR明显升高(P0.05),血压维持正常,SpO_2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自体血回输后及术后与术前比较24 h Hb、HCT、PLT升高明显(P0.05),PT及APTT无明显变化。②2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回收机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回输自体血,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具有重要的血液保护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术中洗涤式自体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03-2015-06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输的33例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为自体输血组,以同期行异体血输注的同类患者45例为异体输血组。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异体血输注量、不良反应及输血费用等;观察自体输血组围术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和预后比较。结果:1自体输血组在异体血输注量、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费用显著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2自体输血组回输后及术后24hSBP、MAP及CV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下降(P0.05),WBC、Hb、HCT、PLT、SpO2明显升高(P0.05);3自体输血组伤口拆线时间(5.0±1.9)d,住院时间(5.7±2.1)d,明显少于异体输血组的拆线时间(6.6±2.2)d和住院时间(7.4±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回收机对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不但可快速回收回输自体血,还可显著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血液保护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急性血液稀释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及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脊柱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N组、H组和C组,每组30例。N组和H组手术前分别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C组不进行急性血液稀释。比较N组与H组血液稀释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水平及碱剩余、血乳酸浓度;比较N组与H组麻醉前(T0)、血液稀释后15min(T_1)、血液稀释后30min(T_2)及术毕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CI、SVV等指标;记录N组、H组、C组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及输血例数。结果:(1) N组与H组血液稀释后Hb、Hct、PLT较血液稀释前下降(P0.05),碱剩余、血乳酸血液稀释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与H组比较,N组T2、T3时MAP、CI升高(P0.05),SVV下降(P0.05);(3)3组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H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少于C组(P0.05),N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少于H组(P0.05)。结论:与AHH比较,ANH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具有更为明显的节血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胶体液应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异位妊娠破裂伴出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晶体组和胶体组,每组23例。所有患者麻醉后、手术前经右颈内静脉采集自体血,放血速度控制在30ml/min左右,自体血储存于ACD-A保存液的储血袋内。晶体组从静脉输入等体积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胶体组输入等体积的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至HCT为32%。记录2组各时点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等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结果:(1)与ANH前比较,ANH后2组Hb、Hct、PLT明显下降(P0.05),PT、APTT明显延长(P0.05)。(2)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晶体组MAP低于ANH前(P0.05),SVV高于ANH前(P0.05),胶体组CI明显高于ANH前(P0.05)。晶体组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MAP及CI明显低于胶体组(P0.05),SVV明显高于胶体组(P0.05)。(3)2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晶体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明显多于胶体组(P0.05)。结论:胶体溶液用于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前ANH,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更明显的血液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行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的5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ANH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51例。记录手术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等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新生儿产后情况等。结果:1术后2d对照组RBC、Hb及HCT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H组RBC、Hb及HCT稍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ANH组患者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均无不适,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术中未输注异体血。新生儿Apgar评分9~10分,随访新生儿产后情况良好。结论: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能减少异体血输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68例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取无自体输血的前置胎盘手术患者54例。记录手术前后RBC、Hb、HCT、WBC、PLT、PT、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等。对2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2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预存血量(565±198)ml、术中回收血量(612±137)ml,库血输注例数和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2组术后24hRBC、Hb、HCT、WBC、PLT、PT、APTT等血液指标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24h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4)观察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前置胎盘手术,具有较好的血液保护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剖腹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剖腹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乳酸钠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每组23例。乳酸钠组和羟乙基淀粉组麻醉后行ANH,对照组不进行ANH。乳酸钠组扩容液为乳酸钠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组扩容液为6%羟乙基淀粉130/0.4。记录血液稀释前5min(对照组为俯卧位前5 min,T_0)、血液稀释后10 min(对照组为切皮前5 min,T_1)、输血前5min(T_2)和输血后10min(T_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及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例数、尿量等指标。结果:(1)乳酸钠组T_2和T_3时MAP明显低于T_0时、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SVV明显高于T_0时、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钠组和羟乙基淀粉组T_1时CI明显高于T_0时和对照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T_2和T_3时CI明显高于T_0时和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T_0时比较,乳酸钠组和羟乙基淀粉组T_1、T_2、T_3时Hb、Hct及PLT明显降低,T_1、T_2时Hb、Hct及PLT明显低于对照组,T_3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3组T_2、T_3时PT、APTT明显延长,乳酸钠组和羟乙基淀粉组T_3时PT、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酸钠组和羟乙基淀粉组异体血输注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乳酸钠组尿量明显多于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可有效减少剖腹产患者术中异体输血。羟乙基淀粉行ANH更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腹产患者异体输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剖腹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术前ANH,对照组术前无特殊处理。比较观察组产妇ANH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碱剩余(BE)、血乳酸(LAC)等血气指标;比较2组产妇术后2hHb、Hct、PLT及异体输血率;记录2组新生儿脐动脉血Hb、Hct、BE、Lac及Apgar评分。结果:(1)与ANH前相比,观察组ANH后Hb、Hct及BE水平有所下降,Lac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2hHb、Hct、PLT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体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新生儿脐动脉血Hb、Hct、BE、Lac均值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腹产产妇及胎儿血气指标无不良影响,可有效减少术中红细胞丢失和异体血输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产科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6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的58例孕产妇合并大出血休克患者(观察组)。对照组为行异体血输注的同类住院患者62例。用纱布称量法及引流量计算2组术中失血量并记录;对2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并比较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情况。记录观察组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平均输自体血(573.6±162.7)ml,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RBC、HB及HCT稍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水平(P0.05);3观察组血液稀释后FIB与PLT明显下降(P0.05),术毕回升至术前水平。结论:ANH自体输血能够减少产科大出血患者术中失血,能减少异体血输注,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手术患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脊柱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AHH)和对照组46例(常规补液)。记录2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血用量及尿量。比较2组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脑氧摄取率(CEO_2)、S100β、NSE、IL-6、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异体血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同时点MAP、HR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手术开始时Hct、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后30 min、60 min、术毕时AVDO_2、CEO_2水平低于术前1 d及对照组(P0.05)。2组术后1 d、3 d的S100β、NSE、IL-6水平与术前1 d比较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2组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AHH有利于减少老年手术患者术中失血和异体输血,改善氧代谢状况,降低S-100β、NSE及IL-6水平,不会对其认知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应用剂量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3-2016-03霸州市第二医院行初次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41例。对照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低剂量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TXA 10mg/kg;高剂量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TXA 15mg/kg。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异体输血量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13组患者术后Hb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术后第1、3、5天的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明显少于低剂量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结论:在TKA手术中静脉使用TXA能够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量,提高术后Hb水平,按15mg/kg剂量输注能进一步减少隐性失血,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H40)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施行硬膜外复合全麻,在麻醉平稳15 min后,观察组输注HH40 8 ml/kg,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2,0 min内输完。记录术中出入量,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变化。结果两组出血量和输液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t和Hb在术毕和术后1 d明显低于基础值及对照组(P均〈0.05),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静脉输注HH40安全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节血效果及对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术前实施ANH;对照组不进行ANH。检测观察组ANH前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及血乳酸(LAC)。于术前(T_0)、ANH后30 min(T_1)、自体血回输前(T_2)及自体血回输后(T_3)检测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检测观察组术前和术后24、48 h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2组围术期失血量、输血量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ANH后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HCO~(3-)、BE、血乳酸等血气指标较ANH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T_1、T_2时Hb、HCT、PLT、Fib较T_0时明显下降(P0.05),D-D较T_0时明显增高(P0.05),T_3时明显恢复(P0.05)。T_1、T_2时PT、APTT、TT较T_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24及48 h的β_2-MG、BUN及Cr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手术中应用ANH式自体输血,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节约用血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节血效果及对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术前实施ANH;对照组不进行ANH。检测观察组ANH前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及血乳酸(LAC)。于术前(T_0)、ANH后30 min(T_1)、自体血回输前(T_2)及自体血回输后(T_3)检测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检测观察组术前和术后24、48 h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2组围术期失血量、输血量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ANH后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HCO~(3-)、BE、血乳酸等血气指标较ANH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T_1、T_2时Hb、HCT、PLT、Fib较T_0时明显下降(P0.05),D-D较T_0时明显增高(P0.05),T_3时明显恢复(P0.05)。T_1、T_2时PT、APTT、TT较T_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24及48 h的β_2-MG、BUN及Cr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手术中应用ANH式自体输血,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节约用血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秦云植 《山东医药》2009,49(50):79-80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ANH)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行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照组仅行控制性降压。结果与稀释前比较,观察组血液稀后Hb、Hct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输血量、输血人次均较对照组减少(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ANH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减少手术输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式自体输血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采用ANH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6例患者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血液稀释前后动脉血pH、PaO2、PaCO2、HCO3-、碱剩余(BE)、血乳酸(LAC)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h、术后24hHb、Hct、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血液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结果:(1)观察组血液稀释前后pH、PaO2、PaCO2、HCO3-、BE、LAC等血气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2)观察组术后1h的Hb、H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4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h PT、APTT、INR明显延长(P0.05),术后24h恢复正常。(3)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h和24hCRP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CRP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异体血输注例数和异体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减少异体血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81例〔血红蛋白(Hb)维持在8~10 g/dl〕,开放性输血组84例(Hb维持在10~12 g/dl)。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围术期Hb浓度、术中输血量、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及POD发生率,并分析PO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手术时间、ASA分级、术前Hb浓度、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PO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限制性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龄9年、ASA分级≥Ⅲ级、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分及术中输血量500 ml是POD的危险因素。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D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用血量,因而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此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行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于术中松止血带前15 min给予氨甲环酸静滴,对照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Hb、输血例数、输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低于对照组,Hb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前后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未发生下肢DVT。结论 TKA术中静滴氨甲环酸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且不影响凝血功能,不增加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