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隔线     
纵隔线为充气低密度肺组织和纵隔高密度软组织相接触而形成的界面或两肺直接相接触所形成的线状阴影,对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食管肿瘤、血管病变等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文献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对纵隔线在后前位、侧位、体层及CT上的表现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胫骨上1/3段背面有一由外上向内下斜行的线状骨嵴,嵴上端始于胫骨干骺端的骨间缘,下端止于胫骨上,中段交界处的内侧缘,因此嵴系Guo肌的止端,其上附有Guo筋膜,故名Guo线(popliteal line),又因部分比目鱼肌起自此嵴,故又称比目鱼线(Soleal line)(图1,2),此种正常解剖结构在侧位片上的成像易被误认为胫骨上段后缘的“骨膜增厚”或“骨质增生”为此,我们基于50例成人胫骨标本及其部分X线片,对Guo线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比目鱼肌线亦称膕线,形态变异可在X线片上显示影像,有时被误为疾病。Levine等称其为假性骨膜炎,杜韵璜等曾对比目鱼肌线的变异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过研究,我们对100例成人(男50,女50)的200  相似文献   

4.
无名线     
无名线是颅骨柯氏位上容易辨认的解剖标志。它对观察蝶骨的完整性十分有用。但在CT出现之前,对无名线的解剖组成的解释是模糊不清的。作者在颅骨标本上蝶骨侧面沿无名线钻数小孔并充铅,再以柯氏位证实铅标记与X 线上显示的无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国产F30—D1型移动式X线机面板上加一只双刀双掷开关,同一只2KW调压器相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就成了一台软、硬线两用的小型X线机。现将  相似文献   

6.
主要X 线征象:1.廓影征,是最熟悉的征象之一。对肺部病变的部位诊断和存在诊断均有用。正及侧位像都可用。注意,曝光不足而造成白像者,廓影就不合格,容易误读。漏斗胸右心缘与胸椎重迭,不投影于右肺野时,此征象不适用。由于右心缘消失,不能断定仅是右肺中叶的病变,也有右下叶病变隐藏于后的可能性,如不观察侧位像就不能判断。  相似文献   

7.
8.
作者复习了快中子线治疗比X 线或γ射线治疗所具有的三个优越性能之后报导了自己的疗效观察。快中子线治疗技术,主要使用回旋加速器及其他中子发生装置,其治疗方法有三种:①单用快中子治疗,a.130rad×12次/4周;b.110rad×15次/5周;c.90rad×18次/6周。②与X 线并用,一周5次,第一次及第五次用中子线照射,剂量72rad/次;其他三次用X 线照射,每次剂量170rad,照射5~6周。③补充中子线照射,先用X 线给4000~5000rad/5~6周,再缩小射野,用中子线于1.5~2周内给相当于X 线剂量1500r ad。第一种照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放射线敏感性低的癌肿,第二种照射治疗方法适用于子宫颈癌,重要脏器不包含在射野内,第三种照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  相似文献   

9.
胸椎旁线     
胸椎旁线(也称脊柱旁线),从Lachman于1942年叙述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研究,国内学者也对正常胸椎旁线的解剖学基础,正常数值,临床意义以及与年龄,降主动脉的关系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胸椎旁线在临床X线诊断工作中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多为人们所重视,为使对胸椎旁线有较全面了解,特综述之。  相似文献   

10.
XG—200型x线机为双床双球管。两台诊断床下都设有活动滤线器用作立柱球管摄片。由于受条件限制,两台诊断床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机房内,下球管诊断床下滤线器就失去作用。为了充分利用,我们将下球管诊断床下的滤线器一套拆下,改装成立式活动滤线器,置于上球管机房内,弥补了水平滤线器的不足。改装方法如下: 用4×4cm角钢,焊接一个与胸片摄影架相似的框架,角钢槽面向内前方,内径宽59cm,高180cm。将滤线器四角滑轮卡在角钢内缘,固定好滤线器。在框架两上角背面钻孔,孔大小和位置要与平衡锤滑轮脚架孔一致。将两只滑轮脚架固定其上。平衡锤横放,两端接上钢丝绳,绕过平衡锤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X线摄影适宜照射线量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以噪声的频率特性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CR)的适宜曝光量.方法在相同摄影条件下获得中速 CaWO4屏-Fuji片组合照片和CR照片,以此为基础,改变mAs,获得不同照射剂量下的CR影像,经相同的后处理条件输出它们的CR照片.用显微密度计依次对这些照片进行扫描,每张获得10万个密度值,作为离散随机信号来处理,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威纳频谱(Wiener spectrum, WS),测试CR照片噪声的WS与中速CaWO4屏-Fuji片组合的照片噪声WS值相等的曝光量值.结果 (1)在照射剂量均为5.61μGy、照片密度均为1.0的情况下,在空间频率(ω)=0.1 LP/mm处,CR系统的WS值为 23.1×10 -6 mm2,屏-片系统的为20.1×10 -6 mm2;在ω=0.5 LP/mm处,CR系统的WS值为 9.73×10 -6 mm2,屏-片系统的为8.41×10 -6 mm2 .(2)当ω=0.1 LP/mm时,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CR照片的WS值分别是照射剂量为1.40、2.80、8.76、13.67、21.11μGy CR片的0.53、0.75、1.14、1.44、1.80倍;当空间频率为0.5 LP/mm时,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CR片的WS值分别是照射剂量为1.40、2.80、8.76、13.67、21.11μGy CR片的0.40、0.58、1.26、1.47、2.16倍.(3)在ω=0.5 LP/mm时,与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屏-片组合有相当的噪声水平的CR照片照射剂量大致为7.70 μGy左右.结论相同摄影条件下CR照片的噪声要比中速 CaWO4屏-Fuji片组合的大;随着照射量的增加CR系统总WS将减小,噪声下降;如想获得和屏-片相同噪声的影像,应适当增大CR系统的照射量.  相似文献   

12.
数字X线摄影用平板X线探测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一代大面积、平板式、集成薄片晶体管 (TFT)读出机构的X线探测器 (下文称为数字平板X线探测器 )已应用于临床。这项新技术的优点在于 :(1)可将任何一台固定的X 线设备升级为数字X线摄影成像系统 ;(2 )由于X线探测器技术的改进 ,图像质量超过传统的屏 片接收器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X线影像工作站在X线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透视下进行造影 ,用X线工作站采集和储存造影图像 ,打出图文一体的X线诊断报告。结果 全过程采集和储存各种造影图像 ,提供动态的造影图像。消除传统造影中的假阳性 ,减少了漏误诊 ,提高了诊断正确率。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打印图文一体的诊断报告 ,将X线造影图像传输或刻录到光盘 ,方便会诊、教学和学术交流。结论 X线影像工作站应用于X线造影中 ,实现了造影图像采集和储存 ,弥补了传统X线造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15.
自X线发现以来,常规X线摄影一直沿用"面曝光"锥形线束成像的传统方式,尽管CR、DR的出现使该成像方式具有了数字化的优越性,但成像方式未变,其固有弊端(如射线使用剂量大,影像放大失真)依然制约着常规X线摄影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蝶鞍的位置关系,以及重要器官脑垂体位于鞍内,常易受一些颅内疾患及垂体肿瘤的影响。早先多涉及各种原因的颅内压升高及垂体较大肿瘤引起的蝶鞍改变。以后由于检查方法的改进,如断层摄影特别是薄层多轨迹断层检查,对蝶鞍结构细微改变的发现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对于一般检查所获得的X线征象仍不应忽视。而且这些改变可能发生在严重疾病出现明确临床症状之前。为此,收集一些国外早年的及近年来的文献,将蝶鞍异常X线  相似文献   

17.
18.
X线诊断拾零     
△对于肺结节定性诊断,Nathan 等再次强调要识别肺结节生长特征的重要性。生长率通常用倍增值一词来描述。Collin's 指出,一个结节大约经历了30次倍增才达到1cm 直径,而且才能被X 线发现。曾预算在X线能见之前,大部分支气管肺癌已存在着8~10年。对支气管肺癌来说,生长迅速是很不典型表现,即使是转移也似乎不可能。有些侵袭性很大的转移性肿瘤可生  相似文献   

19.
成人食管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但有人统计它在食管的良性肿瘤中占第二位。这种囊肿位于食管壁内,不累及粘膜。多数病例无症状,少数病例可出现吞咽困难和疼痛,但亦有报告可发生出  相似文献   

20.
X线诊断拾零     
肺叶内隔离症:是肺隔离部分位于正常脏层胸膜内,占肺隔离症的75%。98%位于下叶部位,左侧多于右侧,73%为降主动脉供血,还有21%来自上腹主动脉、腹腔动脉或脾动脉,还可来自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