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清洗消毒后螺纹式呼吸机管道的干燥方法,提高干燥效果。方法通过改进管道连接双门干燥柜的方法,对复用缧纹式呼吸机管道进行干燥处理。结果实验组的干燥效果比对照组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呼吸机管道的使用频率。结论实验组比对照组干燥效果好,所用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种干燥方法对呼吸机管路消毒效果的影响,保证呼吸机管路清洗后的安全使用。方法对送往供应室清洗的呼吸机管路进行抽样对比调查,清洗机清洗消毒后,各选择50套,每组400件。一组采用干燥柜烘干法,另一组采用手工干燥法,棉拭子采样法进行检测分析,比较2组呼吸机管路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清洗后的呼吸机管路采用干燥柜烘干后细菌培养合格率优于手工干燥法,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燥柜对呼吸机管路进行干燥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手工干燥,干燥快速,高效、简单易行,有利于减少工作量,保障呼吸机管路的安全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燕  马玲 《当代护士》2016,(7):105-106
目的分析不同呼吸机管道管理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呼吸机管道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C、D四组,A和C组进行浸泡消毒后自然晾干,B和D组放在清洗架上清洗,进行浸泡消毒后热风烘干;A和B组患者每隔3 d更换呼吸机管道,C和D组每隔7 d更换呼吸机管道。结果四组管道管理方式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于B组和D组(P0.05);四组管道管理方式所需时间和成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管道管理方式所需时间和成本均高于C组和D组,而C组管道管理方式所需时间和成本又高于D组(均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呼吸机更换时间无显著相关性,与管道消毒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医疗成本和管道管理时间而言,每隔7 d对呼吸机管道更换并进行浸泡消毒后热风烘干的管理方式最合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再处理过程中干燥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仪器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对某医院临床周转中的消化内镜再处理过程中干燥方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手工洗消组内镜活检腔道水珠残留数多于自动洗消机组。试验组气枪吹干为止,对照组气枪吹30 s。2组干燥方式的内镜活检腔道处理后4 h生物学检测全部合格,处理后8 h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均为95%。结论 消化内镜再处理流程中用气枪吹干30 s可以满足干燥要求,自动清洗消毒机流程中干燥效果优于手工清洗消毒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硬式内镜器械自动化清洗消毒保养流程。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污染硬式内镜器械1 800件,随机分为A、B、C、D1、D2、D3组,每组器械300件,设置和应用不同的清洗消毒保养操作流程,观察比较各组的清洗、消毒、干燥、保养质量和工作效率、运行成本。结果各项综合指标比较,D1组操作流程综合性价比较高。结论按照预洗→酶泡→刷洗→超声加多酶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保养(40℃多酶清洗液清洗8 min→65℃初次漂洗5 min→70℃二次漂洗5 min→90℃热力消毒5 min,并加润滑防锈剂保养→80℃烘干20 min)的流程进行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操作,能将全自动清洗消毒保养技术和传统清洗消毒保养技术有机结合,保证清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院中心供应室功能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各类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管道交由供应室集中清洁消毒处理,管道消毒处理后的快速彻底干燥成了许多医院中心供应室面临的难题。对不能耐受高温进清洗机清洗烘干的管道,长时间自然干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温度过高容易使管道变形损坏,并影响临床的及时供应和周转。为了方便各种管道的干燥,经查阅相关资料,笔者研制了多功能医用管道干燥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机管道及附件处理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呼吸机管道及附件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发放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活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供应质量,提高了科室满意度,促进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道消毒方法,提高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规范的清洗消毒程序,严格每个处理环节,实现集中处理目标。结果用含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泡腾片溶液浸泡60 min,结合手工刷洗和纯水清洁,确保了呼吸机管道清洗消毒质量。结论经过不断改进清洗方法,取得了临床认可,逐步实现了呼吸机管道集中处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的最佳流程.[方法]将160件使用后的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件;对照组器械采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手工清洗流程,终末漂洗后用75%乙醇浸泡消毒、润滑、干燥;观察组器械采用改进后的手工清洗流程,终末漂洗后不用75%乙醇浸泡消毒直接润滑、干燥.[结果]两种方法清洗后的器械物体表面菌落计数<1 cfu/cm2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进后的手工清洗流程,利用电热恒温干燥箱将消毒和干燥两个步骤一次性完成,在节约人力物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手工清洗方法均可以这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改进后的手工清洗流程是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的更好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道清洗、消毒方法,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方法]选择10台使用后的呼吸机,采用无菌盐水拭子涂抹呼吸机管道出入口内面,雾化罐内表面培养分离细菌;采取规范的清洗、消毒程序后,仍在上述部位采样培养分离细菌.[结果]未清洗、消毒前,污染菌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表面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等;采取规范的清洗、消毒程序处理后,无菌生长.[结论]呼吸机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规范呼吸机管道的清洗、消毒程序,对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影响因素并制订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现场跟踪调查的方法,对2022年1月1日~9月30日227例次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二元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镜分类处理方法、测漏流程、手工清洗流程、清洗机清洗操作、消毒剂浓度与配置、干燥环节、预处理流程与时间、全管道灌流器操作方法、酸性氧化电位水、单根内镜日均使用频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规范认知考核等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因子(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处理流程、测漏流程、手工清洗、干燥环节、单根内镜日使用频次等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对227例次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二元回归多因素分析,针对预处理流程执行不正确、测漏环节未达标、手工清洗流程正确执行率不高、管腔干燥不彻底、单根内镜日使用频次与诊疗量不匹配等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预防策略,为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减少感控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法监测气管导管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00件气管导管随机分为 A 组、B组,每组每样气管导管150件,A组采用手工清洗方法清洗,B组采用手工清洗加超声波酶洗3 min~5 min方法。清洗前、清洗后、干燥后用 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其清洗质量,比较两组清洗前后气管导管 ATP 含量及合格率。[结果]B组清洗后、完成干燥后气管导管 ATP含量低于 A组(P<0.05);B组清洗气管导管的合格率高于 A组(P<0.05)。[结论]手工清洗加超声波酶洗气管导管的清洗效果优于纯手工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干燥管腔器械的效果。方法 将300件管腔器械(包括腔镜器械、超声刀和气腹管)分为3组,每组100件,完成终末清洗后,在温度恒定条件下,用气枪或干布将器械表面水分擦去,干燥时间均为25 min。A组采用温度设为70 ℃普通医用高温干燥柜干燥;B组采用温度设为70 ℃普通医用高温干燥柜加高压气枪吹干燥;C组采用新型低温真空干燥柜干燥。运用目测法和物理方法比较3种方法的干燥效果。结果 A组36%管腔器械干燥后有少量残留水份;B组18%管腔器械干燥后有少量的残留水份;C组1%管腔器械干燥后有少量残留水份。结论 C组采用新型的低温真空干燥技术优于A、B组传统的干燥柜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呼吸机管道系统的消毒方法 的效果,并对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呼吸机管道系统消毒的质量.方法 对连续使用7 d的复用性呼吸机管道系统分别采用5%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浸泡(方法 A)、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经济程序(方法 B)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经济程序加蒸汽消毒器消毒程序(方法 C)方法 清洗消毒,于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及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消毒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呼吸机管道细菌数超过1万cfu/cm2,湿化器中湿化水细菌数为29万~69万cfu/ml.消毒后细菌杀灭率均达标,放置治疗室3 d后方法 C的细菌阳性率为零,与方法 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 A同方法 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的污染相当严重,3种消毒方法 均能达到高水平消毒,但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经济程序加蒸汽消毒器消毒程序对复用性呼吸机管道系统的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清洗刷进行复用处理的效果。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每日需复用处理的600件医用清洗刷随机分为2组,每组300件,分别采用手工清洗和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处理。手工清洗组采用高效多酶清洗液清洗+84消毒液浸泡消毒+无菌纱布擦干;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按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比较2组清洗刷的清洗消毒质量、干燥效果、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时间和耗材的成本。结果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处理清洗刷在清洗消毒质量、干燥效果及工作人员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手工组,人工用时和耗材成本低于手工清洗组。结论利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清洗刷进行复用处理能提高清洗质量、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吴少玲  陆燕 《全科护理》2013,11(12):1121-1122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效果,选择最佳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观察组)和消毒液浸泡法(对照组)消毒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检测500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照组检测500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呼吸机管道检出的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消毒液浸泡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干燥技术的现状,为制订精密器械规范的干燥流程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6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7个省(区、市)共262所不同等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就精密器械干燥设备用品配置、精密器械干燥现状及干燥效果评价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分析数据。结果 发放问卷272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精密器械包括硬式内镜、软式内镜、显微器械、各专科动力系统器械、移植手术器械及机器人手术器械等。干燥设备配置情况:258所(98.47%)配置压力气枪,215所(82.06%)配置医用热风干燥柜,143所(54.58%)配置医用低温真空干燥柜。146所(55.73%)接受了精密器械厂家的培训;140所(53.44%)建立精密器械干燥流程;230所(87.79%)采用2种及以上干燥设备用品;248所(94.66%)采用目测法对精密器械干燥效果进行评价。结论 精密器械集中化处理种类多,消毒供应中心多采取多种干燥技术相结合的干燥方法,但存在干燥设备尤其是医用低温真空干燥柜配置占比不高,压力气枪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培训及干燥流程不足,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碱性清洗剂在穿刺架清洗消毒中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穿刺架600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手工预处理+全自动超声喷淋清洗机清洗,实验组采用手工预处理+1∶500的碱性清洗剂中浸泡5min~10min+全自动超声喷淋清洗机清洗,比较两组穿刺架清洗后的返洗率。[结果]对照组穿刺架的返洗率为17.0%,实验组穿刺架的返洗率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手工预处理+1∶500的碱性清洗剂中浸泡5min~10min+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清洗穿刺架,可进一步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9.
巧用润滑剂     
邢后红 《护理研究》2011,25(19):1743
医疗器械在清洗过程中都经过酶洗→流动水清洗→初步消毒(0.05%含氯消毒溶液浸泡30 min)→流动水清洗→擦干→润滑→干燥→灭菌的清洗流程。润滑剂用1?10的溶液(即1份润滑剂+10份水),将器械在润滑液中浸泡30 s后捞出擦干。润滑液每天更换1次,盛润滑液的容器每天消毒1次。而口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效果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内在关系,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ICU病人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60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套采用清洗消毒机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对照组30套用传统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清洗后采用三磷腺苷(ATP)检测仪和细菌培养方法监测清洗质量。将ICU病房6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再将实验组清洗的呼吸管及配件应用于A组30例病人,对照组清洗的呼吸管及配件应用于B组30例病人。[结果]实验组ATP检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A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B组。[结论]控制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够降低VAP的发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