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冠男  李树人 《首都医药》2003,10(18):16-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巴曲事用以减少术中出渗血量及对机体出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巴曲亭2KU组(B组)及巴曲亭4KU(C组)三组,切皮前5分钟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巴曲亭2KU、巴曲亭4KU。分别于切皮前和术毕采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血常规检查,并测定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病人术毕Hb、RBC、PLT、Hct水平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T、APTT有所延长,Fbg变化不明显。B、C组术毕FIB值较给药前显著下降,其他指标变化不大。组间比较,B、C组术毕Hb、RBC、PLT、Hct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B、C组术毕FIB值较A组显著下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间PT及APTT变化不明显。术中出血量A组为268.8±46.6ml,B组为183.4±37.3ml,C组为192.5±52.7ml。B、C组术中出血量较A组显著下降,B、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应用巴曲亭2~4KU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红蛋白(Hb)<60 g/L时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5例,均进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根据输注阈值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对照组(n=37),对照组在Hb为60~100 g/L时进行输注,观察组在Hb <60 g/L时输注,比较两组输注前后血常规指标[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输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输注后两组PLT、HCT、RBC水平均高于输注前(P <0.05);输注后观察组PLT、HCT、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输注后两组APTT、PT、TT、FIB均低于输注前(P <0.05);输注后观察组APTT、PT、TT、FIB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输血量较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89%(3/38)]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马博  李亮  杨旭 《中国医药》2012,7(11):1394-1395
目的 观察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肝硬化(Child A级)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止血效果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因胆囊结石行LC的肝硬化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1U,手术开始至术毕静脉滴注蛇毒血凝酶2U;对照组自手术开始至术毕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0.5g.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和PLT,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随访1周.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118±6)ml比(184±8)ml,术后24h引流量:(130±43) ml比(163 ±52)ml,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定量和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定量:(2.0±0.4)g/L比(2.9±0.5)g/L,PLT:(103±31)×109/L比(179±38)×109/L,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APTT、TT、PT均较治疗前延长,而FIB和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TT:(27±5)s比(22±4)s,TT:(14.7±2.0)s比(12.1±1.0) s,PT:(14.8±1.3)s比(10.9±1.0) s,FIB:(1.9±0.3)g/L比(2.8±0.4)g/L,PLT:(114±29)×109/L比(186±45)×109/L,均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1周,均未发生下肢血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蛇毒血凝酶可以明显减少肝硬化患者LC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不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凝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服用阿司匹林至术前1d的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25例(阿司匹林组),与同期术前2周内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3例(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取中心静脉血测定ACT,PT,APTT,FIB及PLT,同时记录住院天数、引流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ICU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术后24h输血和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前2组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后显示PT,APTT延长,FIB水平降低,PLT数量减少(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胸腔引流量,阿司匹林组较对照组增多和延长(P〈0.01),输血、引流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住ICU天数、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异常,术后出血量增多,但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组短期预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熊晓林 《江西医药》2007,42(7):641-643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出血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颅脑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蛇凝血素酶1ku,术前15min静注蛇凝血素酶1ku;对照组患者术前15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780 160)ml,治疗组患者平均出血量(560 135)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延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蛇凝血素酶能有效预防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1 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1 kU,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20±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435±120) 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米易县中医医院就诊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50例作为骨折组,纳入同时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骨折组与对照组间凝血时间( TT、PT、APTT)及血清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比较手术前后骨折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骨折组患者TT、PT、APTT短于对照组,血清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天,骨折患者TT、PT、APTT短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与术前无差别,术后第14天TT、PT、APTT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7天血清FIB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发生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发生着动态变化,术前至术后第7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8.
刘玲  刘蔚然  李锦成 《天津医药》2005,33(9):552-554
目的:观察和比较术中输异体血及输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对机体内环境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在全麻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输注异体血(A组)和输注6%羟乙基淀粉(B组),每组20例。在常规监测基础上,术中监测每例患者机体内环境,包括血常规、血气、电解质,监测术前、术毕及术后24h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A组血气改变及电解质紊乱较B组明显,2组患者PT、APTT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延长(P〈0.05),FIB减少(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术后24 h2组患者的PT、APTT和FIB均恢复为术前水平,TT变化不明显。结论:输注6%羟乙基淀粉可减少输异体血的不良反应,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手术期的扩容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胆道手术后的止血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8月在该科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与巴曲酶制剂组各40例,术前30min 分别静脉滴注尖吻蝮蛇凝血酶2U 和巴曲酶制剂2kU,术后连续用药3d,观察术中手术切口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引流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术前1d,术后30min、1d 和7d 机体凝血功能(PT、APTT、PLT 和 FIB)。结果2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自体血液回收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明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4):38-39,42
目的对比自体血液回收机处理前后静脉血血细胞数量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68例急性胸腹闭合性损伤合并内出血患者,分别检测自体血液回收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①当血液丢失于胸腹腔未经自体血液回收机处理前,患者Hb、RBC、Hct、Plt、FIB明显降低(P〈0.01),TP、APTT、TT明显延长(P〈0.01),其中以血小板降低最为明显。②经自体血液回输后,RBC及Hct明显升高(P〈0.01),TT、APTT进一步延长(P〈0.05),Plt、FIB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处理前的静脉血中参与凝血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部分被消耗,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回输给机体的仅等同于成分输注红细胞压积。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出现凝血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刘师平 《首都医药》2007,(14):17-17
目的探讨PT、APTT、FIB、TT、PLT含量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70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PT、APTT、TT、FIB)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铁军 《中国药房》2015,(9):1214-1216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醋酸去氨加压素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拟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0.3μ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BP、DBP、HR、HGB、HCT、PLT、PT、FIB、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HR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PTT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较氨甲环酸能更好地降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术中血压,增强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6例需要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需要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治疗组)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35岁;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评分)平均为21乔.38分。对照组13例为需要少量输血创伤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6岁;ISS评分平均为16.00分。对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第1、3、5天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红蛋白浓度( HGB)、血小板计数( PLT)等项目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大量输血前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及PLT各项数值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大量输血后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显著延长( P <0.05),FIB及PLT较输血前显著降低( P <0.05);大量输血后第3天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及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数值大幅升高,但血小板数值仍然较低;大量输血后第五天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及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小板数值继续升高,凝血功能基本恢复到输血前状态。对照组各时间点之间数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发生较大变化,应即时监测,避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4.
张莹 《中国医药指南》2023,(15):102-104
目的 深入分析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孕晚期妊娠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和同时期接受正常检查的50例孕晚期孕妇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六项凝血指标(PT、APTT、TT、FIB、FDP、D-D)及血小板参数(MPV、PLT、PDW)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孕妇六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情况,另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疾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T、APTT、TT、PLT水平较对照组低,FIB、FDP、D-D、MPV、PDW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与妊娠高血压组相比,子痫前期组PT、APTT、TT、PLT水平较低,FIB、FDP、D-D、MPV、PDW水平较高(P <0.05)。PT、APTT、TT、PLT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呈负相关(P <0.05),FIB、FDP、D-D、MPV、PDW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呈正相关(P <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孕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的变化,记录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LT计数、PT、TT、APTT、FIB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治疗后,两组的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观察组的PT、TT、APTT较对照组延长,FIB及D-二聚体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为(327.4±78.2)ml,对照组为(274.6±86.7)ml,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唐纯海  吴全理 《天津医药》2012,40(2):178-179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在颅脑择期手术中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纠正贫血的作用。方法:选择1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分别比较患者术前、血液等容稀释后、止血基本完成时、回输机采自体血以及术前采集自体血后的APTT、PT、PLT、HB、HCT;结果:等容稀释后和术前相比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HB、HCT明显下降;止血基本完成时和术前相比患者APTT、PT延长,PLT、HB、HCT明显下降,输机采血后和止血基本完成时相比患者的PLT下降,APTT、PT延长,同时HCT及HB明显升高;输术前采集自体动脉血后和输机采血后相比患者的APTT及PT明显缩短,PLT、 HCT、HB明显升高。结论:在出血量较大的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对改善纠正患者贫血,保证患者术后正常凝血功能,增加手术安全性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贫血治疗及DVT预防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某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口服加味四君子汤汤剂7 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血常规系列检查[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b、HC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贫血情况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治疗组TT、APTT、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T、FIB、D-二聚体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显性DVT和隐性DVT分别发生0例、3例,对照组则分别发生1例、10例,两组隐性DVT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味四君子汤可以改善股骨粗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骨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骨肉瘤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各10例。抑肽酶组抑肽酶首量1×106kU,维持量0.25×106kU/h持续静脉泵注射至术毕,对照组泵注0.9%氯化钠溶液。手术前和手术开始后1h采集颈内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扫描仪(TEG)的反应时间(R)等。结果手术开始后1h抑肽酶组患者的PT、APTT、TT、R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肉瘤手术中应用抑肽酶能有效改善围术期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开腹手术(AH)和腹腔镜手术(LH)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SAI~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AH和LH。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5min、30min、60min和术毕,术后24h、48h、72h共8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I~'F)、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15min、30min、60min和术毕时PT、APTT、TT均较麻醉前延长,但是AH组较LH组延长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毕和术后24h、48hPLT、FBG的含量均较麻醉前降低,但相同时间点PLT和FBGAH组较LH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48hDD和vwF的含量均较麻醉前升高(P〈0.01),但相同时间点DD和vwFAH组较LH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的凝血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急性期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以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出血量分为30~60 mL组56例和>60~80 mL组52例,分别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入院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溶指标[D-二聚体(D-D)],术后第3、7天再次检测HICH患者上述指标并进行对比。术后1个月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对比不同预后组患者的PT、APTT、TT、FIB、D-D水平。结果 30~60 mL组与>60~80 mL组患者入院时PT、APTT、TT、FIB、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7 d, 30~60 mL组与>60~80 mL组患者PT、APTT、TT、FIB、D-D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