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首要疾病.蛋白尿是影响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减少蛋白尿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因此,临床治疗以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等延缓肾衰竭的发展.本文旨在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和尿红细胞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控制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提供新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肾脏疾病中导致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疾病,临床上在疾病早期主要以减少蛋白尿、控制血压、延缓肾衰竭的进程为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肾小管功能的损害在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葵胶囊的主要成分为黄蜀葵花,其化学成分为黄酮类,  相似文献   

3.
虫草菌丝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冬虫夏草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发展等作用早已被临床所证实 ,但其详细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我们近年来选用人工培养的虫草丝菌治疗慢性肾衰竭 96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就其作用机制探讨如下。临床资料按 1 991年全国肾小球疾病诊断及分型标准 ,选择肾衰竭Ⅰ期、Ⅱ期病人 1 89例 ,其中男 1 0 2例 ,女 87例 ;年龄 1 8岁~ 79岁 ,平均 (32 .8± 5.7)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92例 ,慢性肾盂肾炎 2 0例 ,糖尿病肾病 2 5例 ,高血压性肾损害 1 6例 ,狼疮性肾炎 2 3例 ,紫癜性肾炎 7例 ,多囊肾 6例。将1 89例病人随机分为虫草…  相似文献   

4.
正蛋白尿临床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长期流失蛋白尿可致慢性肾衰竭,因此积极控制蛋白尿,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有重要意义。西医治疗包括,非免疫治疗及免疫治疗。非免疫治疗:降压、降脂、降糖、抗凝等对症治疗,疗效欠佳。免疫治疗则包含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但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且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近几年研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的慢性疾患。具有病程长,治疗困难。以持续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血尿]伴或不伴肾功能减退为特点的肾脏疾病。而持续蛋白尿的程度,又是肾实质慢性进行损害和加重的标志。因此,减少和控制蛋白尿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和肾实质进行性损伤以进入肾衰竭尿毒症的关键。我们自2005年12月~2009年12月采用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0例,疗效满意,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仍然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而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家庭负担。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临床常用饮食治疗、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有一定的疗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是海带中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脂,具有抗凝、降血脂等药理活性,本文拟观察该药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疗效。方法:入选180例患者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同时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24h尿蛋白定量0.5~2.0g,血肌酐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应用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照组应用金水宝胶囊。监测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平均尿蛋白量下降,对照组在治疗6周时平均尿蛋白量下降,治疗8周时治疗组尿蛋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期间两组肾小球滤过率略有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较单用金水宝胶囊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百令胶囊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如何早期延缓CRF的病程进展,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研究课题.我们采用口服冬虫夏草制剂百令胶囊联合应用爱西特治疗CRF,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疾病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1].因此,如何早期积极治疗,延缓CRF进展是肾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采用口服包醛氧淀粉胶囊联合应用冬虫夏草制剂百令胶囊,治疗CRF,取得较好疗效,达到了改善肾功能,延缓CRF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福辛普利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钠是唯一经肝肾双通道代偿性排泄的ACEI,它不仅是一个很好的降压药物,而且可以保护心功能,改善心衰症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预后[1]。目前国内有关福辛普利钠治疗慢性肾炎的大样本系统性的研究报道少见。为进一步探讨福辛普利钠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的价值,本文对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福辛普利钠治疗,以观察福辛普利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选择1999年8月~2000年6月经肾穿刺证实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对被动性Heymann肾炎(PHN)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的影响,为治疗提供线索。方法:以polyethleneimine(PEI)为阳离子示踪剂,采取体外标记法检测PHN不同时相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观察其与上皮下免疫复合物、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冬虫夏草对该模型的干扰作用。结果:⑴PHN一定时相的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与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大小、数量及蛋白尿有直接关系。⑵冬虫夏草能够抑制PHN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维护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屏障,使蛋白尿明显减轻。结论:⑴肾小球基膜负电荷屏障的改变是造成PHN肾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⑵冬虫夏草对PHN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对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早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血压、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可能有利效应。方法:早期CRF病人(Scr135~442μtool/L或Ccr30~50ml/min)56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2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1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组(N=30)给予氯沙坦50mg每日1次;对照组(N=26)给予洛汀新10mg每日1次,共4个月。观察血压、尿蛋白、BUN、Scr和Cer、等指标。结果:氯沙坦与洛汀新一样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降低BUN和Scr、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其对轻中度慢性肾衰竭的患疗效较好,治疗期间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结论:氯沙坦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减少蛋白尿作用,能延缓早期CRF患肾功能的进展,其副作用少,病人耐受性好。但有关氯沙坦对中重度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及CRF晚期患的疗效尚需大样本的长期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对肾小球足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小球足细胞受损不仅可导致蛋白尿的发生,还是肾小球硬化的始动环节,各种损伤如血流动力学改变、足细胞基因突变(包括nephrin、a—actin4、CD2AP等)等均可直接引起足细胞脱落,进而导致肾小球基底膜裸露、肾小球硬化等一系列改变。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预后不良,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我们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IgA。肾病,观察其对患者尿足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与实验资料均显示,蛋白尿不仅能反映肾小球损伤,而且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个导致肾脏病变进展的独立因素,大量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1]。因此,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极为重要,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近年来我们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简称CGN)是一种病情迁延 ,有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是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病程经过中的一个共同后果 ,病程较长 ,病情缠绵难愈 ,具有进行性发展的倾向 ,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为浮肿 ,腰痛 ,倦怠乏力 ,尿少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后期出现贫血、高血压、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由于本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脏炎症性疾病 ,西医目前对该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而中医治疗则显示了很多的优势 ,有很大的发掘潜力 ,有关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隐匿型肾炎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过去认为,隐匿型肾小球肾炎血尿是一个良性经过.随着医学进展,现在认为该病最终可进展成慢性肾衰竭[1].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肾小球肾炎目前仍为我国导致慢性肾衰竭第一位原因[1,2],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现状可有效降低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病率。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目的,而蛋白尿为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西医主要以限盐、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降低血压和肾小球内压来  相似文献   

18.
叶传蕙教授审因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蛋白尿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不但在短期内不易消失,而且容易反复出现,即使一般症状消失后,尿蛋白也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在发病之初,仅以蛋白尿为早期临床表现者。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尿蛋白本身具有肾毒性,是进行性肾衰竭的一种持久、独立的恶化因素,是慢性肾脏病预后不良的一种重要标志,所以减少和消除蛋白尿,是保护肾脏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能力的细胞,按生存阶段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目前,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而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又是其研究的重点,有研究报道干细胞对一些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IgA肾病、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LN)、急性及慢性肾衰竭等。  相似文献   

20.
蛋白尿的非特异性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表现,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危险因素,多数肾脏疾病与蛋白尿有关。近来,更加引人关注的发现是蛋白尿与肾病患者的肾脏生存率有直接关系,重度蛋白尿患者预后不佳,除肾小球疾病外,此现象也可见于非肾小球疾病,如肾盂肾炎、返流性肾病和多囊性肾病等。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也证实,各种肾病中蛋白尿的水平与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速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