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心肺脑复苏抢救过程中应用纳洛酮治疗的体会,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将各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电击除颤、静脉用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及支持对症治疗。纳洛酮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同时给予盐酸纳洛酮2.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纳洛酮组20例复苏成功11例,成功率55.0%;常规组20例,复苏4例,成功率20%。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复苏基础上加纳洛酮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心肺阻抗血流图对胸闷病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了101例以胸闷为唯一主述并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均为阴性的病人的心肺阻抗血流图,并与60例正常人的心肺阻抗血流图相比较,结果:有胸闷者的心肺阻抗血流图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尤以甲亢,甲减,右心射血功能减退,肺动脉高压,左心射血功能减退表现居多,其中部分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肺阻抗血流图的变化以及其他有关检查均明显好转,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心肺阻抗血流图对胸闷病人的早期诊断及对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的判断也提供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吕继红 《医学信息》2010,23(15):2960-2961
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过量服用抗生素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对身体有害。临床中,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现象严重,由此导致患者疾病治疗难度加重。为此,抗细菌药物的正确与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医学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药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抗生素在抗感染中应合理使用,并对用药指征、用药原则、使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索。希望为医务人员及普通民众使用抗生素有所帮助,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过量服用抗生素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对身体有害.临床中,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现象严重,由此导致患者疾病治疗难度加重.为此,抗细菌药物的正确与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医学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药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抗生素在抗感染中应合理使用,并对用药指征、用药原则、使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索.希望为医务人员及普通民众使用抗生素有所帮助,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院内、外心脏停搏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神经学结局的影响。方法53例心脏停搏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接受亚低温治疗(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24h)或常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第1d、3d和7d时GCS评分以及6个月时神经学结局良好率。结果在心肺复苏后第7d,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1);在复苏后6个月,亚低温组52%(14/27)患者神经学结局良好(脑功能评级为1或2),明显高于常温组23%(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改善院内、外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学结局。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临床护士在心肺复苏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解剖学知识应用到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学习中,强化胸骨角、剑突、心尖部、心底部等体表标志的学习,使护士较好的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该患者双氯芬酸钠引发哮鸣音,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患者治疗中使用双氯芬酸钠止痛诱发哮鸣音,通过查房、医嘱审查,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对患者用药进行监测,提出针对性建议,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在药物治疗的多个环节进行用药监护。结果通过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该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注意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引起警惕与重视,以确保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农牧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发病率和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通过209例患者(男155例,女54例)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用药习惯及高血压控制情况的询问、分析.结果 得出高血压病除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有关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的发病和治疗效果密不可分.结论 在农牧民地区由于受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影响存在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高脂、高盐、饮酒、低钾、低钙),通过对其进行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倡导合理饮食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效果,降低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碎吸治疗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心肺功能不全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术治疗,术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存活53例,死亡8例,死亡率13.1%,术后血肿增加,需再次手术3例.结论:颅内血肿碎吸术操作简便,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药师下临床为哮喘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根据掌握的药学知识,学习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指南等临床知识,通过临床查房,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解决了部分用药问题,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服务,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早发型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危害幼儿脊柱生长及心肺功能发育的疾病,该病的治疗向来是许多临床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目的:分析早发型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重点对早发型脊柱侧弯的脊柱融合、脊柱非融合、传统生长棒技术及磁控生长棒技术进行了探讨。方法:检索PubM 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3月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scoliosis,growing rod,complications;中文检索词:脊柱侧弯,生长棒,并发症。对纳入的54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对于早发型脊柱侧弯患儿,不仅需要有效的矫正脊柱畸形,还需要保持脊柱的生长能力,缓解胸廓对胸腔内脏器的压迫,进而维持心肺功能。早发型脊柱侧弯的治疗,除了传统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脊柱融合术,生长棒技术等),还包括一种新型的体外磁控生长棒技术。全面了解外科治疗对早发型脊柱侧弯患儿脊柱生长及心肺功能的影响,将有助于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该患者丙戊酸钠引发药物性肝损害,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诱发癫痫后使用丙戊酸钠治疗,通过查房、医嘱审查,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对患者肝功能进行监测,提出针对性建议,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在药物治疗的多个环节进行用药监护。结果通过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该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微循环学杂志》2020,(2):44-48
目的:观察心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38例)和心肺康复组(38例)。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用药;心肺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组的基础上进行心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12周后运动功能(FMA评分)、心肺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_(peak))、每分峰值通气量(VE_(peak))、最大心率(HR_(peak))、静息心率(HR_(rest))]及日常生活能力(MB)指数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康复训练前,两组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FMA、LVEF、LVESD及MBI均较康复训练前改善(P<0.01),且心肺康复组较常规康复组改善更明显(P<0.01)。康复训练后,常规康复组仅VO_(2peak)、AT、HR_(peak)和HR_(rest)优于康复训练前(P<0.05或P<0.01),而心肺康复组VO_(2peak)、AT、MET_(peak)、VE_(peak)、HR_(peak)、HR_(rest)指标均较康复训练前改善(P<0.01),且优于常规康复组康复训练后效果(P<0.05或P<0.01)。结论:心肺康复训练较常规康复训练更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心肺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ECMO(体外膜氧合),亦成为ECLS(体外生命支持),是应用机械装置,在较长时间内临时代替心肺功能进行支持治疗的总称,是重症医学领域最强有力的治疗手段.John Gibbon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人工心肺的发展标志着心肺支持技术的开端,而接下来逾半世纪的岁月中,ECMO技术的发展揉合了无数挫折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呼吸内科患者的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本文结合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简要探讨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原则、使用方法以及联合用药合理配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杜华碧 《医学信息》2009,22(6):936-938
目的为确保临床使用中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方法对14377张中药汤剂处方进行审核,对照临床诊断和病历,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并为临床医师提出合理的建议。结果发现有问题处方417例,占审方总数的2.9%,其中剂量、用法、辨证用药、用药禁忌问题分别为326例、35例、25倒、31例,分别占有问题处方总数的78.2%、8.4%、6.0%、7.4%。结论中药师通过审核处方,主动参与药物治疗,对患者合理使用中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组)和4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比较两组在心肺运动试验后的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COPD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Wmax、VO2max、VO2max/kg、VO2/HR max、SpO2、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心肺运动试验中COPD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VEmax、VTmax、VCO2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BFmax、VE/VO2AT、VE/VCO2 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心肺功能试验能全面的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状况,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客观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的疗效的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我科1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6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后起效时间、治疗费用、用药时间的长短、有效率的提高、治愈率及12个月后的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用药时间及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有效率提高,复发率及治疗费用降低,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获得较好疗效,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精神科药物的研究近展,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愈来愈多.临床医生要在其中进行选择往往较为困难。作者根据最新文献报导。对近年来国内外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用药趋势,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问题等作了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硝普钠在心肺移植中对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肺联合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移植肺更易受损 ,因而移植肺保护的好坏是心肺移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改良后的Kaneko兔异位心肺移植模型[1] 观察一氧化氮 (NO)供体硝普钠对供体肺的保护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及术前处理 :健康青紫兰兔 ,体重 2 0~2 5kg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每组 8对供、受体 ,各组之间体重差异无显著性。供、受体均用 3%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1mL/kg)。供、受体均为清洁手术。1 2 供体制备 :供体兔仰卧位 ,气管切开插管接呼吸机 ,2 1%O2 ,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