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将护士分设妇产科组、普外科组、骨外科组、胸外科组、泌尿外科组、腔镜外科组以及神经外科组等,由专科组长制定各自的护士培训计划,在护士长的指导下,以在职培训的方式进行。计划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由各专科组长负责,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开展临床实践培训两年来为7个专科组分别培养专科护士2~3名。使得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专科护理目标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患者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手术室人力与物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一方面提高了专科手术配合和各方满意度,另一方面对培养一专多能和高度专业化的现代化手术室护士十分有利,随着专科护士培训的深入开展,定可以全面深入促进手术室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神经外科手术配合能力专科培训模式。方法对18名新护士进行神经外科手术配合能力专科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新护士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器械、物品和仪器准备情况以及神经外科医生对新护士手术配合能力的满意度。结果参加培训的新护士理论、操作技能考核达标率100%;专科器械物品准备合格率从66.7%上升到94.4%;专科仪器准备合格率从55.6%上升到88.9%;手术医生对新护士手术配合能力满意度从61.1%上升到94.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新护士的专业素质,使新护士能迅速胜任并高质量完成神经外科手术配合工作,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专科配合方法在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2例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采用专科组人员配合,优化配合流程。结果优化专科配合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配合准确性、手术器械保养质量、手术医师满意度、麻醉医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化专科配合方法应用于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优质保养的器械、默契的医护配合使手术医师注意力积聚在术野,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手术医生进行术前访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7月的择期手术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按手术护理常规准备用物与器械等,观察组由手术护士于术前一天打电话给手术主刀医生进行术前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准备用物,制定护理配合计划。观察两组相关满意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满意度调查中,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83.3%,观察组为95.9%,手术医生对护士在手术体位安置、手术器械及用物准备、应急协调能力、手术相关理论知识、语言沟通、手术配合等的满意率均有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对手术医生实施术前访谈可提升手术护士手术相关理论知识水平,完善手术器械及用物的准备,减少术中器械、设备的故障发生。密切医护关系,提升医护配合默契,丰富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与医患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腔镜手术领域的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护士配合手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性定人参与型转变~[1]。我院2009年提出在手术室护士全面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化手术室护士培训理念,实施专科定人参与型手术配合方式,效果满意。有效提高了培训效率和工作质量,使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士配合的满意度明显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配合。方法对91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强调术前注重了解病情及心理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术中熟悉手术步骤及主刀医师的习惯。做到配合稳、准、轻、巧。手术过程做好患儿体温、手术体位的管理。结果所有91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均熟练、默契地顺利地完成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患儿体温正常,无并发症发生,提高了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医师的满意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加强患儿体温、手术体位的管理是尿道下裂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制定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计划并实施于手术配合流程中,特别是患者的安全管理方面,如术前的访视、手术部位标记、手术环境和物品的准备、患者的核查、体位摆放、电器的使用、术中观察与配合、感染预防、标本与引流管管理、回访患者等,降低了手术室安全隐患,提高了手术医师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间物品实施定位管理对降低物品丢失率、提高手术室护士在位率及医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室专科性质特点,实施手术间专科物品定位管理,包括确定手术间物品数量和位置,按房间号制定分类物品标签,采用图谱对照定位管理等方法。结果:实施手术间专科物品定位管理后,手术物品做到了管理有序。研究前后比较物品丢失率明显下降(P<0.01),物品准备时间明显缩短(P<0.01),护士在位率、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手术间物品定位管理,不仅减少了物品丢失率,缩短了物品准备时间,而且提高了护士的在位率、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9S管理法联合个人数字助理(PDA)在心脏手术器械规范化整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前后对照的方法,抽取该院2022年6—9月的240例手术施行9S管理法联合PDA前设为A组,抽取2023年1—3月的204例手术施行9S管理法联合PDA后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前器械台准备时间、器械台整理不规范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B组器械台整理时间短于A组,整理不规范发生率(10.3%,21/204)低于A组(33.3%,80/240),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9S管理法联合PDA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器械台准备时间,降低器械台整理不规范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刘中文 《首都医药》2013,(18):45-46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手术顺利进行的方法。方法于手术室设置4个专科护理组,每一专科护理组设组长1名,采取组长负责制,组长针对每个组员的业务水平实施针对性的管理与培训。结果实施专科护理组后专科配合水平、专科护士手术物品准备、无菌单铺置、体位摆放、学习与培训、器械、仪器管理、手术间管理等护理质量中的各项指标均有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达99%。结论设置手术室专科护理组,组长可实施过程控制,对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古璞 《家庭医药》2016,(8):138-13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中沙滩椅体位摆放的护理配合方法、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骨科就医的3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手术体位摆放的特殊性及其护理要点、难点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士通过有效的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尤其是对患者肩颈活动情况及术中受压处皮肤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估,手术当日充分的仪器设备准备以及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能高效完成配合医生手术体位摆放的工作,确保患者术中安全,有效预防体位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术前认真了解患者一般身体情况,术中熟练掌握手术体位摆放重点并默契配合医生,能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达到手术室优质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宋欣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53-155
目的探讨。肾铸型或鹿角型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点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前胃肠道准备,术中生命体征观察、治疗配合,术后体位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医师满意度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医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梗阻、发热及疼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寻求手术室护理的新模式。方法选取我院156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术前准备时间,增加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提高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是医师对手术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之一。传统的护理工作形式,即仅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已不能满足于现代综合医院发展的需要,不仅影响了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而且也限制了手术室护士职能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专科手术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精细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1]。护士护理能力全而不精、专科配合不娴熟已成为手术中医护默契度的主要因素之一[2]。为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3月起实行专科护理工作模式,即手术室护士分6个专科组,由组长、专科护士、护士三级成员组成,实现专科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即阶梯式,各专科组得到医师的好评,患者满意度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手术护理配合中程序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危重急诊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程序化手术护理,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手术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主刀医师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讨论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增加主治医师配合满意度,对危重手术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用术前护理评估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择期手术病例480例按单双数月份分为两组,单数月份组在接通知单后常规作手术准备,无进行术前护理评估;双数月份组接手术通知单后进行术前护理评估作手术准备。比较两组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士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及手术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手术医师对观察组的护理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术前护理评估规范化,重视术前护理评估,有利于防范手术护理风险、减少医护矛盾,又可促进新护士的成长,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总结1200例鼻内镜手术的专科护理配合,为今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配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细致专业的术前患者准备、手术器械准备和术中配合、术后护理,顺利完成手术,总结经验,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实施专科整体护理前后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患者鼻塞、脓涕消除,头痛缓解,实施专科整体护理前后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进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娴熟的专科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鼻内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相互配合的工作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全方位培训并配合麻醉师进行相关护理5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方法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三项。术前的护理主要有术前的心理指导、术前访视和手术室准备。术中配合护理主要有药品仪器的准备、麻醉体位的摆放、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准备实施抢救等步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对于两种护理方案都满意,但是相比而下,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30.8%,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自己的基本技能,在手术前、中、后积极配合麻醉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配合要点,提高主刀医师的满意度及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对60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手术患者,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器械管理。结果 60例中有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结石移位,中转开放手术,58例顺延完成后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中配合是后腹腔镜手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模块化配合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18年3月实施模块化管理前各专科手术患者75例,2018年6月实施模块化管理后的择期手术患者75例。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模块化管理后手术室术前护理准备时间明显降低,手术安全配合能力、手术器材的准备程度、仪器管理能力、消毒隔离能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78.67%,实施后为98.67%,实施模块化管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模块化配合模式,可明显的缩短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使手术室管理更加准确、规范,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